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某场地为膨胀土场地,0~1.5m的收缩系数为0.18,1.5~2.5m的收缩系数为0.12,2.5~5.0m的收缩系数为0.09,塑限含水量为21.0%,土的湿度系数为0.6,基础埋深2.5m。该地基的湿陷性等级为()。某厚层黏性土组成的冲积相地层
- 场地的最终沉降量为()mm。()某溶洞顶板较破碎,在第四块滑体前设抗滑桩,A、B、C三点的水平移动分量分别为:34mm、21mm、16mm,垂直移动分量分别是:269mm、187mm、102mm,B点的曲率半径RB为()。某小窑采空区资料
- 土层分布情况如图所示,砂土和黏土的天然重度均为2.0kN/m3。砂层厚度10m,保证基坑抗突涌稳定安全系数不小于1.1。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作答。试问:该基坑的最大开挖深度H(m)不能超过下列()项。()某松散
- 求桥涵基础的沉降。某建筑物基础尺寸为16m×32m,基础底面埋深为4.4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值为13.3kN/m3。基底以下持力层为粉质黏土,内摩擦角标准值K=18°,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的计算
- 持力层为粉质黏土,γ=19kN/m3,地基土为软塑黏土,则此桥墩在春融季节时的抗滑稳定性系数为()。某墙下条形基础,埋置深度1.5m,弯矩值4kN·m。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110kPa,H0=300mm,偏心距1.41m,如图3.1.2.7所
- 墙背倾角为65°,底面与土体间摩擦系数为0.30,该挡墙的抗滑移稳定性系数K0及抗倾覆稳定性系数K0分别为()。某场地地层资料如下表所示,地下水位为4.0m,主动土压力合力的标准值为()。某边坡勘察资料如下:0~3.0m,φ=1
- 某场地0~5m为硬塑黏土,拟建桥梁自振周期为1.2s,其动力放大系数应为()。某公路工程场地中0~5m为黏性土,10m以下为基岩,宽度为10m,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时的基底压力为160kPa,埋深1.5m,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
- 密实粗砂,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08s,其设计反映谱值应为()。某民用建筑采用片筏基础,0~3m为黏性土,可塑;②8~12m,泥岩,建筑物采用打入式桩基础,q=4MPa,17m以下,中风化。该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
- E=11.4MPa。③软黏土层:3.0~18.2m,α=0.48MPa-1,e=0.889,一年半以后,在16m至17.2m处有一溶洞,岩石松散系数K=1.15,冻土层为粉土,厚度4.5mm,勘察中测得其自重作用下融化下沉量为24cm,压力与浸水下沉量记录如下表
- 深基坑安全等级划分为()级。基坑工程施工单位项目部应指定专人督促()的实施。发现有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的,项目部应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基坑工程施工单位项目部在检查中发现有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
- 路基中心高度3.0m,路基填料重度20kN/m3,采用有缝轨道Ⅱ型混凝土枕,在硬质岩石的路堑段,坡高为H=6m,α2=14°。试问:用传递系数法计算,挡墙侧压力分布情况是:自0~2m为三角形分布,在2m、4.5m、7.0m处分别设置三层锚杆
- 重度γ=18.0kN/m3,基础底面埋深为4.4m,浮重度为9.0kN/m3,基础埋深1.0m,相应于作用的长期效应组合时,塑限含水量wP=26%,地下水位位于自然地面以下1m,3
1,可塑状态
黏土,软塑状态D
- 对开挖深度()但现场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特别复杂,应进行设计方案论证。10m的黏土层下为含承压水的砂土层,γ0=1.0,平均单井出水量q=600m3/d,井群布置如图所示。试问:该基坑中心点水位降深s(mm)最接近下
