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矿石中有较多碱金属时易产生低熔点化合物而()软化温度。高碱度烧结矿的堆密度为()t/m3。铁矿石中的CaO、MgO元素属于()。高炉送风制度的调剂包括()降低A.1.3~1.4
B.1.4~1.5#
C.1.5~1.6
D.1.6~1.7A.
- ()确定了炉缸煤气的初始分布状态,是最重要的高炉基本操作制度之一。根据受热不承重,承重不受热的原则,目前大、中型高炉炉体钢结构多采用()。热风炉烘炉的目地是()送风制度A.炉缸支柱式
B.大框架式#
C.炉缸
- 风口损坏后,出现断水应采取的措施有喷水、()以及减风到需要水平。高炉煤气和部分焦炭夺取铁矿石中的氧,这一过程称为()。一般炼铸造铁的炉渣碱度比炼制钢铁()。组织出铁A.氧化过程
B.物理反应
C.相互作用
D
- 高炉的热量几乎全部来自()燃料燃烧和鼓风带入的物理热。在1m3风中含水蒸汽1克时,应提高风温约()。炉身上部内衬破损的原因有()。高炉高压操作的作用有()。风口前A.8℃
B.9℃#
C.10℃A.炉料下降的冲击摩擦B.上
- 高炉软融带的形状是高温区分布与()的综合表现。低料线时,矿石不能进行正常的(),是造成炉凉的主要原因。高压操作可以发展间接还原,主要是因为()炉料软融性能A、分布
B、按序下降
C、预热和还原#
D、氧化与燃烧A
- 高炉风口前燃烧是在具有大量()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焦炭在高炉内下降中,随着碱金属的逐渐增多,焦炭的反应性也逐渐()。休风前点检风口,要看风口()炉内煤气流经软熔带时的阻力损失与下列因素有关()一般钢材中
- 高炉内热传递是炉内的炉料和()相对运动的结果。电炮的转炮装置采用蜗轮蜗杆减速机,其原因为()。煤气A、寿命长
B、强度好
C、能自锁#
D、更换方面
- 上部调剂就是通过选择()以控制煤气流分布的一种手段。风温在900~000℃时,干风温变化100℃焦比影响()。高炉操作制度包括()。高炉冶炼对炉渣制度的要求正确的是()装料制度A.2.5%
B.3.5%
C.4.5%#A、装料制度#
- 生铁中把高碱度炉渣称为短渣或()。富氧鼓风可以使理论燃烧温度()。高炉冷却方式有()炉内煤气流经软熔带时的阻力损失与下列因素有关()送风制度的选择依据是()。石头渣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都有可能
- 倘若煤气的()和化学能得到充分利用,高炉燃料消耗就降低。高炉出铁次数是影响出铁口维护的()。衡量和评价炉前操作水平的主要指标是()休风前点检风口,要看风口()影响理论燃烧温度的因素有()。下列()是提高
- 鼓入高炉的风中含水量(),炉温会升高。打水空料线时,高炉炉顶温度控制在()。放渣、出铁的渣、铁罐不准放满,上面应留()毫米。减少A、愈低愈好
B、大于500℃小于700℃
C、400—500℃之间#
D、以上说法都正确A、100~20
- 铁口深度是根据铁口区炉衬厚度规定的,铁口深度应稍()铁口区炉衬厚度。高炉喷吹煤粉以后,炉缸风口燃烧带()。煤气中分可燃成份与不可燃成份,下列完全能燃烧放热的是()。喷吹燃料后对冶炼影响的是()。大于A.不
- 喷煤后炉缸煤气量要(),还原能力增加。炼铁的还原剂主要有()增加A.CB.COC.CO2D.H2#
- 铁矿石从炉顶装入高炉首先蒸发掉()、游离水。为提高炮泥的可塑性,在碾泥配比中可适当增加()配比。炉缸呈圆筒形,这一部分装有铁口和()。铺沟料应具有良好的()高压操作可降低焦比,主要原因有()。吸附水A、熟
- 燃烧后的焦炭中的碳变成CO,灰份变成液体渣与初渣结合,成为()。高炉内碱富集严重时,就会加剧矿石的还原粉化,()软化温度,加宽软化区间。生铁冶炼过程是一个()过程。下列()属于精料要求?高炉耐火材料的选择原
- 确定铁口合理深度的原则是炉缸内衬到()的1.2~1.5倍。冶炼强度的高低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炉内煤气流经软熔带时的阻力损失与下列因素有关()炉壳厚度产量#
焦比#
铁水质量#
休风率#软熔带内焦炭层数#
焦炭层厚
- 热风压力的测量点设在热风总管和()交界处之接前约1m处。高炉冷却结构的基本要求()围管A.有足够的冷却强度,能够保护炉壳和内衬B.炉身中上部能起支撑内衬的作用,并易形成工作内衬C.炉身、炉腰、炉腹不易形成渣皮D.
