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对于急性或慢性HBV感染患者,标本能够检出HBcAg的是()病毒的辅助结构是()血清
血浆
肝组织#
尿液
腹水DNA
病毒包涵体
病毒衣壳
病毒包膜#
RNA1.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直接检查病毒包涵体,用于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2.病
- 结核菌素试验硬结直径超过1.5cm以上,表明()用于培养深部真菌,使二相性真菌呈酵母型的培养基是()机体曾感染过结核
可能有活动性结核#
对结核菌缺乏免疫力
曾接种过卡介苗
结核感染早期沙保弱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
- 某患者,临床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细菌培养时发现在已知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周围出现卫星现象,体温逐渐升高,昨天面、颈部见少许红色斑丘疹,P168次/分,结膜充血,肝肋下1cm,不难诊断,可推断其存在肺炎。
-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损害人体多种脏器,其中最常见的是()下列哪项不是标本采集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肺结核#
肠结核
肾结核
脑结核
膀胱结核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或在患者发热高峰时采集血液标本
无菌采集#
立即送
- 白喉棒状杆菌毒力试验检查,不包括()伤寒发病整个病程均可用于细菌分离培养的标本是()Elek平板试验
锡克试验#
SPA协同凝集试验
对流免疫电泳
动物实验血液
尿液
粪便
骨髓#
痰白喉棒状杆菌的毒力试验方法分两种:
- 关于MRS菌株,下列描述错误的是()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直接检查()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英文缩写
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
由于本身存在的MecA基因编码异常的PBPs导致对甲氧西林耐药
仅对卡巴配能类敏感#
常常
- 流感病毒初次分离最好接种于()用变形杆菌代替立克次体与患者血清作凝集反应的试验是()羊膜腔#
尿囊腔
绒毛尿囊膜
卵黄囊
尿囊膜肥达试验
神奈川试验
锡克试验
ELEK试验
外-斐试验#流感病毒鸡胚培养初次分离病毒
- 下列属于合格痰标本的是()某白血病女孩经化疗后病情缓解,一直坚持治疗。两天前体温上升到39℃,体检:咽部红赤,咽后壁出现数个脓性斑点,淋巴细胞55%。白细胞>25个/LP,鳞状上皮细胞<10个/LP#
白细胞>10个/LP,鳞
- 卡介苗是()病毒的辅助结构是()经甲醛处理后的鼠型分枝杆菌
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分枝杆菌
经甲醛处理后的牛型分枝杆菌
保持免疫原性的减毒牛型分枝杆菌#
保持免疫原性的减毒人型分枝杆菌DNA
病毒包涵体
病毒衣壳
- 诊断破伤风主要依赖于()患者男性,32岁。尿频、尿痛2天入院。查体:尿道外口有脓性分泌物,涂片见大量革兰阴性咖啡豆形双球菌。典型临床表现#
毒力试验
生化鉴定
分离培养
血清学试验C
- HBV存在和复制活跃的直接指标为()患者男性,42岁。近3个月来低热,伴乏力,咳嗽、有痰,且体重下降。抗HIV阳性,体查:颌下及腋下淋巴结肿大。青霉素、环丙沙星等治疗1个星期,症状无缓解。胸片显示间质性肺炎,最需要做
- 关于K-B纸片扩散法结果"I"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痰标本检查结核分枝杆菌,行涂片与抗酸染色,如镜检找抗酸杆菌,报告时"阴性"代表()敏感性的度量#
作为"缓冲域"
为防止由微小的技术因素失控导致的结果偏差
不应
- HBV存在和复制活跃的直接指标为()关于K-B纸片扩散法结果判读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HBsAg
Pre-S2
HBcAg#
HBV-DNA
Pre-S1平板置于黑色无反光背景
抑菌圈的边缘以肉眼见不到细菌明显生长为限
参照标准解释结果
- 下列不是标本采集中可严格遵守的原则的是()用于肠热症的辅助诊断试验是()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或在病人发热高峰时采集血液标本
无菌采集#
立即送检
若路程较远应将标本冷藏或保温送检
作厌氧培养的标本应尽可能在
- 下列不是标本采集中可严格遵守的原则的是()病毒的辅助结构()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或在病人发热高峰时采集血液标本
无菌采集#
立即送检
若路程较远应将标本冷藏或保温送检
作厌氧培养的标本应尽可能在厌氧条件下采
- 痰标本检查结核分枝杆菌,行涂片与抗酸染色,如镜检找抗酸杆菌,报告时"阴性"代表()伤寒发病第一周用于细菌分离培养标本为()多数视野能发现1~9个以上抗酸杆菌
多数视野发现10个或10个以上抗酸杆菌
全视野发现10个
- 传染性腹泻患者一般应连续作培养以明确诊断,培养次数是()患者男性,25岁。颜面部疖肿1周,近2天来出现高热,咳嗽,咳脓血痰,查体:T39.2℃,双肺散在干、湿性啰音,WBC20×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87%。2次
3次#
4次
5次
6次
-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被称为()HBV存在和复制活跃的直接指标为()消毒
防腐
灭菌#
无菌
无菌操作HBsAg
Pre-S2
HBcAg#
HBV-DNA
Pre-S1
- 疼痛以腓肠肌尤为显著,胸前区可见出血点,肝肋下1cm,N0.75,L0.25,尿胆红素(+),尿胆原(+),血清,TB100μmol/L,ALT150U/L。青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联合治疗
青霉素、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联合治疗
青霉素和氨基糖苷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