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手阳明大肠经属于()联络()针刺基本手法有()大肠;肺提插法#
仰卧法
捻转法#
震颤法
迎随法
- 曲泽是()经的合穴,位于()督脉的络穴是()撰写《针灸聚英》的作者是()手太阴肺经的合穴是()心包;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长强#
会阴
百会
命门
腰俞徐凤
何若愚
窦默
李梃
高武#尺泽#
曲池
商阳
少商
合谷
- 大肠的募穴是(),位于()天枢;脐中旁开2寸
- 足阳明胃经在胸部分布于前正中线旁开()寸,在腹部分布于前正中线旁开()寸。针灸学术的理论核心是()鱼腰位于()十宣位于手10指尖端,所距0.1寸处的是()手太阴肺经的合穴是()大肠的下合穴是()入齿的经脉是
- 天池位于()肋间隙,归属()经。大肠的下合穴是()中脘位于()第4;手厥阴心包上巨虚#
下巨虚
足三里
至阳
温溜脐上3寸
脐上4寸#
脐上5寸
脐上6寸
脐上7寸
- 间使位于腕横纹上3寸,()与()之间。督脉的络穴是()东汉张仲景撰著的著作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络穴是()循行至肩的经脉有()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长强#
会阴
百会
命门
腰俞《伤寒论》#
《曹氏灸经》
《肘后
-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穴,止于()穴。下列穴位中,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关冲;丝竹空列缺#
飞扬
偏历
外关#
公孙#
- 足太阴脾经的起始穴是(),终止穴是()隐白;大包
- 阳陵泉位于(),归属()经。针灸学术的理论核心是()《黄帝内经》中所载的经穴名约为()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中;足少阳胆腧穴学
经络学#
刺法灸法学
实验针灸学
针灸治疗学365个
354个
359个
160个#
361个
- 肩井在()与()端连线的中点。骨度分寸为9寸的是()大椎;肩峰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
耳后两乳突之间#
腋前、后横纹头至肘横纹#
两乳头之间
前两额发角之间#
- 日月是()的募穴,位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作者是()下列穴位中,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胆;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皇甫谧
滑伯仁
杨继洲
王惟一#
高武列缺#
飞扬
偏历
外关#
公孙#
- 由于十二经别有()于表里之间的特点,不仅加强了十二经脉内外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联系。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至阳位于()留针后行针提插、捻转,出
- 孔最在腕横纹上(),是手太阴肺经的()穴。下列腧穴可以直刺、深刺的是()腧穴的分类可分为()7寸;郄缺盆
膻中
条口#
中封
期门交会穴
经穴#
奇穴#
特定穴
阿是穴#
- 《四总穴歌》所载:"肚腹三里留,(),头项寻列缺,()。"胃的募穴是()不能进行穴位注射的部位包括()腰背委中求;面口合谷收大横
中脘#
梁门
天枢
中极各关节腔内#
脊髓腔内#
血管内#
神经干部位#
胸膜腔内#
- 体表解剖标志分为()和()两种。著《针灸大全》的作者是()成书于明代的医籍为()电针法中兴奋作用为主的波形是()固定标志;活动标志徐凤#
何若愚
窦默
李梃
高武《黄帝内经》
《难经》
《阴阳十一脉灸经》
《
- 胃、胆、膀胱的下合穴在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在(),三焦的下合穴在()经。应用走罐法时多选择哪种罐()任脉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作者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竹罐
陶罐
玻璃罐#
抽气罐
多功能
- 足太阳经根部在(),标部在()阳明头痛表现为()膀胱的募穴是()下列穴位中,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的穴位是()至阴;命门(目)前额痛#
巅顶痛
左侧头痛
后头痛
右侧头痛大横
中脘
梁门
天枢
中极#郄门
会宗#
偏历#
- 足少阴经根部在(),标部在()天灸又称为()针刺天突时,体位宜为()电针有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涌泉;廉泉(舌下)化脓灸
发泡灸#
直接灸
实按灸
间隔灸仰卧位
俯伏坐位
俯卧位
侧俯坐位
仰靠坐
- 人体的()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的施术部位。合谷穴可以治疗()腧穴;针灸头痛#
痄腮#
经闭#
鼻衄#
疝气
- 近治作用是()主治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远治作用是()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标本是指经脉腧穴分布的()督脉为()成书于明代的医籍为()一切腧穴;十四经穴上下对应关系#
前后对应关系
左右交叉关系
表里络属关系
范
- 腧穴的定位方法有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简便取穴法。阳明头痛表现为()既是募穴,又是八会穴的是()骨度分寸定位法;指寸定位法前额痛#
巅顶痛
左侧头痛
后头痛
右侧头痛中脘#
阳陵泉
委阳
膻中#
太渊
- 腧穴的主治特点主要表现在近治作用()()十二经筋维持人体功能的作用是()远治作用;特殊作用输布气血
约束骨骼#
屈伸关节#
协调阴阳
联系表里
- 络脉包括()和难以计数的()等。十二经筋维持人体功能的作用是()十五络脉;浮络与孙络输布气血
