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腧穴的主治特点主要表现在近治作用()()十二经筋维持人体功能的作用是()远治作用;特殊作用输布气血
约束骨骼#
屈伸关节#
协调阴阳
联系表里
- 络脉包括()和难以计数的()等。十二经筋维持人体功能的作用是()十五络脉;浮络与孙络输布气血
约束骨骼#
屈伸关节#
协调阴阳
联系表里
- 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是手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肺出络心,注胸中"的经脉是()从胸走手;从足走腹胸足太阴脾经
手太阴肺经
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
足厥阴肝经
- 经络的生理功能是联系脏腑、();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针灸学术的理论核心是()中极位于()沟通肢窍;保卫机体腧穴学
经络学#
刺法灸法学
实验针灸学
针灸治疗学脐下4寸#
脐下3寸
脐下2寸
脐下1.5
- 八脉交会穴是()与()脉气相通的8个穴位。百会位于()《难经》对经络学说的贡献是()下列穴位中,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常用的双手进针法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后发际正中直上1
- 十二经脉的络脉均是从()的络穴分出,走向()的经脉。大肠的下合穴是()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其相表里上巨虚#
下巨虚
足三里
至阳
温溜
- 太渊既是输穴,又是()穴,还是()穴。两前额发角之间的分寸是()胃的募穴是()至阳位于()原;八会12寸
8寸
9寸#
5寸
13寸大横
中脘#
梁门
天枢
中极第4腰椎棘突下
第2腰椎棘突下
第1腰椎棘突上
第10胸椎棘突下
-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在鼻旁与()相接。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的骨度分寸是()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的穴位是()百会位于()下列穴位中,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示指桡侧;足阳明胃经4寸
5寸#
6寸
- 腧穴是()之气()的特殊部位。牙痛取"大肠"的选穴原则是()与经脉循行有关的头痛是()与躯体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多分布在()脏腑经络;输注于体表按相应部位取穴
按临床经验取穴
按现代医学理论取穴
按经络辨证取
- 下合穴是()下合于()的6个穴位。不宜拔罐的情况有()六腑之气;足三阳经上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
大血管部位#
高热抽搐者#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
毛发较多的部位#
- 经络学说内容记载,最早见于()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心中是()合谷穴可以治疗()1973;帛书中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交接处
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处#
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处
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交接处
- 十二经脉交接的规律为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位于耳轮角消失处即耳甲4区的耳穴为()郄穴共有()《针灸逢源》的作者是()手足末端;头面部
- 清代针灸医学亦有发展,其中吴谦等撰(),李学川撰()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的穴位是()胆的下合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可治疗()《医宗金鉴》;《针灸逢源》天井
曲泽#
曲池
天池
尺泽足阳明胃经
- 北宋时期的2具()作为针灸教学的()和考试针灸医生之用。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的穴位是()影响针刺补泻的因素有()铜人模型;直观教具天井
曲泽#
曲池
天池
尺泽腧穴特性#
施术手法#
患者功能状态#
施
- 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华佗亦精于(),创立了著名的()穴。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善的针灸学专著是()属于络穴的有()运用皮肤针法可刺激的部位有()针灸;华佗夹脊《黄帝内经》
《难经》
《针经》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
- 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五色(),还创用了()穴和指寸法。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的骨度分寸是()至阳位于()明堂三人图;阿是4寸
5寸#
6寸
8寸
9寸第4腰椎棘突下
第2腰椎棘突下
第1腰椎棘突
- 心包的募穴是巨阙。足阳明经的络穴是()下列腧穴不属络穴的是()肺的募穴是()正确#
错误公孙
大包
长强
丰隆#
大钟丰隆
光明
飞扬
大钟
商丘#中府#
天府
关元
列缺
养老
- 毫针刺法中针刺的有效刺激不一定是激发经络功能的基本条件。耳穴中,分布于三角窝区的耳穴为()正确#
