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五硬发病率较高的季节为()小儿积滞乳食内积治疗首选方剂是()冬季#
春季
夏季
秋季
夏秋之季香砂六君子汤
理中汤
健脾丸
枳实导滞丸
木香大安丸#
- 属于瘀积发黄是()麻疹疹前期首选方剂是()黄色晦暗,胁下痞块#
黄色晦暗,四肢欠温
黄疸色鲜尿黄少
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
出生2~3天出现黄疸宣毒发表汤#
清解透表汤
沙参麦冬汤
清咽下痰汤
麻杏石甘汤
- 下列关于口疮的说法正确的是()5岁患儿,男,咳喘反复发作2年余。昨日突发咳喘,喉间痰鸣,声高息涌,张口抬肩,呼气延长。临床诊断最可能是()口疮是指口颊发生溃疡
口疮是指舌边,上腭发生溃疡
口疮是指口颊,齿龈发生溃
- 患儿,女,出生6小时出现四肢发凉,全身欠温,小腿、臀、臂、面颊等部位皮肤僵硬不能捏起,部分皮肤色紫发暗,面色晦暗,唇舌暗红,体温28℃。治疗所选方药为()治疗暑温内风犹动属络中之风、虚中夹实者选用()金匮肾气丸
- 小儿添加菜汤、果汁、鱼肝油制剂、鱼泥的时间为()顿咳初咳期风热症见()2~3个月#
4~6个月
7~9个月
8~12个月
以上都不是咳声重浊,日渐加剧,痰液清稀
痰咳必吐,目睛出血
咳声亢扬,痰液黏稠#
咳呈干呛,汗多舌燥
- 证见筋骨发育迟缓、坐起、站立、行走、生齿等明显落后于正常同龄小儿,平寨活动甚少,容易疲倦喜卧,舌苔薄白,舌质淡,3岁,形体瘦弱,若进食选举稍多或进较难消化食物,则大便夹有残渣,容易出汗
- 3个月,症见口腔黏膜白屑堆积较多,面赤唇红,烦躁不宁,吮乳啼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白厚腻,指纹紫滞。治疗首选方是()捏脊疗法常用于治疗()清热泻脾散#
凉膈散
导赤散
清胃散
泻心汤疳证、婴儿泄泻及脾胃
- 捏脊疗法常用于治疗()脐风邪入经络肝乘脾是()疳证、婴儿泄泻及脾胃虚弱#
泄泻、惊风、腹痛、痿痹等证
脐风、惊痛、风痰闭证
小儿肺炎喘嗽、哮喘、腹痛等
疳证、婴儿泄泻及脾胃虚弱证筋脉不利,口噤难开
牙关紧闭,
- 女性,5岁,面色少华,不思饮食,拒进饮食,大小便正常,舌苔白。此患儿之厌食治法是()某8岁男孩,在脐周部位,唇内有颗粒样大小白点,腹部膨胀
- 治疗伤食泻的首选方剂是()2岁女孩,顿咳症见咳嗽次数减少,咳嗽减轻但咳时呈呛状,痰少质稠难咳,咳声嘶哑,容易出汗,口干舌燥,舌苔薄白,舌质红,脉细而滑。顿咳痉咳期治法是()木香顺气丸
枳实导滞丸
保和丸#
木香槟榔
- 积滞早期的治疗方法是()风痧患儿,证见高热,口渴,心烦不宁,疹色鲜红或紫暗,疹点较密,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糙。其治疗应选()消食健脾
消食和胃
消食导滞#
和脾助运
消导益气透疹凉解汤#
清气凉营汤
解肌透痧汤
清
- 小儿汗证的最基本的病理是()患儿,男,3岁,盗汗3个月,也常伴自汗,手足心热,苔少,有剥脱,气阴虚弱型#
汗证,气血两虚型
汗证
- 丹痧涉及的主要脏腑是()治疗痄腮热毒蕴结型首选方为()心肺
肺胃#
脾胃
脾肾
心肝黄连解毒汤
普济消毒饮#
桑菊饮
银翘散
五味消毒饮
- 还可见()一新生儿出生12小时即见黄疸,色鲜如橘皮,进行性加重,不欲吮乳,大便少,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湿热熏蒸胎黄治疗原则为()精神疲劳,睡前多饮
年龄幼小,不能控制
脏腑未坚,膀胱失约#利湿退黄
温中化湿
清热利湿
- 小儿水肿风水相搏型见于头面的原因是()五硬是指()风邪上受
风性向上#
肺气失宣
水气上逆
以上都不是头项硬、口硬、手硬、足硬和肌肉硬#
头项硬、舌硬、手硬、足硬和肌肉硬
耳硬、口硬、手硬、足硬和肌肉硬
头项
- 患儿,淋沥不尽,尿液不清,精神倦怠,恶寒怕冷,手足不温,大便稀薄,舌质淡,苔薄腻,脉细少力。此患儿尿频的主要病因为()小儿五迟中行迟为()湿热下注
肝经湿热
脾肺气虚
脾肾气虚#
下元虚冷肾气不足
肝肾不足#
心气不
- 下列哪一症状不是慢惊风常见证候()患儿男.9岁,反复发作哮喘3年。近2日发热面红,咳喘痰鸣,胸膈满闷,大便秘结,2日未行,小便黄赤,舌苔薄黄或薄腻。起病缓慢,时抽时止
有时仅表现摇头或面部肌肉抽动或某一肢体抽搐
面
- 春季发病,体温38~38.5℃之间,口渴喜饮,流黄涕,吐物酸腐,夹有不消化食物,指纹紫滞至风关。一患儿高热不退1天,融合成丹,以手指扪压可使红晕暂退,咽喉腐烂
- 6~12个月小儿每日需睡眠时间为()小儿胃阴不足型厌食治疗首选方剂是()15~20小时
15~16小时#
12~14小时
11~12小时
9~10小时加味保和丸
曲麦枳术丸
养胃增液丸#
参苓白术散
补中益气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