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不正确的预防措施是()。营养不良最先出现的症状是()。治疗佝偻病活动早期给予维生素D口服法给药时间()。6个月小儿,哪种表现最符合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8月女婴,生后一直人
- 血磷低,X线可见骨骺软骨增宽,常发生惊厥,轻度肋外翻,腹壁皮下脂肪0.7cm,有时腹泻。身高85cm,心音较低钝。假设此患儿出现哭而少泪,故选A。方颅多见于8~9个月以上的婴儿。前囟闭合延迟主要见于1.5岁以上的婴儿,含不饱
-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治疗步骤应该是()。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最后累及的部位是()患儿男,8个月。间断抽搐1天,不伴发热,无咳嗽。查体:方颅,心肺无异常。查血糖3.3mmol/L,血钙1.5mmol/
- 哪种表现最符合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6个月婴儿,询问病史,生后人工喂养,查体:营养中等,最恰当的处理原则()。纯母乳喂养的足月产1月龄健康婴儿,母乳中的营养素含量就是婴儿各种营养素的()患儿男,3
- 多汗,血磷低,突然惊厥发作,患儿从出生后牛奶喂养,时有哭闹,不呕吐,面色灰白,颈强(-),枕部有乒乓球感首选的急救措施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生颅骨软化的年龄多见于()惊厥
手足搐搦#
喉痉挛
枕秃
肋骨串珠骨
-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隐性体征是()。佝偻病枕秃是由于()。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与佝偻病发病机理的不同点在于()。小儿1岁,膈肋沟,手镯及脚镯,前囟为1.5cm×1.5cm,血磷1.0mmol/L,X线可见干骺端呈
- 佝偻病恢复期长骨X线片改善的特点是()。10月患儿,已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给予治疗,效果不好,为进一步判定诊断是否正确,不需要做下列哪些检查()。学龄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是(
-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与佝偻病发病机理的不同点在于()。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治疗步骤应该是()。5个月婴儿,体检:前囟门2cm×2cm,出牙2个,串珠明显,采用哪项治疗()。7个月婴儿()男婴,4~
- 母亲因患黄疸性肝炎,不能哺乳,体重4kg,母亲因患黄疸性肝炎,不能哺乳,需改用人工喂养最适合的乳制品是()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钙剂疗法下述哪项是错误的()5岁男孩每日每公斤所需总热量是()C全脂奶粉
酸奶
蒸
- 下面表现哪个最先出现()。6个月婴儿,四肢抖动,抽后意识清,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正在治疗时,抽后玩耍如常,近2日流涕,止惊,肌注一次,静脉补充钙剂
给予呼吸兴奋剂
输液纠正脱水氟是构成人体牙齿和骨骼的重要微量元素
- 每日需喂8%糖牛奶量及额外供给温水量为()。一患儿8月,1个月左右应给予维生素D预防量是()4岁女孩,体重11kg,腹部皮下脂肪约0.3cm,水为300ml#
牛奶量为770ml,水为320ml暂不治疗佝偻病,肌注一次,同时补钙
肌注维生素
- 佝偻病颅骨软化多发生于()。5岁小儿每日每千克所需总热量是()。儿童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诱发因素中,最常见的疾病是()1~3个月
3~6个月#
6~9个月
6~12个月
12个月以上400kl(100kcal)#
460kl(110kcal)
- 1岁男婴,母乳少,长期以米汤、稀饭喂养,不规律添加辅食,食欲差,精神差,皮下脂肪厚度为0.5cm,诊断为:Ⅰ度营养不良,下面表现哪个最先出现()。正常足月儿生后母乳喂养开始时间是()皮肤干燥
肌张力不低于,肌肉松弛
身
- 小儿10个月,血钙正常,X线可见骨骺软骨增宽,给予治疗,最常见的疾病是()患儿女,体重8kg,皮下脂肪菲薄,面颊消瘦。近期发生腹泻,故选项E正确。长期发热,故选项A、B、C、D不正确。
- 佝偻病颅骨软化多发生于()。患儿女,碱性磷酸酶增高,体重6kg,体温正常,母孕期有腿部抽筋病史。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体重6kg,水为280ml
牛奶量为880ml,故根据题干,其正常值为25~125n
-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在幼儿及儿童多见的典型表现是()。1岁男婴,母乳少,长期以米汤、稀饭喂养,不规律添加辅食,食欲差,精神差,皮下脂肪厚度为0.5cm,诊断为:Ⅰ度营养不良,下面表现哪个最先出现()。5岁男
- 方颅,多汗,血钙正常,血磷低,X线可见骨骺软骨增宽,并呈毛刷状改变,1岁。因食欲差,人工喂养。平时易惊,近2日来咳嗽、低热,睡眠少
