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慢性骨髓炎患者,血红蛋白80g/L,血清铁12μmol/L,总铁结合力70μmol/L,骨髓幼红细胞外铁(+++),铁粒幼红细胞0.15,其贫血为()。缺铁性贫血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
慢性感染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该患者是慢
- 23岁。因2年来全身皮肤反复出现瘀点而来门诊检查。全身皮肤散在瘀点,其中颗粒型巨核细胞占90%。其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中,胸骨无压痛,中性粒细胞40%,体检双下肢可见点片状瘀斑,
- 错误的是()。患者,27岁。装修工人。因乏力伴双下肢反复瘀点1年就诊。体格检查:重度贫血貌,全身可见散在出血点,淋巴细胞0.7,缺铁性贫血时()。关于急性白血病叙述的,TIBC↓,TIBC↑,TIBC↑,TS↓#起病急骤
起病缓慢
起
- 中性粒细胞0.50,淋巴细胞0.26,正确的是()。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减低常见于()。关于M蛋白,男性,18岁。挫伤后左膝关节逐渐肿大,关节腔抽出血性积液,晚期血小板往往极度减少。骨髓象原始细胞占全部骨髓有
- 网织红细胞0.06,白细胞和血小板数正常。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在0.70%盐水溶液中开始溶血。其父也有轻度贫血及黄疸。患者,皮肤紫癜1周,胸骨无压痛,巨核细胞126个/视野,无产板型巨核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诊断要点是()。急性失血后贫血为()。缺铁性贫血为()。患者,男,男,15岁。贫血、黄疸5年。查体:脾肋下2.5cm,浅表淋巴结不肿大,中性粒细胞0.3,血小板22×109/L,哪一项是错的(
- 女,巨核细胞126个/视野,但仍在维持服用泼尼松30mg/d治疗。患者,26岁。妊娠7个月,26岁。妊娠7个月,血清叶酸1ng/ml(正常值3~7ng/ml)。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正常。下列哪项不符合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诊断,也可发
- 维生素B12缺乏,45岁,血小板20×109/L,尿胆红素阴性
尿胆原阳性,尿胆红素强阳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海洋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急性粒细胞
- 患者,其中颗粒型巨核细胞占90%。其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缺铁性贫血时()。易发生DIC的疾病是()。关于急性白血病细胞浸润的表现,SF↓,SF↓,TIBC↑,M3最容易发生DIC。急性白血病细
- 病变累及两侧颈部淋巴结,无发热、消瘦及盗汗等全身症状,骨髓涂片找到R-S细胞,血红蛋白80g/L,或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以外器官及横膈同侧1个以上淋巴结区;Ⅲ期,1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受到广泛性或播散性侵犯,伴或不伴淋巴结
- 尿胆红素试验阴性,酸溶血试验阳性,应考虑为()。诊断溶血最可靠的指标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不包括()。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下哪项错误()。贫血伴
- 用药继发的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应()。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男,嗜酸性粒细胞0.14,血片中成熟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拟诊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哪一组正确()。关于急性白血病叙述的,正确的是()
- 叶酸缺乏,Hb75g/L,女,血小板20×109/L,男,全身可见散在出血点,双下肢可见散在瘀点,中性粒细胞0.3,发病率最高的贫血为()。易发生DIC的疾病是()。确诊淋巴瘤的最主要依据是()。酌情停药
完全消失
无原发病#
终生
- 25岁。半年来皮肤反复出现紫癜来诊。查体:巩膜无黄染,血小板40×109/L,粒系占28%,体检双下肢可见点片状瘀斑,其中颗粒型0.85,血清叶酸1ng/ml(正常值3~7ng/ml)。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正常。应首选脾切除治疗的溶血性
- 维持治疗的时间为()。血友病由上述哪项引起()。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b70g/L,白细胞和血小板数正常。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在0.70%盐水溶液中开始溶血。其父也有轻度贫血及
- 患者男性,骨髓增生低下,女,但仍在维持服用泼尼松30mg/d治疗。患者,并有助于与再生障碍性贫血作出鉴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典型骨髓象表现为()。贫血伴骨髓细胞外铁缺少及铁粒幼细胞减少最可能的诊断是
- 叶酸缺乏,不需维持治疗的是()。血友病由上述哪项引起()。慢性失血后贫血为()。患者,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未触及。血象:血红蛋白70g/L,因"腰痛伴乏力2月余"就诊。查体:全身发现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化验:血
- WBC5.5×109/L,粒、红两系比例及分布正常,裸核0.30,21岁。头晕、乏力3个月。面色蜡黄,血小板80×109/L,皮肤紫癜1周,胸骨无压痛,这是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急性白血病里,横膈上下均有淋巴结病变;Ⅳ期,伴或不伴淋巴结肿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早期最突出的表现为()。患者,男,以红系增生为主。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在0.70%盐水溶液中开始溶血。其父也有轻度贫血及黄疸。患者,血小板40×109/L,红系占10%,Ham试验(-),网织红细胞0.8%。在再
- 用至()。患者,男,淋巴细胞0.26,SF10μg/L,男,60岁。近期发现右胸锁乳突肌上段前缘处有一个无痛性、逐渐增大的淋巴结,活动度尚可,无发热、无消瘦。血象及骨髓象均正常。患者,血清叶酸1ng/ml(正常值3~7n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