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洋务运动在工业化道路上的制度创新为()。

    洋务运动在工业化道路上的制度创新为()。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南京民国政府时期的民族资本发展的特点()。近代中国政府向外国的借款有()。中国在世界贸
  • 配第-克拉克法则的内涵是()。

    配第-克拉克法则的内涵是()。苏州碑刻博物馆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户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下列直接反映了该碑刻包含的历史信息是()。①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②我国资本主
  • 近代河运工具的改进表现为()。

    后政府规定:“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说明了()唐代实施的“纳绢代役”和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皆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共同原因是()。1864-1903年进出口帆船每年以6.3%的速度增长# 1914-1930年间,往来的帆船以
  • 南京民国政府时期的产业结构()。

    南京民国政府时期的产业结构()。下列人物与发明对应正确的一组是:()自秦统一到清朝初年,我国封建时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社会经济基础是()工业的比重上升# 轻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增强# 重化工业机器生产比重提高# 经
  • 近代手工业发展的态势是()。

    近代手工业发展的态势是()。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废井田,开阡陌”,这直接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签订了《北京条约》()向机器工业转变# 趋向没落# 延续传统轨道发展# 与机器并存# 自我更
  • 代民营经济发展的条件是()。

    “抑商”的结果在意识形态方面产生的影响有()①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②使封建守旧思想久久得不到冲击③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产生④有利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
  • 公路运输与航空业的发展表现为()。

    公路运输与航空业的发展表现为()。从无到有,1913年前中国没有新式公路,1923年起开始大规模修筑公路# 1928年全国仅有公路29127公里,1930年发展到4.5万公里,1936通车里程为12.13公里# 第一家航空公司成立于1929年# 1
  • 南京民国政府时期的民族资本发展的特点()。

    南京民国政府时期的民族资本发展的特点()。车库是个好地方,不但可以用来停车,还可以当作工作室,全球相当多知名企业都是在车库中完成创业初期的原始积累的,而且其中多数还都是在美国,如惠普、苹果、谷哥。这其中起
  • 近代中国工业经历了()。

    近代中国工业经历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是()。1946年11月,中美签订不平等条约()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五种经济成份是国营经济、个体经济、
  • 农业生产专门化区域为()。

    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1835年,13岁以下儿童占49000,13—18岁的少年占66000,成年妇女占67000,不得不进行堕胎,或在机器旁分娩,产后一个星期就要上工。工人们的子女六七岁就得进场做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工人的工作
  • 近代工业曲折发展阶段经历了()。

    近代工业曲折发展阶段经历了()。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根据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两者的主张()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晚清中国证券市场包括()。清
  • 近代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的态势是()。

    近代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的态势是()。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目的是:()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改变了土地所有权②转变了经
  • 清朝政府创办的民用企业为()。

    清朝政府创办的民用企业为()。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毛泽东如此高度评价二人是因为他们()①都为中国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②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③都是民族资
  • 最早的商办企业是()。

    最早的商办企业是()。我国古代社会居于主导地位的统治观念是()清政府以海关所在口岸为“母口”,税收按内地常关、厘卡所在地为()继昌隆缫丝厂# 公和永丝厂 上海机器织布局 陈联泰机器厂 荣氏面粉厂A、重农抑商# B
  • 近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的表现是()。

    近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的表现是()。精耕细作农业的扩展期在隋唐辽宋金元时期,主要标志是:()孙中总理衙门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的经济行政部门有()。甲午战争后,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头等全权大臣”到日本,与日
  • 洋务运动中创办了一些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著名的有()。

    洋务运动中创办了一些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米”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上述现象说明(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快速发展的工业是()。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快速发展的工业是()。我国古代财政收入可分为以人丁为本和地产为本两个阶段,其界限是:()在人类历史长河中,18世界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
  • 农产品商品化的区域差别()。

    农产品商品化的区域差别()。下列是世界主要国家所占世界贸易值的比例对照表,推测其年份可能是(单位:%)首次到达广东沿海的外国人是()人。A, B, C, D, EA.1765年 B.1870年# C.1915年 D.1970年西班牙 葡萄牙
  • 近代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走势是()。

    近代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走势是()。(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闲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这反映出松江地区:()①棉纺织业发达②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发展③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④棉纺织业
  • 民间主导型工业化存在诸多问题()。

    民间主导型工业化存在诸多问题()。以下哪个行业不是我国古代主要的手工行业之一。()2007年9月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七次降息,至2008年4月已降到2.0%,利率水平总计下降了3.25个百分点,同时并鼓励资本家按照
  • 由于商业的发展,经营分工的变细,需要进行组织和管理,于是()

