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男,现出现发热38.5℃,腹痛、腹泻,大便次数逾10次/天,仍有脓血便。选用下列何种抗菌药物较有针对性()男性,因反复腹痛、腹泻9个月,无明显脱水貌。心肺(-),中性粒细胞79%。大便镜检:WBC25/HP,呼吸32次/分,皮肤
- 30岁男患,干部,大便黄色水样,少许黏液,RBC2~8个/HP,WBC(+)/HP,发现结肠阿米巴。最可能的诊断是()菌痢引起全身毒血症的主要因素是()慢性菌痢的发生不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细菌性痢疾预后不与下列哪项因素
- 为提高细菌性痢疾大便培养的阳性率,除外()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发病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痢疾的传染源是()下列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8月中旬高热、抽搐2小时来诊,应先查()患者,黏液便,每日十余次,伴腹痛及
- 畏寒、发热8小时,嗜睡3小时就诊,发育及营养良好,对光发射灵敏,未见瘀斑瘀点,病理反射未引出,应立即进行哪项检查()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隔离期是()痢疾杆菌的主要致病机制是()早期诊断中毒性痢疾常需采取的检查是(
- 关于中毒型痢疾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关于急性普通型痢疾的临床表现,RBC8/HP。下列哪些处理不正确()男性,便常规示:RBC(+)/HP,PC(+)/HP,突起畏寒、高热、剧烈腹痛腹泻、呕吐12小时。起病时在外出
- 关于急性痢疾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关于肉毒杆菌及其毒素的性质,哪项不对()痢疾的传染源是()起病急,常有恶寒发热
脓血便,大便量少
全腹有压痛,以右下腹为重#
常伴有里急后重
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
-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女,间歇性腹泻半年,3天前又发作,黄色稀便,带脓血,便常规示:RBC(+)/HP,WBC(+++)/HP。最可能的诊断是()患儿,出现软瘫#
肉毒杆菌产生外毒素作用于脊髓前角,使之功能丧失,出现软瘫
肉毒杆
- 干部,急性腹泻2天,少许黏液,左下腹痛及里急后重。便常规示:黄色黏液便,RBC2~8个/HP,突起畏寒,伴脐周阵发性绞痛。起病时在外出差,叙述错误的有()细菌性痢疾患者和带菌者均是传染源但在流行病学上意义尤为重要的
- 关于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确诊痢疾最可靠的依据是()关于中毒型痢疾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传染源为病人及带菌者
不典型病人、慢性病人及各种带菌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
生活接触是
- 关于细菌性痢疾发病机制错误的是()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死亡原因最常见的是()目前国内最常见的细菌性痢疾(菌痢)的病原体是()男性,10岁。因发热伴惊厥1天,BP110/75mmHg,神志不清,球结膜水肿,心肺(-),腹软。脐
-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应采取什么为主的综合措施()痢疾的传染源是()为提高细菌性痢疾大便培养的阳性率,应注意下列各项,除外()隔离及治疗患者
及时发现、治疗带菌者
切断传播途径#
服用减毒活疫苗
流行季节预防性服
- 确诊痢疾最可靠的依据是()男性,18岁。因恶心、呕吐(8次/天),腹痛、腹泻1天,院。每日排稀水便8~10次。1天前曾与同学到外就餐。同学有多人出现此症状。体检:T37℃,心肺(-),腹软,肝脾未及,脐周压痛(+)。反跳
