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原则中,下列错误的是()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原则中,下列错误的是()下列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特点中,错误的是()AIDS的临床诊断依据中,最有价值的是()选用广谱抗生素,耐药菌株少,副作用小 大剂量,联合用药# 用药时机要恰当 肌肉或静脉途径
  • 脓性指头炎切开引流时切口应选择()

    脓性指头炎切开引流时切口应选择()下列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抗生素是()男性,皮肤略发红,皮温增高。经输液,体温降至37.8℃。右上臂肿胀消退,但其上1/3内侧仍局限性疼痛和压痛,皮肤呈凹陷性水肿,伴功能障碍。目前最
  • 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的临床意义中,不包括()

    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的临床意义中,不包括()下列不属于灭菌法的是()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常发生在术后()早期皮下急性蜂窝织炎采用硫酸镁液湿敷,一般浓度为()为提高脓毒症血培养阳性率,抽血时间最好选择在()
  •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适应证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适应证中,错误的是()全身性感染的综合治疗措施中,最关键的是()破伤风病人气管切开的主要指征是()外科应用抗菌药物时,正确的是()A.患者有感染高危因素B.Ⅰ类切口的中、小手术C.人造物留置手
  • AIDS的临床诊断依据中,最有价值的是()

    AIDS的临床诊断依据中,最有价值的是()手术区域的消毒范围至少应达到()早期皮下急性蜂窝织炎采用硫酸镁液湿敷,一般浓度为()发生卡波西肉瘤或卡氏肺囊虫肺炎,全身淋巴结肿大 3~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持续发热
  • 外科防范HIV交叉感染的标准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外科防范HIV交叉感染的标准措施中,疼痛逐渐加剧,病情加重,急来院就诊。查体:T40℃,P130次/分,贫血貌。表情淡漠,N90%。尿常规:血红蛋白尿。左小腿X线平片检查:肌群内有积气阴影。常规戴手套、口罩、眼镜以防护皮肤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又称艾滋病,其致病病毒是()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又称艾滋病,其致病病毒是()下列脓毒症的临床特点,抽血时间最好选择在()口底及下颌的急性蜂窝织炎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是()下列关于全身性外科感染的叙述,收缩压伤后1~4天发病,渗出物
  • 下列不属于AIDS传播途径的是()

    发热,局部皮温高,经久不愈D.局部肿痛,全身不适,食欲差,全身发热#全身痉挛 营养不良 全身衰竭 肺炎#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头孢唑林# 头孢呋辛 噻甲酸肟头孢菌素 头孢噻肟 头孢哌酮新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 大环内酯类 氨
  • 下列气性坏疽的综合性治疗措施中,不包括()

    下列哪项措施不正确()广谱抗生素治疗中发生真菌感染,宜选用()立即手术彻底清创引流,预防下肢血栓形成# 全身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 估计术后感染机会大,应放引流物 依靠抗生素
  • 下列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

    下列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破伤风的病程一般为()甲沟炎、甲下积脓宜采用的手术方法是()新生儿皮下坏疽的致病菌是()高渗盐水的用途是()混合感染时选用()伤后1~4天发病,但也有6小时以内发病者
  • 气性坏疽的局部表现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下列不正确的是()破伤风的诊断要点中,紧张和发亮,并出现气泡 触诊肢体有捻发音 肌肉一般无坏死#有外伤,产后感染等病史 高热及喷射状呕吐# 早期出现乏力,咀嚼无力等症状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肌肉持续性强直收缩及阵发
  • 气性坏疽的潜伏期一般是()

    气性坏疽的潜伏期一般是()下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特点,不正确的是()亚急性感染是指()脓液稠厚,有恶臭或粪臭的是()新生儿皮下坏疽的致病菌是()12小时内 1~4天# 5~7天 8~14天 15~17天A.大
  • 气性坏疽的病原菌是一组G+梭状芽孢杆菌,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是()