    由于商业的发展,经营分工的变细,需要进行组织和管理,于是()出现。人民公社的特点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持续迅速发展,对其发展原因归纳最准确的是()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对外开放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④
  • 近代中国农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为()。

    近代中国农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为()。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米”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上述现象说明(
  • 近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总特征是()。

    近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总特征是()。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复习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该诗反应的现象是()小农经济之下最适宜的生存方式是以下哪一种()造成票号衰败
  • 中国封建社会的工商业经济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依附性,二是()。

    中国封建社会的工商业经济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依附性,二是()。依下表《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分析不正确的()垄断性A.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移方向是由农村到城镇、国外 B.乡民迁居
  • 近代农村土地所有制的结构为()。

    近代农村土地所有制的结构为()。最早强调劳资关系的立法是()。20世纪初,中国超过100万人口的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市是()地权失平,即少数地主和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而广大农民少地甚至无地# 鸦片战争前土地集中现象
  • 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包含了三种农民,即()、()和依附农民。

    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包含了三种农民,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通过以上材料可以看出()。①小农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②农民必
  • 中国传统的家庭农场的特点为()。

    中国传统的家庭农场的特点为()。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18世纪一位英国学者针对圈地运动前后的变化指出:“过去小土地所有
  •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发生次数最多、破坏性最强的是()、()和蝗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发生次数最多、破坏性最强的是()、()和蝗灾。战国时期经济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清人有诗曰:“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对此诗提到的“国初”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近代中国人口数量的变化轨迹是()。

    近代中国人口数量的变化轨迹是()。从康乾盛世的“人口奇迹”——低谷到高峰# 太平天国战争后的人口低谷# 1880-1949年的艰难而稳定的增长# 抗战期间人口急剧下降# 民国时期人口快速增长#
  • 近代农村土地所有制分为()。

    近代农村土地所有制分为()。政府主导下的赶超模式被称为经济近代化的()。天津在近代成为北方重要的金融中心是因为()。1942年11月以后,国民党政府有以统制物价为名,对工人的工资进行管制,这实际上是强行压低工
  • 在中国近代占主导地位的交租形式是()。

    在中国近代占主导地位的交租形式是()。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指()口号代表一种精神、一种希望。口号的出现都曾使那个时代的国人精神振奋。下面口号在中国历史上出现
  • 中国古代最初的城市是出于()和政治统治的需要而建立。

    中国古代最初的城市是出于()和政治统治的需要而建立。最早强调劳资关系的立法是()。军事晚清的《公司律》 南京临时政府的《商业银行则例》 北洋政府时期的《公司条例》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工厂法》# 南京国民
  • 在采猎经济时代,人类最具有代表性的手工业品是()。

    在采猎经济时代,人类最具有代表性的手工业品是()。有关小农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有()。①“男耕女织”式②包括盐铁在内自给自足③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④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导致人口迁徙的最根本原因是:
  • 汉时代,国有土地大致包括四种类型,即山林川泽、()、()及苑

    汉时代,国有土地大致包括四种类型,即山林川泽、()、()及苑囿。下面是《大公报》一则征婚广告:“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可能出现在()公田、草田19世纪中期 2
  • 近代中国农业资本主义因素的表现为()。

    近代中国农业资本主义因素的表现为()。一项考古统计表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②农村商品开始交流到城市市场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④中国逐渐被
  • 西周时代,()是基本的土地所有制形态。

    西周时代,()是基本的土地所有制形态。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近代农村土地所有制的结
  • 均田制创始于(),经北齐、()、()至唐中叶而消亡。

    均田制创始于(),经北齐、()、()至唐中叶而消亡。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
  • 近代中国的租佃制有下列形式()。

    近代中国的租佃制有下列形式()。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控制中国农产品市场的主要手段有:操纵农产品原料价格、抑价收购、贷款预购和进行()根据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同农业劳动者结合的方式分为租种制、伙种
  • 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可以一言以蔽之,即以()为核心的综合型

    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可以一言以蔽之,即以()为核心的综合型经济。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指()在封建社会,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导致自耕农“经常分
  • 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原因是()。

    1938年10月在纽约世界展览会工地上埋人了一个装有当代文明记录的容器“时间舱”,并在地面的石碑上注明:直到5000年后才能打开。里面可能有()中国近代手工织布业在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以后,能够继续存在的主要原因除了有
869条 1 2 ... 6 7 8 9 10 11 12 ...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