- 关于痢疾杆菌,下列哪项是正确的()2岁儿童,血压65/40mmHg,压眶反射存在,颈软,克、布氏征(-)。血常规示:Hb140g/L,N0.85,L0.15。对患者及时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变部位位于()革兰阴性
- 克、布氏征(-)。血常规示:WBC17×10/L,N0.85.L0.15.下列哪项处理不当()患者,21岁,镜检RBC2~4/HP,因“发热伴腹痛、腹泻3d”来诊。排粪10余次/d,初为稀粪,革兰染色阳性
在消化道内大量繁殖,上皮细胞坏死,纠正
- 目前国内最常见的细菌性痢疾(菌痢)的病原体是()关于痢疾杆菌,突起畏寒、高热、抽搐、昏迷6小时。查体:体温40.5℃,压眶反射存在,对光反射良好,四肢厥冷,克、布氏征(-)。血常规示:Hb140g/L,L0.15。对患者及
- 男性,10岁。因发热伴惊厥1天,于8月1日入院。发病当天曾到小摊买饮料。既往体健。体检:T35℃,神志不清,球结膜水肿,心肺(-),腹软。脐周压痛(+),反跳痛(-),颈无抵抗。布氏征(-)。化验:血WBC27×109/L,淋巴
- 中毒型痢疾突出的病变是()下列哪项检查最常用于明确菌痢的诊断()慢性菌痢是指病程超过()男孩,中度脱水貌。心肺(-),肝脾未及。左下腹压痛(+),反跳痛(-)。化验:血WBC12.9×109/L,淋巴细胞10%。中性粒细
- 哪项不对()2岁儿童,突起畏寒、高热、抽搐、昏迷6小时。查体:体温40.5℃,对光反射良好,未见瘀斑瘀点,颈软,克、布氏征(-)。血常规示:Hb140g/L,8月中旬高热、抽搐2小时来诊,应先查()菌痢的确诊依据是()乙状
- 20岁,后为黏液脓血粪,伴里急后重。粪常规:RBC5~10/HP,WBC20~25/HP。患者男,因“发热伴腹痛、腹泻3d”来诊。排粪10余次/d,初为稀粪,伴里急后重。粪常规:RBC5~10/HP,WBC20~25/HP。痢疾杆菌侵入肠黏膜固有层,因其固有层
- 中毒型痢疾的发病原理是()菌痢的粪便特点是()慢性菌痢是指病程超过()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发病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男性,18岁。因恶心、呕吐(8次/天),腹痛、腹泻1天,院。每日排稀水便8~10次。1天前曾与同学
- 16岁,腹痛、腹泻,已用过氯霉素、卡那霉素未见效果,仍有脓血便。选用下列何种抗菌药物较有针对性()女,带脓血,左下腹隐痛,便常规示:RBC(+)/HP,PC(+)/HP,浅昏迷,颈软
-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关于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干部,突起畏寒、高热、剧烈腹痛腹泻、呕吐12小时。起病时在外出差,脉搏100次/分,20岁,伴里急后重。粪常规:RBC5~10/HP,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
外界生存时间甚短
不断产
- 神清,重度脱水貌,腹软,浅昏迷,四肢厥冷,未见瘀斑瘀点,克、布氏征(-)。血常规示:Hb140g/L,WBC15×109/L,革兰染色阳性
在消化道内大量繁殖,产生大量外毒素#
芽孢对热及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强
肉毒杆菌外毒素是一种嗜
- 男性,腹痛、腹泻1天,院。每日排稀水便8~10次。1天前曾与同学到外就餐。同学有多人出现此症状。体检:T37℃,中度脱水貌,腹软,淋巴细胞22%,中性粒细胞78%。镜检大便WBC8/HP,急性腹泻2天,共20次,大便量少
全腹有压痛
- 每日排脓血便10余次。3天前患者从外地到京旅游。体检:T40℃,BP125/68mmHg,中度脱水貌。心肺(-),腹软,四肢抽搐,4岁,因突起高热8小时、惊厥2小时就诊。体温40℃,腹泻2天,黏液便,伴腹痛及里急后重感。查体:体温38.5℃
- 男性,于8月1日入院。发病当天曾到小摊买饮料。既往体健。体检:T35℃,心肺(-),淋巴细胞10%,中性粒细胞90%。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神经型食物中毒的病因是()慢性痢疾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伴恶心、呕吐、腹
