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手太阴肺经的起始穴位是()以下经脉中,与肺有联系的经脉是()下列穴位中,属于井穴的是()云门
中府#
少商
列缺
少泽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中冲#
关冲#
太冲
少冲#
气冲
- 八会穴首载于()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的穴位是()大椎穴旁开0.5寸的奇穴是()成书于明代的医籍为()《黄帝内经》
《难经》#
《针灸甲乙经》
《针灸大成》
《针灸逢源》印堂
太阳#
球后
丝竹
- 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14寸
15寸
12寸#
9寸
13寸
- 关于手法的临床作用,下列错误的是()一指禅偏峰推法在临床上多用于()做扩胸牵引扳法时,患者的呼吸方式为()以下不属于复合类手法的是()主要症状表现为眩晕的是()抖法动作要求()牵抖法可用于以下部位()擦
- 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时,用于调节后关节,松解粘连的手法是()一指禅推法悬腕的弧度约为()对运动关节类手法的要求包括()拔伸法和按压法
拔伸法和摇法
腰部斜扳和按压法
腰部斜扳和旋转复位手法#
摇法和按压法1
- "阿是穴"之称,始见于()"十二经之海"指的是()针刺环跳时,宜选()属五输穴的是()《黄帝内经》
《难经》
《针灸甲乙经》
《备急千金要方》#
《针灸大成》任脉
督脉
冲脉#
带脉
阴维脉指切进针法
夹持进针法#
提
- 手法动作中均含垂直向下用力的是()做扩胸牵引扳法时,患者的呼吸方式为()下列关于拇指揉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掌推法的应用范围是()我国最早的推拿学专著是()关于一指禅推法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下列描述正确的
- 两乳头之间的骨度分寸是()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的骨度分寸是()命门位于()针刺中患者突然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汗胸闷()艾灸的作用为()8寸#
6寸
12寸
9寸
10寸16寸
17寸
18寸
19寸
13寸#第4腰
- 抖法抖上肢和下肢的频率分别为()医患关系出现物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手法动作中不含有环旋动作的是()关于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推拿治疗落枕,可应用()160次/min,120次/min
200次/min,100次/min
200次/
-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的骨度分寸是()既是募穴,又是八会穴的是()4寸
5寸#
6寸
8寸
9寸中脘#
阳陵泉
委阳
膻中#
太渊
- 标本是指经脉腧穴分布的()络穴共有()入齿的经脉是()上下对应关系#
前后对应关系
左右交叉关系
表里络属关系
范围和规律12个
15个#
16个
18个
20个足阳明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少阳胆经
手少阳三
- 《黄帝内经》中所载的经穴名约为()阳明头痛表现为()骨度分寸为9寸的是()督脉经穴能主治()与躯体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多分布在()365个
354个
359个
160个#
361个前额痛#
巅顶痛
左侧头痛
后头痛
右侧头痛胸剑联
- 要求带动皮下组织的手法是()手法动作中不含有环旋动作的是()最早将推拿手法与药物结合的医家是()推法
指摩法
振法
揉法#
拿法揉法、摇法
捻法、摩法
搓法、捏法#
摇法、摩法
摇法、捻法葛洪
庞安时
孙思邈
张
-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所载的经穴名有()位于耳轮角消失处即耳甲4区的耳穴为()心中是()督脉为()341个
354个#
349个
361个
365个食管
胃#
十二指肠
小肠
大肠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交接处
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
- 环枢关节旋转扳法固定手应顶住哪一棘突()击法操作时,用力必须()第1颈椎棘突
第2颈椎棘突#
第7颈椎棘突
第4颈椎棘突
第5颈椎棘突持久
缓和
轻重交替
快速短暂#
均匀
- 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故称()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的骨度分寸是()足少阴肾经循行有()循行走向
离人出合
奇恒之腑
一源三歧
- 多用于阳虚气弱之证的手法是()所谓推拿手法是指()抖法抖上肢时需将上肢向前外抬高约()推法在临床操作时要求()点法主要包括()擦法
按法
振法#
捏法
推法用手在体表操作的方法
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分按特定的
