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自1950年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了对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服务最初仅有蒙藏两种民族语言后添加()等民族语言。郑观应的新闻观点有哪些?()维吾尔#
壮族#
回族
朝鲜族#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工具#
创办报纸是中国
- 至1954年,全国各省除()两地外,均建立起本省的人民广播电台。明代“邸报”有六科抄出来后,还要掏()过程,才能到达读者手中。内蒙古
新疆
西藏#
台湾#复制由在京各城或驻地的主要军政#
通过塘马和驿站传达到各省城各
- 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的主要内容是()报道评论内容国内外重要时事和重要思想政策问题#
介绍全国各地及首都的情况与中心工作交流经验,开展各种思想与工作问题的讨论#
刊登文艺作品和介绍文艺工作经验#
发
- 经过《新湖南报》()一项大讨论加强了思想领导提高了党员群众的有效方法。摆官架子对不对
当官了不为人民做主对不对
富裕了不革命对不对
分了天地不革命对不对#
- 根据1950年()各报确立了全编辑部人员有责任关心处理读者来信的原则,将党报的读者来信工作提高了一个水平。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的精神#
关于改进报纸编辑的水准
关于改进报纸编排的有关建议
关于改进报纸共作的
- 属于报纸批评失实的报纸是()宜山农民报#
河南日报
华商报
山西日报
- 属于《山西农民报》总结出来来的经验是()邮发合一制在()率先实行。放下机关架子
为读者着想
活人活事活道理#
报刊为人民服务光明日报
人民日报#
新民报
北京日报
- 人民日报还编印出版刊物()作为培养通讯员的园地。人民日报通讯#
人民日报通讯教育
人民通讯教育专栏
通讯教育专栏
- 1950年3月29日至4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主持召开了建国后的第一次全国新闻工作会议提出改进报纸工作主要以()加强新闻报道量
改善新闻时效性
联系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整顿新闻事业
- 新闻工作做了许多的改进以()为了整顿当时的报刊
为了提高新闻工作的素质
为了健全新闻制度
加强新闻工作与社会实际人民群众的联系#
- 邮发合一制在()率先实行。光明日报
人民日报#
新民报
北京日报
- 人民日报自1955年1月起,先后在上海,武汉,西安,广州,成都,昆明,哈尔宾,乌鲁木齐,南昌等地出版()航空版#
邮电版
电子版
电报版
- ()是人民广播电台网中心,其服务对象是全国人民。目前以知道第一份在广州由国人创办的报纸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西文报
告白日报
述报#
艺林报
- 在北平()在该市解放继续坚持反动立场刊登国民党中央社的广播新闻一个多月后被北平市军管会查封与接管。世界日报
- 在调整新闻通讯社时除()及其所属机构外,其他野战军中的新华分支机构一律取消,其工作人员则根据需要或部队政治部门,或转入该大区的新华总分社。第三野战军总分社
- 1950年11月21日()的召开标志着新华社改组为一个集中同一的国家通讯社的任务基本完成。在檀香山出版的华文日报有()黄元生业务上,在业务上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他的主张是()新华社第一次全国社务
- ()是建国初期最普及也是最重要的新闻传播工具。郑观应的新闻观点有哪些?()()为海外华文报的崛起起到促进作用。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小喇叭》《星星火炬》被改为()报刊事业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工具#
- 新中国一成立,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即对在革命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党的新闻事业进行调整与充实,建立一个以()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地公营新闻事业网。北京
- 国民党中宣部曾明确规定,凡在抗战中出版过的报刊可以()先出版后登记#
自由出版
先登记后出版
都不正确
- 属于党的教委创办的是()教育报
导报
教师生活#
新生时代
- 是党的学委出版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开始出现了一批如()新闻报#
新生活报
学报
救亡日报文革小报#
红卫兵小报#
大革命小报
思想性小报
- 属于党的职位创办的报刊是()《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中的第三篇短新闻,主要报道的是()人人周刊
生活知识#
文坛月报
世界知识火箭发射时的情景
打捞仪器仓的情景
火箭准确落入预定海域的情景#
火箭沿着预定轨道
-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重新制定了()。下列关于清代管报说法不正确的是()对党报实施企业化管理A、清代管报的读者主要是各级政府官员
B、清代官报基本上有们抄和上谕两部分组成#
C、清代官报通常被称为邸报
D
- 蒋介石亲自审批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并对如何处置《申报》《新闻报》做出指示。上海敌伪报纸及逆报处理办法
- 战后,国民党抓住《申报》新闻报战时附逆的把柄对其实行()政策。将他们造成国民党的准党报。党化
- 国民党的收复区全国性事业委员会又拟订了()。知新报在澳门创办的原因是()广播事业接收三原则澳门的设备先进
澳门的进步华人多
澳门为葡殖民地清力所不及#
向在华南建立一个舆论根据地,与上海的知新报南呼北应,为
- 早在1945年8月16日及日本宣布投降的第三天,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就领导创办了()在国民党势力返回上海之前就先占领上海的一席之地。报纸就有双重性是()而且在商品性的基础上发挥宣传的作用。新生活报宣传工具#
党性
- 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颁布了()规定:敌伪机关或私人经营三报纸通讯社,杂志及电影制片,广播事业一律查封,其财产有宣传部会同当地政府接收管理。管理收复报纸通讯社杂志电影广播事业暂行办法
- 1938年8月16日()改组为晋察冀边区党报的机关报。()是最早出现外文报刊的中国领土。大众报
抗敌报#
晋察冀报
拂晓报香港
澳门#
上海
广州
- 国民党()在1945年8月下旬开始派员分赴各地接收日伪电台,并将其改建为国民党的官办电台。由于盲目学习(),报纸脱离本国实际和群众的生活,鼓噪机械,可读性差。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真理报#
人民日报
大众日报
解放日
- 1959年,()院成立,这是我国第一所培养广播电视各类专门人才的综合性高等学校。北京广播学院
- 195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了内部铅印版教材(),这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中国报刊史。消息《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么可爱啊!”》一文中对熊猫的描写采用了()中国现代报刊史讲义象征性手法
拟人
- 邹韬奋主持的上海()、香港《生活日报》都以宣传抗日救亡为主旨。()是中华民国是中华民国联合会的机关报。创办人是同盟会中分裂出来的的章太炎。把()的作者说成是对党和社会主义怀着刻骨仇狠的的阶级敌人。深受
- 1939年2月7日()宣布改组中共中央机关报,同时建委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新中华报
- 为了及时报道斗争形势和指导群众斗争,中共中央决定在五卅运动期间创办()。热血日报1925年5月发生“五卅惨案”,为了及时报道运动形势和指导群众斗争,中共中央决定创办《热血日报》。
- 1935年12月初,燕京大学的()发表《毛泽东访问记》。燕大周刊
- 北洋政府交通部于1924年8月公布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无线电广播的规则。属于民国初年出现的名记者的是()装用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黄元生#
邵飘萍#
刘少少#
胡政之#
- 在工人报刊中,最重要的是(),1924年10月创刊于上海,是中共中央主办的指导职工运动的刊物。中国工人
- ()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宣传,惊醒了一代青年。新青年
- 1918年冬,陈独秀和李大钊又创办了(),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每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