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是按照生产过程中使用或者加工的物品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的。按G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下列不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的是()。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时,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
- 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实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或()或()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以小时表示。⑴.失去支持能力⑵.完整性被破坏⑶.失去隔热作用⑷.建筑物跨塌《消防法》规定人员密集
- 液体都能蒸发,而且液体的蒸发温度范围非常广,既能在高温时蒸发,又能在常温时蒸发,甚至低温时也能蒸发,只是蒸发的速度不同而已。()指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集中场所
-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自备发电设备,应设有自动启动装置,并能在45秒内供电。下列关于消防控制室内控制设备布置要求中不正确的是()。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是()。进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
- 高层建筑内使用可燃气体作燃料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的电源切换和充电功能,应当()至少检查一次。自动喷淋系统在以下哪个设备报警时才启动喷淋加压泵()卤代烷灭火系统适用的火灾类别
- 多层和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墙的耐火极限分别是()和()小时。消防联动设备值班人员()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试验火灾报警装置的烟感、温感探测器和声、光显示是否正常。关于高层建筑的消防控制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甲、乙类生产和甲、乙类物品库房可以设在建筑物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内。A、B、C、D四类火灾中C类火灾是指()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吹扫管道可采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吹扫时,管道末端的所流速度不应小于()采用白布检查,直到无
- 在多线制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湿式灭火系统在每层或每一分区干管或支管上安装有水流指示器,这些水流指示器由各层直接独立地接到消防控制中心的水灭火控制柜上。当某层着火时,该层失火部位温度升高,并达到一定温度时,
-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对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进行业务指导,但并无权指挥调动专职消防队参加火灾扑救工作。()应对消防泵(包括备用泵)启动运行一次。公共娱乐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太平门不应设置门槛,宽度不应小于(
- 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隔墙和()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可分为:物理爆炸、()和核爆炸。氰化氢(HN)为无色,略带()的剧毒气体。是火场上常见的燃烧产物。HN吸入人体后,可引起细胞内缺氧而窒息。轻度中毒
- 报警控制器主电源停电时,主电源指示灯颜色为()。消防水泵及水泵控制柜的启泵和主备泵切换功能,应当()至少检查一次。每隔()年对消防水泵进行解体检修。()应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电动消防水泵进行启动试运行。
- 在使用或者开业前,应当依法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者开业。消防控制室应有相应的竣工图纸、各分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应急预案、()及值班记录等。蒸汽灭火设备主要适用于扑救哪些部
- 控制器报出故障或火警信号后,消防值班人员可立即进行下列哪种功能()。苯的爆炸极限为1.3%~7.1%,因此苯是()类危险品。类干粉不得用于扑救()火灾。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在受热后分解出其组成成分与加热
- 消防控制室内(包括上下夹层)允许与消防控制无关的电器线路和管道穿过。消防控制室每班值班时间应为()小时。当胶合板表面涂覆一级饰面防火涂料时,可作为()级装修材料使用。正常情况下,以下设备均需设置于“自动”
- 设在走道上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当其建筑面积不大于()m²时,可设1个疏散出口。15m
18m
20m#
25m50#
60
70
80
- 公众聚集场所或者两个以上单位共同使用的建筑物局部施工需要使用明火时,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将施工区和使用区进行防火分隔,清除动火区域的易燃、可燃物,配置消防器材,专人监护,保证施工及使用范围的消防安全。对“
- 火灾探测器属于()。关于室外消火栓的描述正确的是()。类干粉是指()。()指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集中场所。属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适用范围的建筑物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的建筑宜设消防控制室。当气体灭火系统设置自动启动方式时,次要责任,主要行政责任,管理责任,主要管理责任
直接责任,间接责任,直接领导责任,领导责任#
- 在消防控制室的联动控制盘上和现场卷帘门两侧设置了手动开关,值班员或逃生人员可通过该开关手动控制防火卷帘门的升降。防火卷帘门还应具有在停电情况下,通过手动拉链或熔断器控制防火卷帘门下降的功能。泡沫灭火系统
- 扑救()阶段火灾是减少火灾损失、杜绝火场致人伤亡的重基本的一环。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内水枪的喷嘴口径不应小于()毫米。中期
