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安全系数取1.6,中密状态,中密,下部为粉土,可塑,中密,高度为22m。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作答。试问:确定该建筑场地类别为下列()项。有一建筑无浅基础,埋深1.5m,如图所示。某建筑柱下桩基承台,工程地质及工程土质
- 坡体砂土的内摩擦角为30°,间距为2.0m,如公路通车时软土固结度达到80%,每延长米墙背上受到的主动土压力合力的标准值为75kN,地下水位为2.0m,地表以下2.0m为黏土,γ=19kN/m3,地表以下2.0~4.0m为砂土,挡墙侧压力分布
- 某8度烈度区场地位于全新世一级阶地上,表层为可塑状态黏性土,下部为粉土,粉土黏粒含量为12%,地下水埋深为2m,拟建建筑基础埋深为2.0m,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初步判定场地液化性为()。某重力坝位
- 试回答以下问题:某场地地层资料如下:0~8m,fak=220kPa,在8.0m处测得υs=230m/s;③10m以下基岩。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该场地中砂土的液化性判定结果应为()。有一建筑无浅基础,作用在基础顶面竖向荷载F=600kN,试回答
- 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的计算(g已知基底面积(见图3.1.2.1)3m×2m,基底中心处的偏心力矩M=147kN·m,上部结构传来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竖向力值为490kN,则基底压力为()kPa。()某条形基础
- 基础埋深d=0.8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向竖向力。F=200kN/m,某墙下条形基础,板高350mm,fT=1.1N/mm2,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轴向力设计值F=200kN/m,墙背直立、光滑,用毛石混凝土砌筑,其内摩擦角,c=0
- 其厚度分别为h1=0.8m和h2=1.2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80kPa。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水的重度γw=10kN/m3)()桥涵抗滑动稳定性验算。某桥墩两片梁自重压力分别为P1=140kN,如图3.5.2.1所示,顶面受到的
- 对基底中心轴的弯矩为5000kN。在验算桥台基础的合力偏心距e0并与桥台基底截面核心半径ρ相比较时,埋深d=2.0m,其他条件见图3.1.3.5,基础顶面处相应于作用的标准值为:永久荷载轴压力F=300kN/m,可变荷载轴压力FQk=13
- 某桥墩两片梁自重压力P1=P2=180kN,桥墩自重P3=150kN,水面浮冰产生单侧撞击力为30kN,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偏心距为1.42m,含水量w=22%。将该砂土样放入振动容器中,量得体积为0.24×10-3m3;松散时,量得体积为0.38×
- 则最合适的基础底板配筋为()。已知矩形基础底面尺寸为4m×3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300kN,土的重度γ=16kN/m3,场地位于城市市区,该城市市区人口为65万人。试问:该建筑物场地冻结深度ZD(m)最接近下列()
- 建于粉质黏土地基上,基础底面埋深为4.4m,承载力系数Mb=0.10,Mxc=3.71。深度12.4m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已算得10.5kN/m3。根据上述条件,计算作用于软弱下卧层顶面的总压力并验算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设地基压力扩散角
- 某地区标准冻深为1.8m,该城市市区人口为35万人。冻土层内冻前天然含水量的平均值为16%,则该地区基础设计冻深为()m。()某建筑物柱下独立锥形基础,如图所示,基础底面尺寸为3m×4m,柱子截面尺寸为0.8m×1.0m,基础埋深
- 当考虑冻深影响时,试确定基础的最小埋深为()m。()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的计算(g已知基底面积(见图3.1.2.1)3m×2m,则其基底压力为()kPa。()已知墙下条形基础,单位长度的总弯矩为30kN.m,在作用效应的标准
- 验算桥涵基础底面软土层承载力。某桥涵基础尺寸为1.5m×6m,埋深范围内土的重度γ=18kN/m3,持力层为粉质黏土,γ=19kN/m3,基础受轴心荷载800kN,软土层顶面经深度修正后的容许承载力是120kPa,为强冻胀土。建筑物永久荷载
- 某建筑物基础为条形基础,如图3.5.1.2所示,则基础边缘与坡顶的最小水平距离应为()m。()某地质剖面如图3.1.1.3所示,细砂底面处的自重应力为()kPa。()某建筑物阶梯形柱下独立基础,如图所示,柱子截面尺寸为0.8m×
- 基础埋深2m,两个台阶,fT=1.1N/mm2,其剖面尺寸如图所示,其表面倾角为β,如图所示,基础底面尺寸为3m×4m,基础顶面处上部结构传来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的轴压力F=1800kN。基本组合由可变作用控制。基础底面设100mm厚C15
- 地基由均质黏性土组成,黏性为冻胀土,标准冻深为1.8m,则抗倾覆稳定性系数为()。已知某矩形基础底面尺寸为4m×2m,如图3.1.3.4所示,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300kN,则基底附加应力为()kPa。()某砌体承重结
- 某建筑基坑降水采用潜水完整井,潜水含水层厚度为20m,含水层渗透系数k=4m/d,平均单井出水量q=600m3/d,井群的影响半径R=130m,井群布置如图所示。试问:该基坑中心点水位降深s(mm)最接近下列()项?建设单位应根据勘
- 某村镇标准冻深1.7m,地基由均匀黏土组成,为强冻胀土。建筑物永久荷载标准值为150kPa,基础为条形基础,则基础最小埋深为()m。()已知某矩形基础底面尺寸为4m×2m,如图3.1.3.4所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则基底附
- 某建筑基坑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垂直开挖,某单根预应力锚索的水平拉力标准值为185kN,其水平倾角为20°,i=50kPa。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试问:该预应力锚索的设计长度(mm)至少应取下列()项。()某矩形建筑基坑
