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患者女性,40岁。双侧腮腺区反复肿大,伴双眼异物感、无泪、口干,质软,无压痛,张口度正常,口腔粘膜干燥,发红。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分泌液清,但量少。口腔小涎腺不包括()下列儿童复发性腮腺炎临床表现正确的是()BA.磨牙
- 男,65岁,发现左侧口底花生米大小肿物2个月,与周围组织黏连,伴有同侧舌尖麻木、疼痛。体格检查:触肿物质硬,条索状,1.5cm×1cm大小,动度差。X线片未见导管阳性结石。最符合该病人的诊断是()A.左侧慢性下颌下腺炎
B.
- 50岁女性,右侧腮腺无痛进行性肿大,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史,γ球蛋白增高,活检有大量淋巴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涎石摘除术的适应证为()舍格伦综合征好发于()A.慢性化脓性腮腺炎
B.舍格伦综合征#
C.腮腺多形性腺瘤
D
- 女性,55岁。右耳垂下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6年。触诊肿块界线清楚,活动,约4cm×5cm大小,表面呈结节状,中等硬度,与皮肤无黏连。涎腺黏液囊肿最常见的部位()AA.下唇#
B.上唇
C.舌下腺
D.腮腺
E.腭腺
- 以分泌浆液为主的混合腺是()唾液与下列哪些功能有密切关系()A.下颌下腺#
B.舌下腺
C.腮腺
D.腭腺
E.唇腺A.消化#
B.吞咽#
C.味觉#
D.语言#
E.口腔粘膜防护#
- 男性,36岁。进食时左侧颌下区肿胀疼痛,进食后数小时方可逐渐消退。下颌下腺导管开口处红肿,轻压腺体导管口溢脓。腮腺多形性腺瘤切除术应采取()CA.沿包膜摘除肿瘤,保留面神经
B.包膜外正常组织处切除肿瘤,保留面神
- 99mTC核素显像对以下哪种肿瘤有特殊诊断意义()男,65岁,以“腮腺Warthin瘤”收入院。以下所述哪项与此诊断无关()A.多形性腺瘤
B.黏液表皮样癌
C.腺样囊性癌
D.沃辛瘤#
E.肌上皮瘤A.病人有20年大量吸烟史
B.肿物
- 男性,36岁。进食时左侧颌下区肿胀疼痛,进食后数小时方可逐渐消退。下颌下腺导管开口处红肿,轻压腺体导管口溢脓。C
- 男性,36岁。进食时左侧颌下区肿胀疼痛,进食后数小时方可逐渐消退。下颌下腺导管开口处红肿,轻压腺体导管口溢脓。怀疑有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哪种X线片检查为首选()男,65岁,以“腮腺Warthin瘤”收入院。以下所述哪项与此诊
- 黏液表皮样癌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患者不宜()A.多发生在腮腺
B.一般分为高分化和低分化两类
C.高分化者少见颈淋巴结转移
D.低分化者常见颈淋巴转移
E.各型治疗原则相同#A.抗生素治疗
B.热敷
- 男性,36岁。进食时左侧颌下区肿胀疼痛,进食后数小时方可逐渐消退。下颌下腺导管开口处红肿,轻压腺体导管口溢脓。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可见于任何儿童期,最常见于()DA.2岁左右
B.5岁左右#
C.8岁左右
D.10岁左右
E.14
- 下列关于黏液表皮样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在解剖上与面神经关系最密切的涎腺是()A.约2/3的黏液表皮样癌发生在腮腺
B.有的无包膜而向周围组织浸润
C.低分化型常见颈淋巴结转移
D.血行转移多见,且多转移至肝#
E.
- 腮腺区包块通常不作术前病理检查,而采取手术时作冰冻检查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后腮腺炎发病率的降低与下列哪项有关()关于黏液表皮样癌正确的是()A.有面神经不易取标本
B.病人免受两次手术痛苦
C.增加切口感染机会
D
- 女性,55岁。右耳垂下无痛性肿块逐渐缓慢长大6年。触诊肿块界线清楚,活动,约4cm×5cm大小,表面呈结节状,中等硬度,与皮肤无黏连。腺样囊性癌最常发生远处转移的脏器是()EA.肺#
B.脑
C.骨
D.肝
E.肾
- 男性,36岁。进食时左侧颌下区肿胀疼痛,进食后数小时方可逐渐消退。下颌下腺导管开口处红肿,轻压腺体导管口溢脓。99mTC核素显像对以下哪种肿瘤有特殊诊断意义()口腔小涎腺不包括()EA.多形性腺瘤
B.黏液表皮样癌
C.
- 某患者在接受左腮腺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后半年出现进食时左腮腺区皮肤潮红、出汗。其原因可能是()舍格伦综合征症状不包括()A.该区域面神经与交感神经错位愈合
B.该区域面神经与副交感神经错位愈
C.该区域交感神
- 以下哪项描述与多形性腺瘤的临床表现不符()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多
B.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肿块
C.肿瘤质地硬,呈结节状
D.肿瘤生长缓慢,可伴有明显疼痛#
E.多形性腺瘤较常发生于腮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