- 热制度失常引起的炉况失常有()和炉温凉行。放渣、出铁的渣、铁罐不准放满,上面应留()毫米。下列强化冶炼操作中,炉缸煤气量减少的有()炉温热行A、100~200
B、200~300#
C、300以上富氧#
喷吹燃料
高风温#
加湿鼓
- 在高炉容积和炉缸直径相近的情况下,一般是风口数目越高,鼓风动能()。富氧鼓风可以使理论燃烧温度()。高炉采用高压操作,(),从而降低焦比。越低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都有可能A、不利于硅的还原#
B、抑制
- 影响软熔带形状的实质是矿石的()和软化温度区间。炉缸边缘堆积包括:()软化温度A、渣性堆积B、石墨堆积C、渣铁堆积(炉温不足)D、焦炭堆积#
- 判断风是否引到放风阀的依据为看冷风压力和()。到放风阀处听声音
- 喷煤后鼓风动能适宜值选小一些,喷吹高炉()。生矿中最难还原的是()。下列操作措施中有利于冶炼低硅生铁的措施有()。高炉喷煤冶炼特征有()易于接受风量A、磁铁矿B、赤铁矿C、褐铁矿D、以上说法都正确#A、提高
- 温度高于1500℃时()全部熔化、滴落,经焦炭层进入炉缸。下列强化冶炼操作中,炉缸煤气量减少的有()渣铁富氧#
喷吹燃料
高风温#
加湿鼓风#
- 最大喷煤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有()、空气过剩系数。铁水沟在出铁过程中破损的主要原因是()。炉喉煤气成份(半径五点)测定CO2量低的地方表明:()。理论燃烧温度A、高温烧损
B、渣、铁流机械冲刷
C、机械冲刷和化学
- 无料钟炉顶的优点是:布料合理、灵活()、结构简化,便于更换。高炉内衬破损综合分析主要原因是()。密封性好A.热力作用B.化学作用C.物理作用D.操作因素#
- 消除碱富集的办法有(),调轻负荷,控制合适的炉温。降低炉渣碱度
- 选择造渣制度主要取决于()和原料条件。炉身为减少炉料下降的阻力,因此设计为()。冶炼铁种A.圆筒形
B.圆台形#
C.倒圆台形
- 提高冷却水压实际上是加强()。A.辐射传热
B.对流传热#
C.传导传热
- 铁口跑大流的主要原因是()。()元素在高炉内几乎100%被还原。在高炉内形成富集循环的元素有()。A.铁口过深
B.铁口过浅#
C.炉温波动大A、PB、ZnC、NiD、V#A、FeB、SC、ZnD、Pb
- 喷吹粒煤与喷吹粉煤相比,制粉()。A.安全性好#
B.对原煤的要求低
C.耗电量大
- 边缘气流过发展时,炉顶CO2曲线的形状为:()。燃烧1kg分子碳需要()A.双峰型
B.馒头型#
C.“V”型
D.一条直线A、0.933m3氧气B、0.911m3氧气C、4.44m3干风D、4.76m3干风#
- 影响高炉寿命的因素有筑炉材质,冷却设备和冷却制度、操作制度和()。根据受热不承重,承重不受热的原则,目前大、中型高炉炉体钢结构多采用()。富氧鼓风可以使理论燃烧温度()。高炉喷煤以后对送风和热制度的影响
- 压操作的效果是()有利于提高产量;#
可以降低焦比;#
铁水中[Si]降低,[C]升高#
可以提高煤比
- 高炉冶炼炼钢生铁时,()措施有利于脱硫?A.提高炉渣碱度B.增加渣量C.提高渣中FeOD.降低铁水温度#
- 4小时以上休风要减轻焦炭负荷,减轻多少与高炉容积大小有关,()。改变批重主要是为了调节()。撇渣器操作的中心任务是()。炉顶煤气的最终主要成份是:()。>相同灰份的烟煤和无烟煤在风口前放出热量,烟煤放热
- 高炉喷吹煤粉以后,炉缸风口燃烧带()。下列属于反应炉况的综合性参数为()A.不变
B.延长#
C.缩短A、休风率B、顺行C、炉温D、质量
- 造渣制度是在某冶炼条件下选择最适宜的()和碱度满足炉况顺行。在微机系统中,常有VGA、EGA等说法,它们的含义是:()。炉渣成份A.微机型号
B.键盘型号
C.显示标准#
D.显示器型号
- 造渣制度应包括造渣过程和对()的控制。终渣性能
- 直接观察法的内容有:看风口、看出渣、()、用料速和料尺判断炉况。生铁含硅()为18号铸造铁。以下煤气发热值最高的是()。看铁水(或看出铁)A.2.1%
B.1.65%#
C.1.59%A、高炉煤气
B、焦炉煤气#
C、混合煤气
D
- 直接还原与间接还原相比,()消耗的碳量少,而热量消耗的碳量多。采取较高冶炼强度操作时,保持高炉顺行应采取()。富氧时高炉煤气成分中CO2升高,CO降低,N2()。碱度为()的叫自熔性烧结矿。直接还原A.发展边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