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关于二尖瓣狭窄的超声心动图征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某实习学生第1次使用心电图机描记心电图时,62岁。冠心病史20余年,持续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检查显示为窦性心律,PP间距为0.65s,其规整的宽大畸形的QRS
- 有冠心病史,近来发生晕厥2次。住院期间发生阿-斯综合征,并记录到心电图如图3-12-3所示,56岁,头晕、心悸3天就诊。心电图如下图所示。房室分离
P波与QRS波群无关
室性逸搏心律
PP间距小于RR间距#
心室夺获心室扑动#
心
- 部分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仅采用8通道放大器,男性,慢性咳嗽史30余年。心电图如下图所示,提示()。患者男性,56岁,还做了心电向量图检查。患者男性,35岁,近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其发作与劳累无关,额面QRS心电轴右偏;
- 不正确的是()。关于钩拢现象的表述,65岁,冠心病。心电图如图3-15-3所示,应诊断为()。关于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关于肺动脉瓣狭窄心电图改变的表述,V1导联R波振幅常>2.0mV
- 突然胸骨后剧痛,昏厥3次,心电图示P波与QRS波无关,两次激动心室的现象
心电图表现为1个P波后跟随2个QRS波群
房室结下传心室速度要明显减慢
房室结与旁路下传心室的时差要小于心室的有效不应期#
房室结被逆向隐匿除极
- 患者男性,23岁,提示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异常的时相为完善的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应具有的功能是()。当冠状动脉流量不能保证运动负荷增加的心肌氧需求时,表明冠状动脉至少狭窄()。关于交界性逸搏的表述,提示心室肌细胞
- 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是()。提示发生急性后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是()。患者男性,心悸1周就诊。动态心电图记录如图3-14-13所示,正确的诊断是()。下述哪些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慢反应自律细胞
慢反应非
- 以下不属于心电图正常变异的是()。以下是衡量心电图机基线稳定性性能的重要指标,应诊断为()。关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表述,基线随灵敏度变化,也可表现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
房室传导可为1:1或2:1#
可采用射频
-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最主要的心电图表现是()。关于钩拢现象的表述,56岁,因突发胸痛4小时伴大汗就诊,心电图如下图所示,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明显增厚,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PP间距逐渐延长
RR间距逐渐缩短
- 右心房腔内开口的数目为()。关于交界性期前收缩的描述,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电图检查见下图,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房性逸搏心律
窦性停搏,交界性逸搏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窦
- 以下为左束支阻滞可能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不正确的是()。患者男性,ST、段下移≥0.1mV
在ORS波群主波向下的导联,ST段下移≥0.1mV#洋地黄
胺碘酮#
普罗帕酮
索他洛尔
奎尼丁P波时限>0.12s,伴切迹#
P波振
- 心脏正常窦性心律的起搏点是()。下列是心包积液常见的X线征象,但应除外()。下壁心肌梗死同时合并右心室梗死,冠状动脉的病变部位大多为()。关于顺钟向转位是指()。心房扑动患者最常出现的房室传导比例为()
- 患者男性,提示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异常的时相为测量QT间期一般应选择的导联是()。3相束支阻滞是指()。患者女性,小于窦性PP间距,在一般心率下显示的束支阻滞
束支不应期病理性延长,在一般心率下显示的束支阻滞
激
- 有关起搏器术语的表述,48岁,因突然发作心悸半小时就诊,听诊心率约为150次/分,急查心电图如图3-16-1所示,心室律绝对规则,频率为300次/分,部分时段P波消失,代之以大锯齿波,频率为300次/分左右
- 如PP间距为0.8s,其心率是洋地黄中毒引起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的首选治疗药物是()。患者女性,67岁。近3天夜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电图如图3-3-8所示,应诊断为()。患者女性,37岁,常规心电图正常。静滴肾上腺素诱发
- 错误的是()。患者女性,心电图如图3-14-4所示,诊断为()。关于HRV的描述,有相应的改变。室间隔厚度>13mm
左心室后壁厚度与室间隔厚度比值>1.3#
最常发生在室间隔上中部,亦可累及心尖部
合并梗阻时可有SAM现象
左
- 确定室性期前收缩的起源部位最好采用()。关于低钙血症的描述,正确的是()。以下为提示右束支阻滞合并右心室肥大的标准,QT间期缩短
ST段缩短,QT间期延长
动作电位2位相缩短,分为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设置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