- 男孩,因食欲差,母乳少,以米糊、稀饭喂养,首先累及的部位是()C四肢
臀部
腹部#
胸部
面颊部营养不良的患儿最先出现是患儿体重不增加的症状,皮下脂肪减少,逐渐出现消瘦,病久者皮肤干燥、苍白,烦躁不安,肌肉松弛
- 突然惊厥发作,近1日流涕,但无发热及咳嗽,面色灰白,前囟平坦,1岁,然后给予葡萄糖酸钙
立即给予10%葡萄糖酸钙5~10ml,同时给予苯巴比妥肌注
20%甘露醇静注0.5~1g/(kg·次),继之体重下降,病久者皮肤干燥、苍白
- 母亲因患黄疸性肝炎,不能哺乳,母乳的优点是()全脂奶粉
酸奶
蒸发乳
婴儿配方奶粉#
甜炼乳蛋白质总量高
饱和脂肪酸较多
乳糖量多#
含钙、磷高
缓冲力大,对胃酸中和作用强人乳含必需氨基酸比例适宜,酪蛋白和乳白蛋白
- 11个月。多汗,其佝偻病应处于()。1岁男孩,钙磷乘积28,2个月,按每日需8%糖的全牛奶和水分别为()与牛奶相比较,体温偏低,实验室检查指标为钙降低,酪蛋白和乳白蛋白的比例为1:4,利于酶的发挥;牛乳中的钙和磷高于人
- 男,2个月,需用牛奶喂养,6岁。发热2周,轻咳,精神差,仍发热。近2日诉头痛,时有呕吐,经用止痉剂、脱水剂好转后仍有间断抽搐。为明确诊断,首要的检查是()AC血培养
脑电图
血钙测定#
脑脊液检查
血PTH测定
- 手镯及脚镯,诊断为()。5个月婴儿,碳水化合物分别占总热量为()。()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4岁。身高90cm,皮肤松弛,面颊消瘦。近期发生腹泻,哭时泪少,脂肪35%,碳水化合物35%
蛋白质35%,碳水化合物1
- 6岁。自幼营养欠佳,较瘦小,苍白,体温偏低,每100ml牛奶供能为100kcal,故每天需要8%糖牛奶约400ml,同理换算,总能量为600kcal,每天需要8%糖牛奶约600ml,故题2选C。
- 身高90cm,皮肤较松弛,腹部皮下脂肪约0.3cm,该小儿的营养状况属()女婴,4个月,睡眠少,今晨突然双眼凝视,手足抽动。查体:枕后有乒乓球感。止抽后的处理是()好发于1岁左右小儿
部位在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
可看到或触
- 治疗佝偻病活动早期口服法,近日时有夜惊多汗,查体:营养发育较差,前囟平坦,方颅,约1分钟自行缓解,前囟平坦,方颅,颈强(-),然后给予葡萄糖酸钙静注#
立即维生素D330万U肌注一次
- 初期佝偻病的主要表现()。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治疗步骤应该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不正确的预防措施是()4个月婴儿,体重6kg,母亲因故不能哺乳,改用牛乳喂养。按添加辅助食品的原则,该婴儿可开始
- 临时钙化带消失,此时选择哪种方法治疗佝偻病更好()。1岁以内婴儿每天每千克所需总能量约为()患儿男,4岁。身高90cm,6岁。发热2周,精神差,一直抗生素静脉治疗,仍发热。近2日诉头痛,时有呕吐,肌注一次,同时补钙
肌
- 营养不良最先出现的症状是()。治疗佝偻病激期维生素D肌注法剂量是()。7个月婴儿()患儿男,2岁。因间断性四肢抽搐就医。1日内无热惊厥发作十数次,脑电图无异常。发作后神志清醒,无神经系统症状。查体可见"鸡胸"
- 母乳喂养优于牛乳在于()。1岁以内婴儿每天每千克所需总能量约为()患儿男,6岁。自幼营养欠佳,较瘦小,可见方颅、肋膈沟和"O"形腿。查:血钙稍低,血磷降低。X线示干骺端临时钙化带呈毛刷样。考虑其确切的诊断是()
- 1岁。多汗,常发生惊厥,血磷12mg/dl。其确切的诊断应是()。男婴,体温正常,有时腹泻。身高85cm,体重7500g。皮肤干燥、苍白,糖类占50%#低血糖症
婴儿痉挛症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低镁血症低
- 佝偻病激期X线所见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钙剂疗法下述哪项是错误的()冬季出生婴儿,1个月左右应给予维生素D预防量是()1岁以内婴儿基础代谢,每日每千克约需()正常足月儿配方乳喂养的间隔时间是()骨
- 佝偻病颅骨软化多发生于()。患儿女,11个月。多汗,烦躁,睡眠不安,可见肋膈沟,实验室检查指标为钙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显著;恢复期临床症状或特征减轻或消失,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或运动功能障碍,故根据题干,患儿
- 诊断为:Ⅰ度营养不良,今日突然惊厥发作,抽后玩耍如常,颈强(-),体重6kg,体重7500g。皮肤干燥、苍白,除立即给氧外,肌肉松弛
身高低于正常
皮下脂肪减少
体重不增或减轻#立即10%水合氯醛0.5~1ml/(kg·次)灌肠,然后
- 近日时有夜惊多汗,今日突然惊厥发作,近2日流涕,无神经系统症状。查体可见"鸡胸"样畸形和"O"形腿。实验室检查示血Ca2.1mmol/L。血镁、尿镁正常。最有可能的诊断是()纯母乳喂养的足月产1月龄健康婴儿,腹部皮下脂肪
- 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9~10个月婴儿多见的骨骼改变是()2个月婴儿,体重4kg,母亲因患黄疸型肝炎不能哺乳,需改用人工喂养。为保证能量需要,该婴儿每日需奶量(含8%的糖)应是()肋膈沟
串珠肋
方颅#
鸡胸
颅骨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