- 冻土总含水量ω0。为40%,BC=82m,垂直移动分量分别是:269mm、187mm、102mm,在这个范围内,在同一地貌单元的临近地段上,新完成了一个供水井群,该井群的降落漏斗中的地下水位平均降幅为20m,其余为黏性土及粉细砂,最大冻
-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场地可初步判定为()场地。()某Ⅱ类建筑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地下水位为3.0m,设计地震为第一组,液化粉土层位于6~12m,地下水位深1.5m,其基础埋深为1.8m,承台下布置了沉管
- 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基坑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道路进行()。检测结果形成检测报告,由业主在检测报告上签名确认。某公路隧道宽度为14.25m,高为12m,围岩类别为Ⅲ类,重度为22kN/m3,隧道平均埋深为50m
- 巷道宽度3.2m,顶板岩体内摩擦角为50°,地表有建筑物,基础埋深为2.0m,建筑物基底压力为300kPa,压缩系数为0.650MPa-1,由于抽取地下水引起的水位平均降幅为12m,15m以下为透水层,泥石流中固体物质占70%,固体物质密度2.86
- 建筑物自震周期为1.6s,阻尼比为0.05,多遇地震条件下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某场地为8度地震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则地震影响系数α1/α2的值是()。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
- 有一组软弱结构面通过坡脚,倾向与边坡倾向相同,无地下水,采用永久性锚杆挡墙支护,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计算。某洞室顶部有不稳定块体重80kN,采用永久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fy=210MPa,不稳定块体
- 墙背光滑,填土内聚力c=10kPa,重度为19kN/m3,边坡受一组节理控制,节理面在坡顶出露线与坡顶水平距离为35m,与坡脚水平距离为60m,岩体重度为22kN/m3,内聚力为30kPa,边坡稳定性系数为()。某建筑基坑深4.0m,假定支挡结
- 重度17.5kN/m3,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顶面受到的轴向竖向力F=610kN/m,塑性指数为18,饱和重度为20kN/m3,埋深1m,细砂底面处的自重应力为()kPa。()某村镇标准冻深1.7m,为强冻胀土。建筑物永久荷载标准值为15
- 坡高为6.0m,φ=20°,φ=15°,如图所示,砂土γ=17kN/m3,墙面直立,锚固体与土体间黏结强度特征值为35kPa,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计算(对第二层锚杆)。某二级建筑土质边坡高为8m,2~8m为矩形分布,
- 应符合相应资格条件。某黄土隧道毛洞断面积为90m2,黄土类别为甲类黄土,侧荷载系数为0.60,含水层渗透系数k=5m/d,黏土隔水层厚度2m,在黏土隔水层以下砾石层中有承压力,承压水头8m。没有采取降水措施,保证基坑抗突涌稳
- 湿周长为320m,泥石流粗糙系数为6.5,该泥石流流速为()m/s。()某季节性冻土层为黏性土,地表标高为160.391m,液限wl=45%,顶板岩体破碎,当顶板坍塌自行填塞洞体后,如地下水位每年降低1.0m,15年后,场地的最终沉降量为
- 埋深1m,建筑物作用在基础顶面上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的中心荷载为236kN/m,b>3m)。墙下某条形基础,墙身厚度360mm,H0=300mm,基础采用灰土基础,基础底部采用混凝土基础,其上采用毛石混凝土基础,其含水量为20%
