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60kg体重的正常成年人的血量为()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是()Rh阴性的母亲所生的Rh阳性子女,有可能患()2.8~4.0L
4.2~4.8L#
5.0~7.0L
7.0~8.0L
10.0~20.0L铁和叶酸
钴和维生素B12
内因子
蛋白质
铁和蛋白质
- 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血浆胶体渗透压最主要来自血浆的()献血者为A型血,受血者的血型应为()NaCl
清蛋白#
球蛋白
纤维蛋白
血红蛋白葡萄糖
Na+
纤维蛋白
球蛋白
清蛋白#B型
AB型#
A型
O型
A型或B型
- 正常人的血浆pH为()最能反映血液中红细胞和血浆相对数量变化的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是()6.8~7.0
7.0±0.05
7.2±0.05
7.0~7.4
7.4±0.05#血液黏滞性
血细胞比容#
血浆渗透压
血液比重
血红蛋白量铁和叶酸
- 红细胞生成的基本原料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起始于()献血者为A型血,经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受血者的血型应为()铁和维生素B12
叶酸和维生素B12
叶酸和蛋白质
维生素B12和蛋白质
铁和蛋白质#组
-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可引起()内环境是指()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的()红细胞膨胀和破裂#
红细胞萎缩
组织液增多
组织液减少
尿少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血浆
组织液Na+
葡萄糖
白蛋白#
- 浆中含量最多、缓冲能力最强的缓冲体系是()最能反映血液中红细胞和血浆相对数量变化的是()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Na+-Pr/H-Pr
Na2HPO4/NaH2PO4
NaHCO3/H2CO3#
K2HPO/KH2PO3
KHC3O3/H2CO3血液黏滞性
血细胞比容#
- 体液是指()有生命危险的体液pH上限是()Rh阴性的母亲所生的Rh阳性子女,有可能患()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血浆
组织液7.6
7.8#
7.7
7.9
7.5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血友病
红细胞增
-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可引起()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起始于()血凝块回缩的主要原因是()红细胞膨胀和破裂#
红细胞萎缩
组织液增多
组织液减少
尿少组织受伤释放组织因子Ⅲ#
凝血酶的形成
第Ⅻ因子被激活
第Ⅹ因子被
- 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部位是()下列凝血因子中,最不稳定的是()200mmol/L
250mmol/L
300mmol/L#
350mmol/L
400mmol/L骨髓
肝
脾
肾#
垂体因子Ⅵ
因子Ⅶ
因子Ⅹ
因子Ⅻ
因子Ⅴ#
-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通常所说的血型指()已知受血者为A型血,在交叉配血试验中,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给血者血型应该是()缓冲温度
运输激素
运输O2和CO2#
使血液呈红色
提供铁红细胞膜上的受体类型
红细胞表面特
- 通常所说的血型指()O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起始于()红细胞膜上的受体类型
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A抗
- 60kg体重的正常成年人的血量为()正常成年女性血细胞比容是()下列凝血因子中,最不稳定的是()2.8~4.0L
4.2~4.8L#
5.0~7.0L
7.0~8.0L
10.0~20.0L20%~35%
37%~48%#
40%~50%
50%~60%
60%~70%因子Ⅵ
因子Ⅶ
-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可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是()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的血型是()红细胞膨胀和破裂#
红细胞萎缩
组织液增多
组织液减少
尿少调节细胞内外水的交换
调节血管内外水的交换#
维持细
- 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是()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的()(4~10)×109/L#
(100~300)×109/L
(1.0~3.0)×1012L
(3.8~4.6)×1012/L
(4.5~5.5)×1012/L红细胞膜上
- 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在于()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是()Na+
K+
Cl-
蛋白质#
无机酸200mmol/L
250mmol/L
300mmol/L#
350mmol/L
400mmol/L铁和叶酸
钴和维生素B12
内因子
蛋白质
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