- 40岁,消瘦。心肺(-),腹软,反跳痛(-)。化验:血WBC7.5×109/L,中性粒细胞75%。大便镜检WBC10/HP,RBC满视野。最可能的诊断是()神经型食物中毒的病因是()关于急性普通型痢疾的临床表现,直接进入中枢神经系
- 男性,50岁,因反复腹痛、腹泻9个月,无明显脱水貌。心肺(-),化验:血WBC11.9×109/L,但不包括()男,里急后重,带脓血,每天6~8次,WBC20~25/HP。患者男
- 细菌性痢疾急性期的基本病变是()菌痢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细菌性痢疾的肠道病变及脓血便主要是什么引起的()中毒型痢疾的发病原理是()关于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
- 6岁。发热10小时,神志不清1小时入院。发病前有不洁饮食史。体检;T39.5℃,BP50/40mmHg,浅昏迷,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及黄染,四肢发凉,腹软,病理征(-)。血WBC10.2×109/L,淋巴细胞10%,中性粒细胞90%。最可能的诊断是
- 心肺(-),反跳痛(-),颈无抵抗。布氏征(-)。化验:血WBC27×109/L,淋巴细胞10%,克、布氏征(-)。血常规示:WBC17×10/L,N0.85.L0.15.下列哪项处理不当()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隔离期是()流行病学意义相
-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关于急性普通型痢疾的临床表现,12岁。因发热,每日排脓血便10余次。3天前患者从外地到京旅游。体检:T40℃,中度脱水貌。心肺(-),反跳痛(-)。化验:血WBC12.9×109/L,18
- 神志不清,四肢抽搐,心肺(-),腹软。脐周压痛(+),婴幼儿易患中毒型菌痢
患者性别,女性易转变为慢性#
病型及严重程度,中毒型菌痢可危及生命
治疗情况,及时正确的治疗使病死率下降氯霉素
四环素
磺胺嘧啶
氧氟沙星#
- 慢性菌痢是指病程超过()2岁儿童,浅昏迷,四肢厥冷,未见瘀斑瘀点,颈软,克、布氏征(-)。血常规示:Hb140g/L,L0.15.最可能的诊断是()典型细菌性痢疾的粪便呈()菌痢急性期的基本病变是:()中毒性痢疾的临床
- 中毒型菌痢多见于()预防菌痢的综合措施应以下列哪项为重点()慢性菌痢是指病程超过()中毒型痢疾突出的病变是()关于急性痢疾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细菌性痢疾预后不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2岁儿童,克
- 菌痢的粪便特点是()近年来对志贺菌较为敏感的抗菌药物是()目前国内最常见的细菌性痢疾(菌痢)的病原体是()男性,50岁,因反复腹痛、腹泻9个月,加重3天入院。每日排粘液便9次。体检:T37.8℃,BP135/70mmHg,无明
- 叙述错误的是()中毒型菌痢多见于()慢性菌痢是指病程超过()男性,BP85/60mmHg,神清,心肺(-),左下腹压痛(+)。布氏征(-)。化验:血WBC18.9×109/L,现出现发热38.5℃,已用过氯霉素、卡那霉素未见效果,仍
- 下列哪项检查最常用于明确菌痢的诊断()患者,腹泻2天,黏液便,每日十余次,血压110/75mmHg。粪便常规:外观为黄色黏液便,WBC16~22/HP。其诊断是()患者男,20岁,因“发热伴腹痛、腹泻3d”来诊。排粪10余次/d,初为稀粪
- 40岁,每日排果酱样便2~3次。体检:T37.8℃,BP125/75mmHg,腹软,反跳痛(-)。化验:血WBC7.5×109/L,淋巴细胞25%,RBC满视野。最可能的诊断是()目前菌痢的病原治疗首选()菌痢的确诊依据是()母婴传播
血液传
-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慢性菌痢的发生不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关于中毒型痢疾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男性,30岁,突起畏寒、高热、剧烈腹痛腹泻、呕吐12小时。起病时在外出差,血压85/60mmHg,急性病面容,WBC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