错误角窝上#
内生殖器#
角窝中#
神门#
盆腔#
- 神阙穴位于脐的中央,宜针不宜灸。关元位于()《难经》对经络学说的贡献是()入齿的经脉是()正确#
错误脐下4寸
脐下3寸#
脐下2寸
脐下1.5寸
脐下1寸提出了十二经皆有动脉#
阐述了十二经脉顺序、流注关系
论述了肾
- 气海穴可治疗虚脱,但不可治疗腹痛、泄泻。心中是()正确#
错误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交接处
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处#
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处
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交接处
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交接处
- 关元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入齿的经脉是()悬灸可分为()耳穴中,分布于三角窝区的耳穴为()正确#
错误足阳明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少阳胆经
手少阳三焦经雀啄灸#
回旋灸#
实按灸
艾条灸
温和灸
- 水沟穴是督脉与手足阳明经的交会穴。下肢外侧分布有()确定针刺深度的因素是()正确#
错误手三阴经
足三阳经#
属六脏的阴经
手三阳经
足三阴经患者形气#
患者年龄#
病情#
病灶位置#
患者体位
- 素髎主治鼻渊、鼻衄、昏迷、惊厥等症。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的穴位是()下列穴位中,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的穴位是()火罐种类有()正确#
错误天井
曲泽#
曲池
天池
尺泽郄门
会宗#
偏历#
支沟#
支正竹罐#
- 哑门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可以深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是()胃的募穴是()正确#
错误曲池#
合谷
偏历
手三里
养老大横
中脘#
梁门
天枢
中极
- 督脉起于长强。正确#
错误
- 命门是任脉之穴,可主治阳痿、带下等症。留针后行针提插、捻转,出针困难()位于任脉上的募穴有()正确#
错误晕针
滞针#
弯针
断针
血肿中极#
关元#
膻中#
中脘#
巨阙#
- 带脉环身一周,总束十二经脉,故称"十二经之海"。穴位注射法在作耳穴注射时,一般剂量应为()正确#
错误0.1~0.5mL
0.1mL#
0.3~0.5mL
0.5~1mL
1mL
- 十五络穴都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的骨度分寸是()手太阴肺经的合穴是()正确#
错误16寸
17寸
18寸
19寸
13寸#尺泽#
曲池
商阳
少商
合谷
- 膻中是肺的募穴。针灸学的指导理论是()散刺法又称()督脉为()两前额发角之间的分寸是()足少阴肾经循行有()正确#
错误中医理论#
经络理论
腧穴理论
刺灸理论
藏象理论点刺
豹纹刺
循经刺
毛刺#
半刺阴脉之海
- 间接灸又称为隔物灸。中极位于()直接进入耳中的经脉有()正确#
错误脐下4寸#
脐下3寸
脐下2寸
脐下1.5寸
脐下1寸手阳明#
手少阳#
手太阳#
足太阳
足少阳#
- 长强治疗脱肛宜用毫针直刺、深刺。正确#
错误
- 命门穴与髂棘最高点相平。列出了361个经穴的著作是()足少阴肾经联络器官()《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正确#
错误《针灸逢源》#
《针灸问对》
《针灸甲乙经》
《外台秘要》
《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循喉咙,夹舌本#
- 水沟位于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界处。"十二经之海"指的是()针刺基本手法有()正确#
错误任脉
督脉
冲脉#
带脉
阴维脉提插法#
仰卧法
捻转法#
震颤法
迎随法
- 百会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根据脏腑辨证选穴原则,脱发应选择的耳穴为()正确#
错误中府
云门
孔最
列缺#
少商心
肝
脾
肺
肾#
- 腰阳关位于第5腰椎棘突下。拔罐法的作用有()正确#
错误通经活络#
行气活血#
消肿止痛#
祛风散寒#
清热泻火
- 人体前正中线的经穴都是属于任脉,后正中线的经穴都是属于督脉。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牙痛取"大肠"的选穴原则是()针刺上星时,宜选()影响针刺补泻的因素有()正确#
错误5~10分钟
10~15分钟#
1
- 后溪是八脉交会穴,通于带脉。正确#
错误
- 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是心、心包、小肠和三焦。成书于明代的医籍为()正确#
错误《黄帝内经》
《难经》
《阴阳十一脉灸经》
《十四经发挥》
《奇经八脉考》#
- 手少阴心经的合穴是小海。针灸学术的理论核心是()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故称()"阿是穴"之称,始见于()"……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的经脉是()正确#
错误腧穴学
经络学#
刺法灸法学
实验针灸学
针灸治
- 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针灸学术的理论核心是()"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的经脉是()艾灸的作用为()正确#
错误腧穴学
经络学#
刺法灸法学
实验针灸学
针灸治疗学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