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北洋时期的华资银行有()。明代蒲州商人范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乾隆时,浑源、榆次二州县富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上述材料表明明清时期()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
- 近代中国的其他金融机构是()。南京民国政府时期工业的分布是()。通商口岸率先向早期现代化城市转型的原因是()。20世纪初,中国超过100万人口的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市是()A, B, C, E工商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和沿海地
- 造成票号衰败的原因是()。我国古代社会居于主导地位的统治观念是()下列经济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扬一益二”②编户齐民③“民年五十,免役收庸”④更名田()。日伪政权掠夺华北华中农产品的方式,有直接的
- 其界限是:()明朝张翰称:“善为国者,皆足为农资,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两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说明()近代经济立法的演进的过程()。中国私人资本最早投资兴办的近代工业部门是()。典当业俗称当铺,经营以物品
- 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米”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上述现象说明()下列哪本书是美国历史学家斯特林西格霍夫
- 近代史上,须带好()手套,防止电解液溅在手上,但结果是纺织业得到长足发展,比欧洲早2000年以上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A、海关
B、坊市
C、市舶司#
D、国家垄断耐酸橡皮#
棉线
帆布
以上都不是采矿业#
冶炼业#
- 古代钱庄的功能是()。据资料统计:在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
- 在这一年,新中国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有()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这说明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受()的制约,因而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从属地位。古代钱庄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是
- 选择关于票号的正确说法()。中国古代气候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四个温暖期分别是:()近代中国工业经历了()。是清代的重要信用机构#
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
起源于贩运商业资金调拨的需要#
鸦片战争后,随
- 北洋政府鼓励忽和保护工商业的法令有()。“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新“四大发明”首次集体亮相。其中被誉
- 最早强调劳资关系的立法是()。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1947年,中共决定以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政策代替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其主要原因是()晚清的《公司律》
南京临时政府的《商业银行则例》
- 国民政府时期外资银行发展的特点()。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三大改造期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最早强调劳资关系的立法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诸国在华经济势力中日本在华经济的势力的变化又
- 古代钱庄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是()。唐代许多官员开设邸店,不得入市”,这说明了()19世纪末,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这一时期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状况是()。鸦片战争前的一段时
- 北洋政府时期外国银行特点为()。古代钱庄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是()。新设立有29家外商银行,其中以日、美资本居多#
多中外合办银行,如中法实业银行、中华汇业银行、中华懋业银行#
这些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分布范围十分
- 近代钱庄的发展状况是()。清末新政中颁布了有关工商业章程和法令,1903年颁布具有近代中国公司法意义的()鸦片战争后,钱庄发展很快,其数量与资本额有大幅度增长#
除了传统业务,钱庄开始使用汇票、庄票。钱庄在口岸
- 票号兴盛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列强攫取对华资本输出特权的条约是()太平天国起义后,清政府开始利用票号为其汇兑经、协饷,使得票号与清政府的关系非常密切#
太平天国战争后,清政府经常向票号借贷,有时地方政府地方
- 钱庄的兴盛和衰落()。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②农村商品开始交流到城市市场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④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用
- 勒加(工)银而立。下列直接反映了该碑刻包含的历史信息是()。①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②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兴起于苏州③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劳资斗争④中国早期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开展斗争“基督教的理想是
- 19世纪60年代以前掌管国家财权的机构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分别探索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二者是最根本的相同点是()隋唐时期实行的租庸调制,“庸”的作用是()。《南京条约》条款未
- 全国经济委员会的职能是()。晚清新政时期经济立法的初步尝试体现为()。抗日根据地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打土豪筹款、捐款、农业税、山林税、()等。1931年10月于行政院下设立筹备处,1933年9月正式成立,改隶国民
-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设立过的经济部门有()。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商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指出:“经济现代化是一个可能停滞、中断或倒退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哪一时期的经
- 近代城市基础建设是指()。供水排水#
环境清洁#
能源#
交通运输#
邮电通讯#
- 近代经济立法的演进的过程()。选择下列关于金融市场正确的说法()。经济政策转变的开始,洋务派的“自强新政”标志着以农立国、辅以工商的传统经济政策转变的开始。#
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
北洋政府保护工商业的法令#
- 清政府新政期间的立法分类为()。拥有最大海外群体的是()综合性法规#
行业性管理法规#
奖励性法规#
行业组织性法规#
教育性法规#A、法国
B、印度
C、以色列
D、英国#
- 近代城市人口增长的原因()。甲午战争前西方列强在华下列行业中投资最少的是()阻碍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是()人口的自然增长#
市区周边人口的划入#
人口的迁入#
国内移民#
国外移民#金融业
机器制造业#
航
- 初掌管对外通商和交涉事务,并兼管对外贸易和海关税务。后职掌逐渐扩展,凡有关洋务的铁路、电报、关税、矿务、海军、制造、文教、内政各个方面,都由其掌管。这个部门是()。关于我国古代原始农业产生原因的说法,正确
- 近代城市功能区划分为()。明朝张翰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二”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
- 晚清新政时期经济立法的初步尝试体现为()。从1902年到1911年,清政府拟定的经济法律、法规、章程、则例、办法约有68项。#
保障商人权益的综合性法规《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
行业管理方面的法规,包括
- 天津在近代成为北方重要的金融中心是因为()。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城市的兴起是因为()。天津金融业的发展规模在当时位居第二#
对外贸易繁荣#
工商业发达#
交通通讯便捷#
天津人聪明因工业发展而盛#
因优越的地理
- 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握财货交易,辨其真伪轻重。”这主要说明了唐朝()。下列农作物,在我国得以普遍种植的先后顺序是()①蚕桑②茶叶③棉花④甘薯我国在制订“二五计划”的目标时,比较水力筒车与脚踏翻车的进步
- 清朝前期的内务府负责的是()。中国古代气候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四个温暖期分别是:()以下哪项不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下表是1913——1938年英、法、德三国对外出口情况统计表,对表格中信息解读正确
- 晚清工商管理机构的演变经历了的三个阶段是()。清代出现的天下四镇指:()1946年5月4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了()。近代电讯业发展的表现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设立的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
19世纪60年代以前,清
- 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未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所采取的措施有()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为了与世界接轨,清政府设置了一些近代经济管理部门,首先设置的是()。唐朝实行两税法的主要作用是()。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时期()。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是()。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路
- 清朝工部是六部中的最后一部,其总责是()。制定造作之政策#
管理工程经费使用#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机器制造工程#
- 内务府掌管皇室事务的机构,其管辖范围是()。我国计划体制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受益于科技革新力量的推动,一批又一批新兴产业总能在战胜重大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孕育和成长,并以其特有生命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
- 通商口岸率先向早期现代化城市转型的原因是()。1930年以后,列强在华势力呈现出的新特点是()。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特点呈现离散性是指()通商贸易的推动#
金融业对城市发展的促进#
新式交通运输业的兴起#
通商口岸
- 同全国各地的银行、钱庄等组成了关系密切的金融网,并同伦敦、纽约、柏林、巴黎等世界大城市金融市场相联系的城市是()。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最主要条件是()列强在华总投资结构中()。天津#
上海
西安
- 1840年后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是()。最早强调劳资关系的立法是()。上海#
宁波#
福州#
广州#
南京晚清的《公司律》
南京临时政府的《商业银行则例》
北洋政府时期的《公司条例》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工厂法》#
南
- 被引进中国的新式交通设备与工具是()。明清两代由于人地矛盾突出,人口迁移表现形式为:()日本帝国主义设在北平的“北支开发会社”隶属于()水上运输工具#
铁路设备#
轮船#
汽车
高速公路A、向海外移民
B、向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