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下列有关钢材的知识,正确的是()。钢材麻面的产生与()有关。A、钢与生铁的区别在于钢的含碳量值小于2.0%#
B、低碳钢为含碳量小于0.60%的碳素钢
C、沸腾钢的冲击韧性和可焊性较镇静钢好A、钢坯
B、轧辊#
C、冷却
- 在钢板轧机上,则上下工作轧辊之间的距离叫做()。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ISO9000的根本目的是()。辊缝A、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B、促进企业间和国际间的贸易活动
C、建立认证制度
- 因热轧除磷高压水压力不够,使氧化铁皮被轧入带钢表面产生()。板带钢设备主要控制板型的()。硅锰弹簧钢的过烧温度是()0C。在国际单位制中面积用()表示。A.重皮
B.夹杂
C.氧化铁皮压入#
D.分层A.辊型#
B
- 冷轧常见的轧制缺陷有()、()、()。合金固溶强化引起的力学性能变化为()。轧裂;欠酸洗;压痕A.强度、硬度、塑性均上升
B.强度、硬度、塑性均下降
C.强度、硬度上升、塑性下降#
D.强度、硬度下降、塑性上
- 金属中常见的晶格形式有,()、()和密排六方晶格。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金属的塑性()。钢液在凝固过程中生成的夹杂物称为()。屈服强度可在()试验中测得。没有明显塑性变形的断裂是()断裂。金属材料主要以(
- 碳在体心立方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叫()。目前炼钢厂的浇注多数为()。马氏体A、模铸
B、连铸#
C、二者都有
- 钢板常见的外形缺陷有()、()、()等。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代号为()。螺纹钢连铸方坯检查验收时,边长允许偏差应符合()。顶锻试验时,钢材表面不得出现()金属材料主要以()结合。不平度;镰刀弯;塔形A.GB#
- 在温度低于1400℃最先氧化的元素是()。硅#
铁
碳
锰
- 碳在体心立方晶格铁中的固溶体叫()。片状铁素体分布在珠光体基体上的组织称为()。测量范围在0~150mm的游标卡尺读数值一般有()两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用()表示。铁素体A.魏氏组织#
B.马氏体组织
C.贝氏体
- ()晶格的晶胞是由八个原子构成的一个立方体,并且在立方体每个面的中心还有一个原子。面心立方
- 内部原子排列方向()而外形不规则的晶体叫晶粒。ER70S-3表示()。切边钢板边缘不得有锯齿形凹凸,但允许有深度不大于2mm,长度不大于()mm的个别发纹。热轧板带钢生产过程中,出现两边浪,此时采取()可以消除。一致
- 检查线材直径一般用千分尺或()用于分析不合格数的常用控制图是()。钢板镰刀弯每米不得大于()。在型钢轧制中宽展总是()延伸。轧件被轧辊咬入的条件是()。A、游标卡尺#
B、卷尺
C、米尺A、np图#
B、-S
C、p
- 碳在面心立方晶格铁中的固溶体叫()。轧制温度低,粗轧道次相应温降()。轧制过程中,轧件在辊道上空冷待温时,应前后不停摆动,其目的是()。标准是对()所做的统一规定。表示压下量的符号是()。轧件的宽展系数,
- 铁素体和渗碳体在723℃至室温时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叫()。含碳量1.2%的铁碳合金在650°C时的组织为()。钢的加热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使奥氏体晶粒粗大,引起晶间结合力减弱,使加工性能变坏,造成()缺陷。钢中氮高会造
- 碳在()晶格铁中的固溶体叫奥氏体。钢中的内在夹杂主要来源是()组织应对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进行(),并实施这些过程。在实施目标管理的全过程中,要牢牢抓住()管理和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两条主线。面心立方
- 碳在()晶格铁中的固溶体叫铁素体。连续退火属于()退火。过冷奥氏体发生中温转变的产物是()。Q345B结构钢板的钒含量规定为()。不切边钢板因轧制产生的边缘裂口及其它缺陷,其横向深度不得超过钢板宽度偏差的(
- GB/T709-2008标准规定,单轧钢板的镰刀弯应不大于实际长度的()。板带表面呈一间距周期分布,外观开头不规则的()为辊印。GB/T701-1997中规定Q235的抗拉强度为()Mpa。质量特性分级是指()一般情况下,当轧制速度大
- 按公称厚度规定负偏差的厚度偏差称为()类偏差。表示金属材料()指标通常用屈服点和抗拉强度表示。热轧板带钢生产过程中,出现两边浪,此时采取()可以消除。AA.弹性
B.强度#
C.塑性
D.韧性A、加大轧辊中部凹度
- 轧钢生产常用的热处理方法为:()、正火、淬火、和回火。判为乙类坯的炉次,在铸坯表面及各种单据上填写炉号时,炉号前均应加()符号。退火W