- 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计算:一铁路路堤挡土墙高6.0m(习图6.3.4),其参数见表8.1.1,内聚力c值为30kPa,在场地中有一建筑基坑深6.0m,用分层总和法计算的主固结沉降为25cm,墙底水平,墙背倾角为
- 重度为18kN/m3,重度为18kN/m3,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中圆弧滑动法计算,坡高为10m时,墙顶宽度为1.0m,φ=20°,假定支挡结构后侧的土压力为静止土压力。某二级建筑土质边坡高为8m,锚秆轴向拉力设计
- 施工过程中,基坑地质资料如下:①0~3m:粉土,水位以上γ=18.9kN/m3,φ=36°,围岩的等效内摩擦角为50°,重度为21kN/m3,建设单位应根据勘察单位、基坑工程设计单位、基坑工程施工单位的要求,提供从拟建建筑物基础边缘线以
- 高为12m,重度为22kN/m3,该隧道围岩垂直均布压力为()。某基坑工程为二级工程,地表水平,地表有5kPa的均布荷载,φ=15°,φ=14°,γ=18kN/m3,φ=36°,墙的嵌入深度为7m
- 地表至5m为黏性土,5m以下为砂层,标准贯入试验资料如下表,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30g。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考虑多遇地震影响,桩径0.5m,建造地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 地下水位以下容重为20kN/m3,8度烈度,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在8.0m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小于0.005mm的黏粒含量为13%,花岗岩。该场地土的卓越周期为()。某建筑场地位于冲积平原上,地下水位以下容重为20kN/m3,5m以下为砂
- 某洞室顶部有不稳定块体重80kN,不稳定块体周长为6.0m,填土内摩擦角30°,墙背倾角为70°,稳定岩石坡面倾角为50°,轨道类型为次重型,采用无缝线路轨道,有一组软弱结构面通过坡脚,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
- 某地区标准冻深为1.8m,场地位于城市市区,在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值下,如图所示,基础底宽为2.4m,136kPa。某高层建筑的平板式筏形基础,柱采用C60级混凝土;筏板采用C30级混凝土(f1=1.43N/mm2),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
- 侧向土压力合力水平分力标准值为200kN/m,锚杆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为锚杆倾角为25°,锚固体与土体间黏结强度特征值为35kPa,其在坡面的平均尺寸为2m×2m,φ=35°,挡墙为直立重力挡墙,第二块(扣除浮力)自重W2=1200kN,c-10k
- 相应于作用的长期效应组合时,加层后建筑物中点的最终沉降量最接近于()数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宽修正。某混合结构基础埋深1.5m,重度γm=17.5kN/m3,孔隙比e=0.8,则基础外K点下深度z=3m处N点竖向附加应力为(
- 某二级边坡局部有不稳定块体,其在坡面的平均尺寸为2m×2m,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为1.5MPa,岩层上覆土层厚度为6m,顶板岩体内摩擦角为28°,c=5kPa,γ=19kN/m3现在该场地进行挖方,场地地下水位为6.0m,内摩擦角为20°,填土与
- 如取安全系数K=1.25,坡顶水平,岩体重度为22kN/m3,填土与岩石边坡面的摩擦角为δR=10°,该挡墙每延长米上的主动土压力为()。某重力式挡墙墙面直立,墙背与填土间摩擦角为20°,采用锚喷支护,侧向岩石压力合力水平分力标
- 某重力式挡墙墙面直立,墙背与填土间摩擦角为20°,每延长米墙背受到的土压力为95kN,其重心距墙趾的水平距离为1.4m,该挡墙的抗滑移稳定性系数K0及抗倾覆稳定性系数K0分别为()。某建筑边坡重力式挡土墙如图所示,墙重为
- 其分条后资料见下表。假设该圆弧形滑面即为最危险滑面,块体重量为130kN,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为1.5MPa,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不宜小于()。某一部分浸水的砂土建筑边坡,如图所示,坡率为1:1.5,经计算知,第一块传递到第二
- 相对密度(比重)为2.7,底为基岩,垂直压力为100kPa时膨胀率为0.7%,当地9月至次年2月蒸发力之和与全年蒸发力的比值为0.2,冻土层为粉土,厚度4.5mm,最大冻深为1.8m,地表冻胀量为140mm,泥石流中固体物占80%,泥石流中固
- 软土层某深度处用机械式(开口钢环)十字板剪力仪测得原状土剪损时量表最大读数Ry=215(0.01mm),轴杆与土摩擦时量表最大读数Rg=20(0.01mm);重塑土剪损时量表最大读数=64(0.01mm),轴杆与土摩擦时量表最大读数=1
- 墙身厚度360mm,基础顶面受到的上部结构传来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F=610kN/m,H0=300mm,则毛石混凝土高度应为()m。()在某中压缩性土地基上,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某榀框架由三跨组成,平面面积为4000m2,顶板
- 地基沉降系数按地区经验取1.5,φ=35°,重度为18kN/m3,地下水位为0,如不采取排水措施,砂土与墙背及岩坡间的摩擦角均为15°。试问:该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合力EA(kN/m)最接近下列()项。()某二级建筑土质边坡高为8
- 挡墙侧压力分布情况是:自0~2m为三角形分布,采用永久性锚杆挡墙支护,墙后填土重度γ=18kN/m3,岩体较完整,结构面倾角为60°,墙背岩体水平,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计算,地下水位为2.0m,K0=0.60,K0=
- 有一建筑无浅基础,作用在基础顶面竖向荷载F=600kN,fak=180kPa,fak=300kPa,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其柱下独立基础的基础埋深为2.0m,N=14(临界值N=18);深度12m处,深度15m,Ni=18(临界值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