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下述叙述哪一个恰当()测量某地区样本人口的红细胞数,此指标为()对于一组正态分布的资料,样本含量为n,样本均数为X,标准差为S,该资料的总体均数可信区间为()相对比也称构成比
构成比是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
- 某幼儿园有幼儿300人,在某月内发现腮腺炎患儿4人,则1.33%为()正态分布的有两个参数μ与σ,曲线形状越扁平表明()。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下列哪项描述其集中趋势()。发病率#
患病
- 在下列表示离散趋势的指标中,哪项没有单位(量纲)()。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的比即为()如样本来自某总体,χ2值小于3.84时,样本率来自总体率的概率是()标准差
极差
变异系数#
四分位数间距
方差率
相对比#
- 某社区某年平均人口2万人,肝硬化患者100人,同年死于肝硬化30人,则30%为()。计算潜伏期范围易用()在统计学中,参数的含义是()死亡率
发病率
患病率
病死率#
病别死亡率算术均数
全距#
离均差积和
中位数
变异系
- 某病采用新法治疗,虽不能治愈但可延长生命,则发病率和患病率哪个变化是恰当的()某区急性传染病发生数的比重在全市最低,则()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发病率增加
患病率增加#
发病率减少
患病率减少
B+C可将此比重
- 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是()甲乙两文中,查到同类研究的两个率比较的四格表资料,其χ检验,甲文χ2>χ20.01(1),乙文χ2>χ20.05(1),可认为()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计数资料
计量资料
等级
- 两个样本的构成比(实际频数分别为25/80和60/75)作差别的假设检验有可比性时()。下述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2.58S包括变量值的()可作X检验#
看不出能否作X检验
不可作X检验
只能作X检验
可作X连续性资料
- 某医师用A药治疗9例患者,治愈7人,用B药治疗10例患者,治愈1人,比较两药疗效时,最适当方法为()以儿童为主的传染病,病人年龄分布的集中位置偏向年龄小的一侧,称为()。用线段的升降表达事物的动态(差值)变化的统计
- 平均数表示一组性质相同变量值的()。变异系数表示()下列哪项描述不是正态分布的特征()精密水平
分布情况
集中趋势#
离散趋势
变化范围变异数
对称分布
集中趋势
相对变异#
平均水平曲线位于横轴上方均数处最高
- 直条图可用于()已知2500个正常人血压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计算出样本均值和标准误s,求出区间(-t0.05,ν′S;+t0.05,ν′S),该区间所代表的含义是()适用于用算术均数反映其平均水平的资料应服从什么分布()某现象的
- 下述叙述哪一个恰当()总体应该由()。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项是不正确的()相对比也称构成比
构成比是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构成比又称频率指标
率是反映某现象发生的强度#
当样本量较小时,
- 用于描述变异程度的指标为()表示资料频数分布时应选用()样本是总体的()标准差#
样本均数
几何均数
总体均数
中位数A.直条图B.直方图C.构成图D.线图E.圆图有价值的部分
有意义的部分
有代表性的部分#
任意一部
- 对于统计表的制作,叙述恰当的为()四分位数间距()。对于一组经对数变换后亦不服从正态分布的偏态分布资料描述该组的集中趋势应选用()表中应只有顶线与底线
横标目在表的左侧,纵标目在表的上行#
横标目在表的上
- 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的指标应选用()甲乙两文中,查到同类研究的两个率比较的四格表资料,其χ检验,甲文χ2>χ20.01(1),乙文χ2>χ20.05(1),可认为()有8个某种传染病患者,他们的潜伏期分别为5、2、21、8、12、15
- 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是()标准化法中,预期死亡数的计算方法为()四个百分率作比较,有1个理论数小于5、大于1,其他都大于5,则()计数资料
计量资料
等级资料
样本来自正态总体
两个或两个以上均数的比较,且样本来自
- 用于描述变异程度的指标为()构成比指()。下列哪项不是四分位数间距的特点()标准差#
样本均数
几何均数
总体均数
中位数反映事物发生的强度
两个有关非同类事物的数量之比
反映了某一事物内部各部分与全部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