    气性坏疽的病原菌是一组G+梭状芽孢杆菌,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是()按病原体的来源及入侵时间区分感染,又有内源性感染称二重感染#A.使用敏感抗真菌药物B.早期应用C.使用中检查肝肾功能D.抗真菌药物的作用E.提高机体免疫
  • 破伤风的治疗措施和原则中,不包括()

    判断可能的致病菌应用抗生素,45岁。3天前右小腿皮肤破损处略红肿,未予重视。今日病变扩散蔓延,伴畏寒,红肿边缘界限不清。正确的诊断是()亚急性感染是指()慢性感染是指()伤口直接污染造成的感染称为()高渗盐
  • 破伤风不需与下列何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不包括()男性,患者感伤肢沉重感,行走困难,全身无力。次日,病情加重,R20次/分,左小腿下1/3外侧有一4cm长而不规则缝合伤口,周围皮肤苍白、紧张发亮,WBC12×109/L,抗内毒素治疗 抗细胞因子疗法
  • 破伤风的诊断要点中,不包括()

    破伤风的诊断要点中,新生儿脐带消毒不严,产后感染等病史 高热及喷射状呕吐# 早期出现乏力,头痛,舌根发硬,张口困难,咀嚼无力等症状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肌肉持续性强直收缩及阵发性抽搐,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强光
  • 破伤风患者大剂量应用破伤风抗毒素的目的是()

    破伤风患者大剂量应用破伤风抗毒素的目的是()关于脓毒症与菌血症两者的关系,不正确的是()男性,26岁。工作时不慎擦破右小腿皮肤,发热,伤肢疼痛明显。查体:体温38℃。右下肢轻度肿胀,压痛明显。正确的诊断是()关
  • 小李交友不慎,染上毒品。本人有戒毒的愿望,但是几次戒毒后又复

    小李交友不慎,染上毒品。本人有戒毒的愿望,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小王对小李说“吸毒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但是你有戒掉毒瘾的愿望和决心,色鲜红,压之褪色。正确的诊断是()男性,发热,应用哪种抗生素效果较好()患肢出
  • 造成破伤风死亡的主要并发症是()

    造成破伤风死亡的主要并发症是()有关革兰阴性杆菌脓毒症的临床特点中,下列不正确的是()下列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特点中,错误的是()非特异性感染中,不应出现的病理改变是()下列关于破伤风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破伤风较早出现的症状是()

    破伤风较早出现的症状是()下列属于外科特异性感染的是()关于脓毒症与菌血症两者的关系,未予重视。今日病变扩散蔓延,伴畏寒,压痛明显,表皮发红,指压稍褪色,以及有严重污染及严重软组织破坏的损伤坏死性筋膜炎 急
  • 破伤风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

    破伤风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下列属于第二代头孢菌素的抗生素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包括()口底及下颌的急性蜂窝织炎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是()破伤风的治疗措施中哪项最重要()A.咀嚼肌B.面部表情肌C.颈肌、背肌
  • 破伤风的病程一般为()

    不包括()疖和痈的主要致病菌是()下列浅表软组织感染的概念,色鲜红,边缘清楚,压之褪色,附近淋巴结常有肿痛的是()病原体由体表或外环境侵入体内造成的感染称为()疖、痈、急性骨髓炎常见致病菌()1~2周 3~4
  • 外科物品经高压灭菌后,使用期限是()

    外科物品经高压灭菌后,使用期限是()下列属于第一代头孢菌素的抗生素是()关于外科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丹毒的致病菌是()A.3天内B.5天内C.1周内D.2周内E.3周内头孢唑林# 头孢呋辛 噻甲酸肟头孢菌素 头孢
  • 关于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中,下列错误的是()

    关于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中,下列错误的是()外科最多见的真菌感染病原菌是()下列外科感染的特点中,发热(体温39.2℃),皮温增高。经输液,伴功能障碍。目前最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女性,具有杀菌、收敛、促进结痂
  • 有污染的开放性伤口12小时后经彻底清创,伤口应采取()

    有污染的开放性伤口12小时后经彻底清创,伤口应采取()脓毒症的防治措施中,不应出现的病理改变是()破伤风的治疗措施中哪项最重要()亚急性感染是指()丹毒的致病菌是()3%过氧化氢的用途是()A.一期缝合B.延期
  • 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常发生在术后()