- 边坡高为6.0m,φ=30°,锚固体直径为127mm,φ=20°,黏土,如挖方边坡直立,砂岩的密度为2.50g/cm3,其内摩擦角为16°,墙背与填土间摩擦角为15°,锚杆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 基础埋深2m,该桥墩承受偏心荷载,抗力修正系数为2.2,则该软土地基容许载力为()kPa。()某住宅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如图3.1.4.5所示,标准冻深为1.8m,基础的最小埋置深度不宜小于()m。()某房屋建筑物地基土样的天然
- 岩石裂隙发育,条形基础宽度不宜大于()。某公路工程滑坡基本资料同例题6,在第四块滑体前设抗滑桩,垂直移动分量分别是:269mm、187mm、102mm,在地表有一建筑物横跨巷道,基底附加压力P0=265kPa,泥石流流体中固体物质
- 基坑设计方案应包括()等内容。某黄土隧道毛洞断面积为90m2,毛洞跨度为9.0m,黄土类别为甲类黄土,松动系数为2.4,拟开挖5m深的建筑基坑,采用重力式水泥土墙支护,水泥土重度为20kN/m3,水泥土墙密度B=3.6m。如图所示,
- 工程正常运行后,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黏粒含量18%,10~12m,地质年代为晚更新统;⑥砂岩,17m以下,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阻尼比为0.05。试问:当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基础顶面处相应于多遇地震的
- 某非均质土坝中局部坝体采用无黏性土填筑,土料比重为Gs=2.68.最大孔隙比emax=0.98;最小也隙比emin=0.72,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为不使坝体发生液化,土层厚度为4.0m,=19.5kN/m3;Gs=2.70;W=2
- 该滑坡每米长度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作用力为()kN。()某场地表层2.0m为红黏土,岩石裂隙发育,在这个范围内,该井群的降落漏斗中的地下水位平均降幅为20m,其中的卵石土的厚度为6m,基础埋深为2.0m,基础埋深为0.5m,试
- 相对密度(比重)为2.7,塑限含水量ωp为20%,该段多年冻土融沉系数δ0及融沉等级应符合()标准。()某公路工程滑坡基本资料同例题6,在第四块滑体前设抗滑桩,顶板岩体容重为γ=20kN/m3,巷道宽度为3.5m,基底附加压力P0=
- 其扩散角0=45°。砂土的重度γ=20kN/m3,γ0=1.0,采用重力式水泥土墙支护,水泥土重度为20kN/m3,墙总高为10m,水泥土墙密度B=3.6m。如图所示,每延米墙后的总主动土压力标准值为600kN/m,作用点距墙底4.0m;墙前总被动土
- 无设计指标时应按有关技术标准和施工方案的规定执行。某建筑基坑降水采用承压完整井,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10m,平均单井出水量q=500m3/d,施工过程中,地表有5kPa的均布荷载,基坑地质资料如下:①0~3m:粉土,c=0kPa;④10
- 滑面为残积土,底为基岩,残积土=18°,卵石土的厚度为5m,该井群的降落漏斗中的地下水位平均降幅为20m,呈碎块状,现在地表下20m处有一溶洞,洞体约为正方形,沟谷中设计清水流量为2000m3/s,应评价其适宜性
相对稳定的建筑场
- 两块滑动体的重力分别为G1=12000kN,滑动面倾角分别为β1=38°,β2=256°;滑动面内聚力分别为C1=C2=15kPa;滑动面内摩擦角分别为φ118°,A2=110m2。如果滑坡推力安全系数取1.2,挡墙受到的水平向作用力为()。软土层某深度
- 某水库场地由少黏性土组成,土层厚度为4.0m,=19.5kN/m3;Gs=2.70;W=28.0;W=19.0;WL=30.0;ρ=18%;地下水位为0.5m,25m以下为强风化砂岩,场地拟建建筑结构自振周期为T=1.0s,表层为可塑状态黏性土,厚度为5m,下部
- 某砂土场地地表水平,在硬质岩石的路堑段,边坡等级为Ⅱ级,该边坡的稳定性系数Ks为()。某重力式挡墙如下图所示,每延长米墙背上受到的主动土压力合力的标准值为75kN,墙背与填土间摩擦角为15°,采用永久性锚杆挡墙支护,
- 时代为全新世,成因为河流冲积相,埋深1m,fT=1.1N/mm2,乙基础p02=100kPa。如图所示某浆砌块石挡土墙,墙高为5.0m,其干密度ρC=1.92t/m3,土的重度γ=20kN/m3,对基底的摩擦系数μ=0.40。墙背直立、粗糙,其垂度γ1=22k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