- 有"指针"之称的手法是()医患关系出现物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描述了两种推拿工具的是()点法主要包括()指按法
指压法
点法#
指振法
指揉法A.医生对物理、化学等检测诊断手段的依赖性B.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医生日
- 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是结合了哪几方面内容()唐代孙思邈撰著的著作是()属于特定穴的是()下列穴位中,属于井穴的是()不宜拔罐的情况有()阴阳、五行、脏腑
五行、手足、阴阳
手足、阴阳、五行
脏腑、阴阳、手足
- 下列击法中主要适用于头部的是()摇法操作时,关节运动特点是()"推拿"一词始见于哪一朝代()将推拿手法用于催产的医家是()描述了两种推拿工具的是()根据髓核突出的程度,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是()拳击法
指尖
- "十二经之海"指的是()散刺法又称()针刺上星时,宜选()火罐种类有()下列耳穴中分布于耳甲腔的耳穴为()任脉
督脉
冲脉#
带脉
阴维脉点刺
豹纹刺
循经刺
毛刺#
半刺指切进针法
夹持进针法
提捏进针法#
舒张进
-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善的针灸学专著是()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是结合了哪几方面内容()下列耳穴中分布于耳甲腔的耳穴为()《黄帝内经》
《难经》
《针经》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
《针灸甲乙经》#阴阳、五行、脏腑
- 下列手法临床应用中一般需要使用介质的是()推法的应用范围是()属于动法中的静态手法是()搓法
抹法
摩法
擦法#
按法头面部
四肢部
躯干部
全身各部#
腰背部捏法#
拿法
振法
拍法
揉法
- 搓法动作中含有的运动成分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时,用于调节后关节,松解粘连的手法是()以下有关搓法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腰肌劳损患者在康复中应注意()捏、推、摩
拿、捻、擦
揉、推、捏
擦、摩、
- 针灸学术的理论核心是()两乳头之间的骨度分寸是()心中是()胸中是()阳明头痛表现为()腧穴学
经络学#
刺法灸法学
实验针灸学
针灸治疗学8寸#
6寸
12寸
9寸
10寸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交接处
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
- 最原始的针刺用具是()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骨针
竹针
砭石#
陶针
铜针中医理论#
经络理论
腧穴理论
刺灸理论
藏象理论
- 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著《针灸大全》的作者是()上肢内侧分布有()下肢外侧分布有()皮肤针的叩刺部位包括()中医理论#
经络理论
腧穴理论
刺灸理论
藏象理论徐凤#
何若愚
窦默
李梃
高武手三阴经#
足三阳经
- 一指禅屈指推法术者的着力部位是()下列推拿手法中均具有摩擦性质的手法有()拇指指端
拇指罗纹面
拇指指间关节背侧#
拇指偏峰
拇指指腹推法#
拿法
摩法#
搓法#
按法
- 一指禅偏峰推法在临床上多用于()拿法的操作中包含的动作有()下列推拿手法中均具有摩擦性质的手法有()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是()颜面部#
颈项部
四肢关节部
背部
上肢部捏、提、揉#
捏、提、抖
按、揉
- 法对体表应产生轻重交替的滚动刺激,前滚和回滚时着力轻重之比为()腰肌劳损患者在康复中应注意()2:1
3:1#
4:1
5:1
6:1劳动中经常变换姿势#
防止过度疲劳#
纠正不良习惯性姿势#
加强腰肌锻炼#
酸痛较重时可用
- 针灸学起源于我国的时代是()下肢外侧分布有()青铜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时期
奴隶制度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手三阴经
足三阳经#
属六脏的阴经
手三阳经
足三阴经
- 医患关系出现物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下列手法临床应用中一般需要使用介质的是()一指禅推法的动作要领中包括()A.医生对物理、化学等检测诊断手段的依赖性B.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医生日益专科化C.医患双方相互交流
- 足太阴脾经的经穴可治疗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等。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医籍为()属五输穴的是()正确#
错误《黄帝内经》#
《难经》
《阴阳十一脉灸经》
《十四经发挥》
《奇经八脉考》井穴#
输穴#
原穴
下合穴
经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