初起#
晚期
熄灭A、13
B、16
C、19
D、22#
- 甲级防火门的耐火等级是()。防烟分区是为有利于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与有组织排烟,而采取的技术措施。防烟分区范围是指以屋顶挡烟隔板、挡烟垂壁或从顶棚向下突出不小于()mm的梁为界,从地板到屋顶或吊顶之间的规
- 遇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物品,按夏季限运物品安排,宜在()运输。必要时采取隔热降温措施。依据国家标准消防火灾分类的规定,下列物质燃烧的火灾属于类火灾的是()。干粉灭火系统一般采用氮气作
- 还有一个量的概念,这就是发生燃烧或持续燃烧的()。消防联动设备值班人员()应对火灾事故广播、火灾事故照明设备采用自动或手动检查其控制显示功能是否正常。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理制度()。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
- 多线制消防广播是由消防专用扩大机及广播分路盘、扬声器等组成,当发生火情时,消防值班人员可根据情况手动决定,向哪几层进行疏散、诱导广播。当按下某N层的广播分路按键后,()的广播转入火灾事故广播状态(切断播放
- 火场中逃生的同时要及时()。钳形电表一般用于测量()V以下的低压母线或其它电路的电流、电压。大型商场的中央空调的送、回风管穿过机房的隔离墙与楼板处,均应按规定设置()()应对泡沫灭火系统的电源及电气设备
- 从而使燃烧停止是()。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级防火门。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场所或部位,应选择()探测器。火灾报警后,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对
- 干粉灭火系统一般采用氮气作为动力气体,一般为一小瓶氮气,工作压力为()兆帕。25
20
15#
10
- 进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内的电瓶车、铲车必须是()的。采取增加空气湿度的方式来防止静电,一般取空气相对湿度为()最为合适。在火灾发展变化中,()阶段是火灾扑救最有利的阶段。防火型
防爆型#
防护型
防静电0.
- 火灾报警控制器备用电源采用()。对于可燃粉尘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对有联动控制功能的下列消防控制设备,应采用自动或手动方式检查其控制显示功能是否正常,下列不正确的是()。直流24V#
直流36V
交流24V
交
- 水枪喷嘴压力越大,同一水枪充实水柱和流量也越大,但一般情况下,手提式水枪喷嘴压力不要超过()兆帕。()对自动灭火系统系统上所有阀门的铅封或固定锁链进行一次检查有损坏时及时修理,保证始终处于全开启状态。0.59
- 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设置在合理的位置,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必须#
可以
应当
应该
- 既可以扑救带电火灾,又可以扑救类火灾的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或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机械防烟、排烟设施的高层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不宜选择缆式线型定温探测的场所或部位()。()的发生需要四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和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可能产生油类火灾且环境恶劣的场所#
配电装置、开关设备、变压器
各种皮带输送装置
控制室
- 为防止静电的产生,可燃和易燃液体在管道内的流速过大,一般控制在()米/秒。火灾报警控制器按其结构型式分类,可分为()。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过程,叫()。动火证应当注明动
- 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不能扑救的火灾是()。消防控制室内消防控制设备的布置,控制盘的排列长度大于()时,控制盘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的通道。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m²时,应当采用防火墙分隔,且防火墙上不
- 下列宜选用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的是()。电磁阀应每月检查一次,试验启动是否正常。()消防联动设备值班人员()应试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上的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等报警功能、信号显示是否正常。采取增加空气湿
- 灭火器箱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m。《消防法》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室外消防用水量超过()的易燃材料堆场、甲类和乙类液体储罐或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或储罐区的消防用
- 根据消防车的功率,当消防水池供移动式消防车取水时,消防水池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m。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管道的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取()消防水池取水口与被保护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距离不宜小于()m。100
150#
200
2
- 不得阻拦报警。0.05
0.07
0.15#
0.2520米
25米#
30米
35米负责对各种消防控制设备的监视和运用,做好检查、操作等工作
熟悉系统所采用消防设施系统基本原理、功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进行修理、维护设备,不得擅自拆卸
- 蛋白泡沫不能扑救的火灾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湿式报警阀组主要有()组成。易燃和可燃液体
一般固体物质火灾
石油化工火灾
醇、酮、醚类等水溶性液体火灾#A、报警阀#
B、水力警铃#
C、压力开关#
D、延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