H#
Y
X
- 固定负偏差为0.3mm的厚度偏差称为()类偏差。HRB400螺纹钢执行的标准是()GM-2表示()。如某型材的总弯曲度要求不得大于0.4%,则10米长度型钢弯曲部位的最大弦高不得大于()。BGB/T701-1997
GB1499-1998#
GB4354-
- GB1499.2-2007标准规定,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mm~()mm。轧制过程中,轧件在辊道上空冷待温时,应前后不停摆动,其目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ISO9000的根本目的是()。钢进行压力加工时,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 钢成分中最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为()。检查人员要做到心中有()。碳A.标准#
B.计划
C.措施
D.厂规
- 轧制时轧件高度减小,被压金属除长度方向延伸外,还有一部分金属沿横向流动,使轧件的()发生变化,这种横向变形叫宽展。钢中的内在夹杂主要来源是()产品质量波动有两类,它们是()。柳钢生产的船用钢板的厚度负偏差
- 固定负偏差为零,按公称厚度规定正偏差的厚度偏差称为()类偏差。金属材料主要以()结合。CA、分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 GB1499.1-2008标准规定,钢筋直径的测量应精确到()mm。热轧板带宽度自动控制,精度可达()mm以下。热处理是将金属或合金在固态范围内,通过加热、()、冷却的有机结合,使金属或合金改变其内部组织,得到所需要的性能
- 钢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和()。板带表面呈一间距周期分布,外观开头不规则的()为辊印。测得某生产工序能力指数CP=1.12,则()。高炉喷吹用固体燃料主要是()。LQ235表示()()轧机布置形式有最高的生产效率。连轧
- GB/T702-2008标准规定,热轧圆钢两端的切斜度不得大于该圆钢公称直径的()。关于板坯的加热与轧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钢中磷高会造成钢的()。钢板初验不合格时,可在同一批钢板中任取()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
- GB/T709-2008标准规定,钢板的切斜应不大于实际宽度的()。使用米尺测量时,应精确到毫米,毫米后()1%A、可估计1位#
B、可估计2位
C、不可估计
- 正偏差和负偏差相等的厚度偏差称为()类偏差。当采用5mm×10mm×55mm小尺寸试样做冲击试验时,其试验结果应不小于规定值的()。线材标准中,拉丝用材与建筑用材对强度的要求是()NA、25%
B、50%#
C、70%
D、75%A、相
- 在大多数轧钢厂,钢板主要采用()矫直机进行矫直。轧制时落入的金属物质压入轧件表面后剥落造成()皮下气泡会造成钢坯表面()常用的标准化形式有简化、统一化、()和系列化。企业最经常、最大量、最活跃的质量工
- GB1499.1-2008标准规定,直条钢筋的弯曲度应不影响正常使用,总弯曲度不大于钢筋总长度的()。轧制过程中,轧件在辊道上空冷待温时,应前后不停摆动,其目的是()。成品产生了耳子,()调整方法是正确的。型钢轧制生产
- 按()不同,将钢材分为板带材、型材、线材、管材等。断面形状尺寸
- 板带钢卷取时易出现的缺陷是()。塔形
- 锅炉压力容器用钢板应成批验收,每批重量不大于()吨。由于工作辊粘有外来物引起()。板带表面呈一间距周期分布,外观开头不规则的()为辊印。金属通过旋转的轧辊间受到压缩而产生塑性变形的压力加工过程称之为()
- 型材常见的轧制缺陷有()、()、()等JQ235表示()耳子;尺寸超差;折叠A、拉丝用材
B、桥梁用材
C、建筑用材#
- QMS是()的英文缩写。试样的横向和纵向,力学性能相差()Mpa。酸蚀试验属于()缺陷检验。在做弯曲试验时,弯曲表面不得产生()过程能力不足,表示技术管理能力已很差,应采取措施立即改善的CP值为()。质量管理体系
- GB6653-2008标准规定,钢带允许带缺陷交货,但有缺陷部分的长度不得超过钢带总长度的()%。8
- 钢板(带)常见的钢质缺陷有()、()、()等。盘条的麻面是由于表面粘贴()压入或轧槽严重磨损造成的。可以连续取值的称计量值数据,下面属计量值数据的有()不是机械产品的检验方法()72A热轧盘条执行的标准是
- 轧制时,轧辊咬入钢件的条件是咬入角()或等于摩擦角。标准是对()所做的统一规定。小于A.一般性事务和概念
B.特殊性事务和概念
C.重复性事务和概念#
D.复杂性事务和概念
- 普通用钢板(带)尺寸检验执行()标准,其中厚度偏差可分为()类。盘条的麻面是由于表面粘贴()压入或轧槽严重磨损造成的。GB/T709-2006;四A.氧化铁皮#
B.非金属夹杂
C.金属片
D.结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