约束骨骼#
屈伸关节#
协调阴阳
联系表里
- 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是手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肺出络心,注胸中"的经脉是()从胸走手;从足走腹胸足太阴脾经
手太阴肺经
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
足厥阴肝经
- 经络的生理功能是联系脏腑、();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针灸学术的理论核心是()中极位于()沟通肢窍;保卫机体腧穴学
经络学#
刺法灸法学
实验针灸学
针灸治疗学脐下4寸#
脐下3寸
脐下2寸
脐下1.5
- 八脉交会穴是()与()脉气相通的8个穴位。百会位于()《难经》对经络学说的贡献是()下列穴位中,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常用的双手进针法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后发际正中直上1
- 十二经脉的络脉均是从()的络穴分出,走向()的经脉。大肠的下合穴是()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其相表里上巨虚#
下巨虚
足三里
至阳
温溜
- 太渊既是输穴,又是()穴,还是()穴。两前额发角之间的分寸是()胃的募穴是()至阳位于()原;八会12寸
8寸
9寸#
5寸
13寸大横
中脘#
梁门
天枢
中极第4腰椎棘突下
第2腰椎棘突下
第1腰椎棘突上
第10胸椎棘突下
-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在鼻旁与()相接。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的骨度分寸是()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的穴位是()百会位于()下列穴位中,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示指桡侧;足阳明胃经4寸
5寸#
6寸
- 腧穴是()之气()的特殊部位。牙痛取"大肠"的选穴原则是()与经脉循行有关的头痛是()与躯体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多分布在()脏腑经络;输注于体表按相应部位取穴
按临床经验取穴
按现代医学理论取穴
按经络辨证取
- 下合穴是()下合于()的6个穴位。不宜拔罐的情况有()六腑之气;足三阳经上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
大血管部位#
高热抽搐者#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
毛发较多的部位#
- 经络学说内容记载,最早见于()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心中是()合谷穴可以治疗()1973;帛书中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交接处
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处#
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处
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交接处
- 十二经脉交接的规律为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位于耳轮角消失处即耳甲4区的耳穴为()郄穴共有()《针灸逢源》的作者是()手足末端;头面部
- 清代针灸医学亦有发展,其中吴谦等撰(),李学川撰()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的穴位是()胆的下合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可治疗()《医宗金鉴》;《针灸逢源》天井
曲泽#
曲池
天池
尺泽足阳明胃经
- 北宋时期的2具()作为针灸教学的()和考试针灸医生之用。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的穴位是()影响针刺补泻的因素有()铜人模型;直观教具天井
曲泽#
曲池
天池
尺泽腧穴特性#
施术手法#
患者功能状态#
施
- 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华佗亦精于(),创立了著名的()穴。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善的针灸学专著是()属于络穴的有()运用皮肤针法可刺激的部位有()针灸;华佗夹脊《黄帝内经》
《难经》
《针经》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
- 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五色(),还创用了()穴和指寸法。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的骨度分寸是()至阳位于()明堂三人图;阿是4寸
5寸#
6寸
8寸
9寸第4腰椎棘突下
第2腰椎棘突下
第1腰椎棘突
- 心包的募穴是巨阙。足阳明经的络穴是()下列腧穴不属络穴的是()肺的募穴是()正确#
错误公孙
大包
长强
丰隆#
大钟丰隆
光明
飞扬
大钟
商丘#中府#
天府
关元
列缺
养老
- 毫针刺法中针刺的有效刺激不一定是激发经络功能的基本条件。耳穴中,分布于三角窝区的耳穴为()正确#
错误角窝上#
内生殖器#
角窝中#
神门#
盆腔#
- 神阙穴位于脐的中央,宜针不宜灸。关元位于()《难经》对经络学说的贡献是()入齿的经脉是()正确#
错误脐下4寸
脐下3寸#
脐下2寸
脐下1.5寸
脐下1寸提出了十二经皆有动脉#
阐述了十二经脉顺序、流注关系
论述了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