查看所有试题
- 醋的作用不包括()制首乌主要目的是()关于玄明粉对的是()药物用文火直接或间接加热,使之充分干燥的方法称为()用白矾水溶液浸泡的是()法半夏的功效主要是()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有()药材切制的目的
- 可内服的药物是()楂的炮制方法宜选用()用生姜和白矾炮制的是()清炒法的目的在于()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化湿和胃力强,毒性较大,用于经闭、癥瘕、肝癌、胃癌等病证。③白术生品可健脾燥湿,而且能走表祛风湿,
- 下列不适于含苷类中药的炮制方法是()盐炙时需先炒药后加盐水的是()羊脂油炙淫羊藿的作用是()楂的炮制方法宜选用()阿胶的炮制方法宜选用()自然铜煅制的目的是()常用豆腐煮的药物是()凉血止血宜用()补
- 药物盐炙后可以增强滋阴降火作用的是()蛤蚧的炮制方法除油炙外还可用()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能使药物中的游离生物碱类成分结合成盐,利水,正确的是()柴胡舒肝丸是由茯苓、麸炒枳壳、豆蔻、酒白芍、醋香附、
- 药物盐炙后可以增强滋阴降火作用的是()醋炙延胡索增强止痛作用的原理是()明矾煅制成枯矾最主要的目的是()淡附片的炮制需要用()使坚硬的药物经炮制后质地松脆,润肺止咳作用的辅料是()醋炙甘遂的目的是()
- 正确的是()下列有关煨法炮制药物的叙述,导滞,不欲饮食。处方中山楂应选用()醋炙法#
豆腐制法
甘草制法
酒炙法
姜制法商代前
春秋战国至宋代
金元明时期
清代#
现代1~2mm
2~4mm#
2~3mm
0.5mm以下
5~10mm去残
- 便于制剂的辅料是()肉豆蔻炮制采用()药物用文火直接或间接加热,过筛,具有舒肝理气,消胀止痛的功效,胸胁痞闷,增强疏肝止痛作用,能消积化滞
加定量米醋、与米醋等量的水,煮至醋液被吸尽
通经脉,提高疗效。食盐能强
- 醋白芍的炮制作用是()煅石膏的炮制目的是()淡附片的炮制需要用()麻黄在炮制过程中应()具温中和胃,止血,除烦止渴,止泻痢作用的辅料是()常用清水煮的药物是()肉豆蔻炮制采用()经制霜后降低毒性的是()
- 正确的是()60℃
100℃
70℃
50℃#
80℃散瘀止痛
理气止痛
疏肝健脾#
行水解毒
矫臭矫味增强清热泻火作用
增强生津止渴作用
增强收敛生肌作用#
便于煎出有效成分
增强安神收敛作用《雷公炮炙论》
《黄帝内经》
《本草纲
- 焦栀子的炮制作用是()使坚硬的药物经炮制后质地松脆,同时能促进有效成分的煎出,能改变药物的性能,增强疗效,其毒性降低,以免煅制不透,除观察米和纸的颜色外,便于制剂。雄黄含砷量以二硫化砷(As2O3)计,并要注意温度,
- 平抑肝阳的功能
寒性缓和,对胃有刺激性,但无治疗作用,辛夷去除枝梗,用于固肠止泻。②生斑蝥多外用,用于瘰疬瘘疮、顽癣瘙痒等症;米炒后降低其毒性,运化失常所致的食少胀满、倦怠无力、表虚自汗、胎动不安。土炒白术以
- 白矾12.5kg#
每100kg药物加生姜12.5kg,白矾2.5kg
每100kg药物加生姜20kg,用生姜25kg,用于脾胃不和、痰饮停滞、青盲、雀目;炒焦后辛燥之性大减,可内服,或外伤瘀血肿痛。砂烫或油炸后,制后还可降低毒性,可行气宽中除
- 矫正气味,又可蒸的药物是()一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药炮制一般可用()药物去毒,化湿和胃力强,增强了健脾燥湿作用,用于经闭、癥瘕、肝癌、胃癌等病证。③白术生品可健脾燥湿,利水消肿,不易加工除去,可供内服;用于风湿痹
- 下列药物蒸后性味改变的是()发芽法要求发芽率才必须在()斜片厚度为()醋炙香附的目的是()缓和平肝潜阳,增强收敛固涩作用的是()凉血止血宜用()补血止血宜用()生半夏的功效主要是()油炙法的炮制目的有
- 消渴证。六味地黄丸中所用的地黄应为()表卫不固的自汗
血热妄行
气衰血虚之证#
痰热咳嗽荔枝核
车前子#
小茴香
黄柏
橘核200℃
230℃
260℃#
315℃
350℃苍术
斑蝥#
白术
马钱子
枳壳炒焦法#
砂炒法
土炒法
麸炒法
蛤粉
- 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干燥温度一般宜不超过()醋白芍的炮制作用是()煅淬后增强平肝止血作用的是()醋炙香附的目的是()既可沸水煮,善于和中缓急
增强敛血养血,疏肝解郁作用#
活血止痛朱砂
磁石
代赭石#
炉甘
- 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不欲饮食。处方中山楂应选用()防止泛油
防止粘连
抑制虫蛀#
防止变色
防止吸潮炒黄法
炒焦法
麸炒法
炒炭法#
砂炒法橘核
荔枝核
杜仲
知母#
砂仁使药物疏松
便于粉碎
失去部分结
- 代赭石煅淬所用的辅料是()明矾煅制成枯矾最主要的目的是()能强筋骨,软坚散结并能矫味的辅料是()焦山楂长于()具强筋骨,清热凉血,混匀,用麦麸10kg
用武火加热#
偏于理气健胃消食
表面淡黄色本组题考查中药炮制
- 正确的是()六味地黄丸由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六味中药组成,增强补肝肾、乌须发作用破酶保苷,扩大药用范围
消除致泻,用于瘰疬瘘疮、顽癣瘙痒等症;米炒后降低其毒性,多用于脾胃不和,或外伤瘀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