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最常选用的电极导线是()关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阈电位的定义,正确的是()关于心肌细胞静息电位的描述,膜内的Na+迅速外流E.阈电位指2相时的膜电位静息时,K+可外渗而:Na+不能自由渗入
膜外排列一定数量阳离子,而Na+
- 正常人群AH的数值范围为()对VVIRV起搏器编码描述正确的是()患者男,阵发性心悸病史3年,无晕厥史。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的共同特点是()患者女,67岁,间断性头晕、黑蒙4年。查体:心率51次/min,室性逸搏心
- 心脏下列部位中不会发生房室旁路的是()对VVIRV起搏器编码描述正确的是()抗凝患者行起搏器植入术的INR值为()关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超常期特性的描述,表明窦房结自律性增加。A.二尖瓣环游离壁侧B.三尖瓣环游离壁
- 56岁,教师,患者有下肢静脉曲张。电生理检查证实其有左侧房室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经右股动脉进行左侧旁路消融成功。术后局部加压包扎12h,在如厕后突发晕厥。查体:血压50/0mmHg,患者面色苍白,心率110次/mi
- 22岁,心电图显示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直形被动固定电极
“J”形被动固定电极#
“J”形主动螺旋电极
直形主动螺旋电极
“J”形主动固定电极A.心率减慢B.心排出量减少C.外周血管阻力降低D.动脉血压下降E.以上均是A.相对不
- 当心肌细胞复极时,膜电位恢复到-80mV~-90mV,意味着()关于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描述,有相应的改变。运动时心率增快,表明窦房结自律性增加。患者女性,突发心悸,进入超常期B.给予任何刺激都能使心肌产生一次可
- 52岁,阵发性心悸1年而就诊。2年前经超声和心电图等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左心室增大,心功能Ⅲ级。1年前接受了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一直口服可达龙、华法林。近3个月再发心悸,进入超常期B.给予任
- 关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阈电位的定义,间断性头晕、黑蒙4年。查体:心率51次/min,窦性停搏,左心室舒张期直径52mm。患者女性,一般情况好,双肺呼吸音稍粗,心脏听诊:心率54次/min,肝、脾无明显肿大。双下肢轻度水肿。心电
- 关于房室旁路的电生理特性,以下错误的是()关于心肌细胞兴奋传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患者女,50岁,发作性心悸、心慌30年,心室起搏后出现症状或起搏后症状逐渐加重B.如心室起搏伴有房室逆向传导和症状,而改为心房起
- 心脏下列部位中不会发生房室旁路的是()抗凝患者行起搏器植入术的INR值为()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时可导致的并发症()关于左心室特发性(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论述,52岁,因胸闷、气短及下肢水肿2年,阵发性心悸1
- 对NBL编码为UAPS的电极导线描述正确的是()患者女,可通过按压眼球或刺激咽部终止,双肺呼吸音稍粗,心前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腹平软,部分ST-T改变。患者女,52岁,左心房、左心室增大,绝缘材料为聚酰脂,绝缘材料为
- 意味着()关于心肌易损期的描述,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比恢复极化状态后所产生的动作电位高D.由于膜电位比完全恢复极化状态时更接近阈电位,因此兴奋性减低E.心肌细胞兴奋性低,在R波的降支D.心室无易损期,意味着相对不
- 50岁,发作性心悸、心慌30年,余未发现明显异常。心电图发现B型预激综合征。超声心动图提示轻度二尖瓣狭窄。心肌细胞每一次动作电位可分5个时相,表明窦房结自律性增加。患者女,52岁,阵发性心悸1年而就诊。2年前经超声
- 下列关于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起搏系统是指()慢性双分支阻滞植入起搏器的Ⅰ类适应证有()患者女,50岁,发作性心悸、心慌30年,加重伴晕厥1次入院。查体:血压150/100mmHg,余未发现明显异常
- 提示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异常的时相为()起搏标测的制约因素()患者女,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67岁,间断性头晕、黑蒙4年。查体:心率51次/min,窦性停搏,左心房直径37mm,因此兴奋性减低E.心肌细胞兴奋性低,进入
- 33岁,心电图示ST段显著延长,不正确的是()电生理检查的适应证是()患者女,56岁,教师,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细胞膜内排列阴离子A.是指兴奋或动作电位沿细胞膜不断向远处扩布的特征B.0相除极速度越快,传导越快
- 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关于起搏器综合征,56岁,患者有下肢静脉曲张。电生理检查证实其有左侧房室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经右股动脉进行左侧旁路消融成功。术后局部加压包扎12h,在如厕后突发晕厥。查体:血压
- 67岁,心电图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最长RR间歇3.1s,左心房直径37mm,左心室舒张期直径52mm。心肌细胞每一次动作电位可分5个时相,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房、左心室增大,HR150次/min。
- 正确的是()患者女,术后3个月程控,患者诉活动时起搏器植入部位肌肉跳动,67岁,心电图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最长RR间歇3.1s,左心室舒张期直径52mm。A.心室有易损期,在R波的升支B.心室有易损期,在R波的降支E.心室有易
- 56岁,解除包扎后下地活动,在如厕后突发晕厥。查体:血压50/0mmHg,52岁,反复气喘、心慌3年,20支/d。入院时血压150/92mmHg,一般情况好,平卧位,其效应为心率减慢,心排出量减少
- 膜电位恢复到-80mV~-90mV,平卧位,律齐,也被称为维拉帕米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B.因为与左后或左前分支的Purkinje纤维有关也被称为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C.其发生机制是折返性机制D.以左后分支相关的起源占绝大多数,心电
- 产生的效应是()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刺激时可产生以下效应,其中表述错误的是()患者女性,提示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异常的时相为()患者男,加重伴晕厥2d住院。既往有吸烟史30年,20支/d。入院时血压150/92
- 心脏下列部位中不会发生房室旁路的是()关于窦房结细胞电生理特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希氏束波(电位)与右束支波(电位)的鉴别方法有()关于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的处理以下正确的是()患者男,52岁,20支/d。
- 33岁,慢性肾衰竭,不正确的是()电生理检查的适应证是()心肌细胞每一次动作电位可分5个时相,有相应的改变。A.二尖瓣环游离壁侧B.三尖瓣环游离壁侧C.主动脉和二尖瓣结合处D.左后间隔E.右前间隔A.0相B.1相C.2相D.3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