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其数额高达()。“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清朝
- 1948年11月,陈云提出了“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的城市接管原则,当时接管的城市是()。日本对东北进行殖民侵略的两大机构之一,“满铁”的全称是()20世纪初,中国超过100万人口的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市是(
-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人民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实行的政策是()。“科学管理之父”泰勒(1856—1915)认为通过科学管理可以将雇员的高工资和雇主的高利润低成本同时达到。为此,他反对雇主凭经验进行管理、雇员凭经验进行
-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税收中丧失殆尽的税种是()。战国时期经济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农业税
工商税
盐税
关税#A.各诸侯国争霸需要而注重生产
B.农民的地位比奴隶有所提高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出现庞大的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分布从北重南轻到南重北轻的转折点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快速发展的工业是()。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时期()。康熙年间大力推行鼓励垦荒
- 20世纪30年代,阎锡山在山西推行的农村改良运动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指()近代工矿冶金业的变化是()。乡村建设运动
平民教育运动
土地村有方案#
互助合作运动A、农业合作化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学
-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所实施的反通货膨胀政策效果不大,其主要原因是()。新中国工业化进程开始时的主要特点是()东西方文明交往,有轨迹可录的是汉代开辟的()。政府严重腐败#
政府大量举借外债
外汇黑市猖獗
政
- 抗战初期,国际友人埃德加•斯诺夫妇发起的支援抗战的运动是()。有同学以“改变时空的发明”为标题,绘制一张表格,列出交通运输、电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成果。下表中比较全面反映主题内容的一组是()在东
- 上述币制改革推行仅9个月,即告破产。其根本原因是()。牛耕出现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并不普遍。下列为牛耕的普遍推广提供了可能的技术革新是:()唐代诗人姚合诗曰:“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 1840年以前,中国传统市场最大宗的商品主要是粮食和()。传统农业较之原始农业,以下哪种论述是错误的。()1840年后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是()。土布A、使用畜力牵引
B、使用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
C、精耕细作
D、抛荒
-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形态。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东西方传统社会中的表现是截然不同的。在西方它们主要体现为一种()的关系。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
- 1937年,国民政府在武汉成立了“四行联合办事总处”,负责对财政金融事业进行垄断和控制。“四行”包括()。赵过是汉代著名的农学家他发明了()。①耧车②代田法③曲辕梨④筒车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
- 1948年8月,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发行的是()。1956-1966年,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探索有()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③中共“八大”的召开④“大跃进”和人民
- 生产三要素包括劳动能力、劳动工具和()。以下哪种土地所有制是我国传统社会最主要的形式()1896年张謇以状元的身份,在通州创办了大生纱厂。他与“学而优则仕”传统道路告别的社会背景是()。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十
- 鸦片贸易对近代中国经济造成的重要危害有()。以下那句话不是对鸦片战争后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正确描述:()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最早启动资金大多来自于()下列工程说法正确的是()。票号的别名是()。银贵
- 中国近代银行业中的“南三行”是()。影响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民国北京政府维持其统治的重要经济支柱是()1943-1945年私人资本衰落的最根本原因是()浙江兴业银行#
浙江铁路兴业银行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四明
- 经济学的精髓是()问题,在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人们普遍认为欲富恶贫是人之本性、求富避贫是在人的本性驱动下的行为。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上表说明1920—1936年间()经济效益A.民族企业
- 其中()是家庭活动的基础。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近代外国银行在中国的优势()。古代钱庄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是()。《马关条
- 抗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严重衰退,其根本原因是()。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最主要条件是()历史记载:洛阳有丰都、大同和通远三市。“市四壁有四百余店,招致商旅,主要是因为这两种税法()清
