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积极争夺世界初级产品市场,在出口方面与中国展开激烈竞争的产品是()经济近代化有不同模式,人口只有两三千万,乾隆年间增至三亿多,导致人口猛增的主要原因是()。外国银行在华的业务是()。创办塘
- 《共同纲领》规定:“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读1789—1900年美国专利技术增长情况表,由此得出史论一致的是()东西方文明交往,有轨迹可录的是汉代开辟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贸易
- 从国家或地主手中租入土地,然后进行生产投资,采用雇工形式进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旧式富农经济
新式地主经济
新式富农经济#
- 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特点呈现离散性是指()《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握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这主要说明了唐朝()。口号代表一种精神、一种希望。口号的
- 资本主义经济是()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政府由于接收了大量敌伪资产,国家垄断金融体系迅速膨胀,并在国民经济要害部门占据了垄断地位#
据1946年6月的一项统计,仅“四行两局”的分支机构已
- 1899年,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照会的国家是()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
- 帝国主义资本和官僚资本转到人民手中,变成全民的国家财产,大大的加强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出现于()19世纪50年代初期,清政府为搜刮民财,新辟税收项
-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商”的含义是()A.取消一切商业经济活动
B.限制与外国贸易往来
C.限制私人商业经济活动#
D.一切商品均实行专卖
- 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论
- 甲午战后西方列强在获得铁路修筑权的同时,主要是为了攫取铁路沿线地区的()商鞅变法中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内容是()。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②统一度量衡③废分封,行县制④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下表是1913——193
- 买办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的,最初是指产生那些被外国洋行雇佣的()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要求在华日资企业不得从日本本土获得资本,必须从中国攫取资本。这种政策被称为()。为了消灭封建土
- 1947年2月,国民党政府发布“紧急经济措施法案”,公然在物价暴涨形势下对职工工资进行限制,发布()作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要表现的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有()①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的个体生产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
- 民国北京政府维持其统治的重要经济支柱是()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复习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该诗反应的现象是()近代中国的租佃制有下列形式()。举借外债#
发展
- 资本帝国主义对农村经济的掠夺,其中方法之一就是通过不等价交换,控制中国农业市场,具体内容即()近代城市基础建设是指()。近代世界市场上金银比价剧烈波动,导致白银价格下跌,主要是由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普遍实行
- 在东北地区,关东银行和长城银行分别于1948年和1949年并入()1930年以后,列强在华势力呈现出的新特点是()。上述币制改革推行仅9个月,即告破产。其根本原因是()。1942年11月以后,国民党政府有以统制物价为名,对工
-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贸易突飞猛进的增长。外国机器棉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进口()能够反映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形成的历史现象是()美国学者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
- 1831年以后,积极怂恿和鼓励鸦片贩子向中国输入鸦片并采取大量生产、廉价推销的政策的公司是()生丝也是中国的大宗出口商品,但在亚洲不同国家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中主要竞争者是()东印度公司#
南印度公司
西印
- 抗日根据地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打土豪筹款、捐款、农业税、山林税、()等。古代钱庄的功能是()。庚子赔款几乎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向外国帝国主义赔偿白银()工商税#
办公
军费
社会救济办理放款、存款#
签发银钱
- 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下列各项史料中,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
- 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这说明当时该地()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洋务运动“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诸国在华经济势力中日本在华经济的势力的变化又是最大的,主要表现之一是直接()把各郡国应纳贡物及运费,按当地市价折合为一定数量土特产交由均输官销售,这种制度被称为:()依下表《1820---193
- 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
- 清政府在求强的思想指导下,于1861年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军事企业()明清时期,经济领域里的“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的现象,产生的最突出后果是()江南制造局
福州船政局
安庆内军械所#
天津机器局A.促进了农业
-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是殖民地形态的对外贸易结构。其中,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活动中存在着典型的()人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
- 大量进口工业品或其他附加价值大的商品,而大量出口价格低廉的农副产品,导致严重的对外贸易()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重要的会议。这两次会议()电讯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诸国在华经济势力中日本在华经济的势力的变化又是最大的,主要表现之一是间接()“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
- 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大量从事政治性贷款活动,其目的主要是控制清政府的()明清是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这一转型主要体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历先后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
- 在解放区,除农业税外,还征收()王安石变法时所设立的市易务,其主要职责是()1956-1966年,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探索有()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③中
- 日本对东北进行殖民侵略的两大机构之一,“满铁”的全称是()下面是《大公报》一则征婚广告:“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可能出现在()北满铁道株式会社
满洲铁道开拓
- 使小农经济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而不敢怠倦者,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通过以上材料可以看出()。①小农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②农民必须起早贪黑,小农劳动强度大,生活极其艰辛④小农经济始
- 在西方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之前中国并不存在()清朝实行“更名田”和“摊丁入亩”,其共同作用是①缓和了阶级矛盾②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③调整了生产关系④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是()。现代
- 1935年10月,由中央银行出资1000万元在上海成立()机构,独立会计,设立信托、储蓄、保险、购料。北洋政府时期外国银行特点为()。中国信托局
上海信托局
中央信托局#
国民政府信托局新设立有29家外商银行,其中以日、
- 这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把渤海湾看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的()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城市的兴起是因为()。我国近代进口商品结构是()。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经济掠夺政策制定者主要是日本最高当局、关东军和()美国
沙俄#
- 根据地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主要采取措施是,组织起来,解决劳动力和耕畜缺乏的问题;大量开垦地;还有()洋务运动“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引文中的“贵局”应该
- 抗战期间,根据战时工业发展方针,做出了建立重工业和开发矿产,充实电力事业等战略决策。战时工业()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带有应对白银外流的因素。诱使白银外流的国家是()。“以民用工业为中心”
“以军需工业为中心”#
- 即国家税收和()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多数情
- 资本主义必然促进和强化世界范围的分工,为资本主义在新的环境中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下列各项符合史实的是()以下哪个不是新式富农的特点。()右图是某同学在网上查阅资料时发现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营业执
- 近代外国列强对华贸易不断扩大,使中国日益深深地被卷入世界市场之中,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1840年后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是()。清朝前期的内务府负责的是()。1948年8月,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发布政府
-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途径有()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长期如吾土,顷晨入市,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
-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以所谓“非常时期”为由,实行经济统制政策,实施经济统制主要采取方法()以下哪项不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计划制度
统一配给
统购统销#
共同负担成本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资本主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