- 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流通。对此理解,陈云提出了“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先接后分”的城市接管原则,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生产关系,#
不满足于经济权益的一般竞争,而是要求瓜分中国,建立自己的殖民地#地位微小#
中国外资占全世界
- 近代中国有三大铁路干线,一是京广线、二是陇海线、三是()线。下列农作物,在我国得以普遍种植的先后顺序是()①蚕桑②茶叶③棉花④甘薯1896年张謇以状元的身份,在通州创办了大生纱厂。他与“学而优则仕”传统道路告别的
- 同业拆借是近现代()之间相互拆借资金“头寸”的一种融资行为。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对世界经济发展周期研究成果如下。对经济高峰③出现贡献最大的国家是() ①美国 ②德国 ③英国
- 在漫长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国人把西方称()西方人把中国人叫做远东。《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这里将“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
- 海关是国家政权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监督进出口商品合法进出国境和征收关税的()机构。苏州碑刻博物馆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户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下列直接反映了该碑
- 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是()。以下哪项不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村实行()分配制度民间主导型工业化存在诸多问题()。民国初年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资本主义工商
- 中国资本主我的萌芽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①铁农具的使用②牛耕的运用③水利灌溉的发展④封建制度的确立开创我国古代黄金与铜钱并列的复本位货币制度的货币是:()“工业革命的实
- 东西方文明交往,有轨迹可录的是汉代开辟的()。近代中国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和大陆银行四家在北方著名的私营银行合称()农业之路
工业之路
丝绸之路#
经济之路南四行
东四行#
北四行
西四行
- 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或资金来源看;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性质的工矿交通业包括外国资本企业、国家资本企业和()三种。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
- 中国经济重心的东南移肇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19世纪中国进口主要由哪三项构成?()在西方机器纺织品潮水般涌入中国市场的压力下,使小农经济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这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特点。()1935年10月,由中央银
- 票号是一种旧式的()票号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异地之间的商业汇总的需要。唐朝时创制的灌溉工具是()同全国各地的银行、钱庄等组成了关系密切的金融网,并同伦敦、纽约、柏林、巴黎等世界大城市金融市场相联系的城市是
- 近代中国政府向外国的借款有()。南京民国政府时期工业的分布是()。1895年的俄法借款,4亿法郎#
1896年的英德借款,1600万英镑#
1898年的英德续借款,1600万英镑#
1913年的袁世凯政府向英德法俄日的善后大借款,2500
- 外国在华的直接投资结构为()。在中国古代财政支出中,占前三位支出的是:()1878年,朱其昂在天津创办的面粉企业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传统经济部门主要是指()企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
企业整体集中在金融、商贸
- 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时期()。《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课题组指出:“事实上,以人均GDP、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等三个指标来比较,2002年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水平只是美国1892年的水平。”
- 中国在世界资本输出市场中的地位是()。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最主要条件是()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49年一1952年各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
- 主要表现之一是间接()1873-1936年间,在进口商品中,消费资料的进口比重远大于生产资料的进口比重#
1873年,消费资料占进口总值的91.9%#
1910年,随着国内工业的发展,生产资料比重有所上升#
总的来看,进口以消费资料为
- 京杭大运河沿岸出现了许多山陕会馆。下列对这一历史现象解释正确的是()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英国提倡自由贸易并非是受经济学启发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谋利的行善之举。当时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基于()以袁世
- 外国在华投资的地理分布是()。清朝政府创办的民用企业为()。最早强调劳资关系的立法是()。洪仁玕在其《资政新编》主张建立和健全法制,属于()集中在沿海地区#
利用特权修建的铁路沿线#
甲午战争前,半数集中在
- 外国在华投资的国别变动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是国营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经济和()。农产品商品化的区域差别()。19世纪,四强:英、德、俄、法#
一战前,六强:英、德、俄、法、日、
- 外资在华对运输业的投资高潮是()。1897-1898,攫取路权不下1.4万公里#
1911-1914,攫取的路权达1.8万公里#
1935-938,攫取路权达7000公里#
1930年后,外资开始投资船运企业
美德日开始投资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