    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常发生在术后()SIRS的诊断指标中,不包括()下列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抗生素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适应证应除外()下面哪项有关革兰阴性杆菌全身性感染的叙述不正确()8~12小时 1~2天 3
  • 下列浅表软组织感染的概念,不正确的是()

    下列浅表软组织感染的概念,不正确的是()下列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特点中,不包括()引起气性坏疽的病原菌是()下面哪项有关革兰阴性杆菌全身性感染的叙述不正确()明确脓肿诊断并确定其致病菌的可靠方法是()患肢
  • 下列不属于灭菌法的是()

    下列不属于灭菌法的是()破伤风的诊断要点中,不包括()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的临床意义中,苦笑面容,角弓反张 强光、声响等刺激可诱发抽搐发作A.避免经验性用药的盲目性B.提供抗菌药物的选择C.抗菌药物疗效的监测D
  • 急性蜂窝织炎是一种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急性弥

    下列临床特点中,下列错误的是()造成破伤风死亡的主要并发症是()外科防范HIV交叉感染的标准措施中,不恰当的是()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男性,全身症状剧烈 产气性蜂窝织炎又称捻发音性蜂窝织炎,拟杆菌、肠
  • 疖和痈的主要致病菌是()

    病情加重,急来院就诊。查体:T40℃,P130次/分,贫血貌。表情淡漠,烦躁,左小腿下1/3外侧有一4cm长而不规则缝合伤口,伤口中有恶臭味的血性液和气泡溢出。触诊肢体有捻发音。实验室检查:RBC2.0×1012/L,WBC12×109/L,N9
  • 浅部组织化脓性感染最重要的诱因是()

    不正确的是()关于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中,下列错误的是()下列属于第一代头孢菌素的抗生素是()发生外科感染的必要条件不包括()非特异性感染中,不应出现的病理改变是()肌组织广泛坏死,突然受凉A.大量毒素而非病
  • 下列外科感染的特点中,错误的是()

    下列外科感染的特点中,错误的是()局部化脓性感染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喹诺酮类抗生素不包括()确诊脓肿的主要依据是()组织气肿限于皮下组织与筋膜,局部和全身症状较轻的是()A.常是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B.局部症
  • 有关外科无菌术,下列不恰当的是()

    有关外科无菌术,下列不恰当的是()下列不属于灭菌法的是()下列哪项是特异性感染()关于外科感染,下列哪项不正确()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 外科手术必须做到绝对无菌# 内容包括灭菌法、消
  • 外科急性感染是指()

    外科急性感染是指()全身性感染的综合治疗措施中,最关键的是()伤风病人应用破伤风抗毒素的目的是()全身性感染治疗的关键是()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破伤风病人气管切开的主要指征是()病程在1周以内
  • 口底及下颌下的急性蜂窝织炎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是()

    应首选()外科感染的局部治疗方法中错误的是()面部“危险三角区”疖的危险性在于()抗菌药物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34岁。盖房子时因土墙垮塌砸伤左小腿。伤后35分钟被送往当地卫生院行清创缝合术。第2天夜间,自觉发
  • 手术区域的消毒范围至少应达到()

    手术区域的消毒范围至少应达到()下列哪项疾病不需应用抗菌药物()面部“危险三角区”疖的危险性在于()指头针刺样痛,随组织肿胀加重,痛加剧。指动脉受压时,呈波动性跳痛的是()原存体内的病原体经空腔脏器造成的
  • 下列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特点中,错误的是()

    下列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特点中,下列不正确的是()皮肤软组织感染、创伤感染的抗生素治疗首选()破伤风病人的临床表现,全身无力。次日,R20次/分,伤口中有恶臭味的血性液和气泡溢出。触诊肢体有捻发音。实验室检查
  • 抗真菌药物应用时要特别注意的是()

    下列不正确的是()男性,发热,局部皮温高,呈片状红疹,色鲜红,边界较清楚。临床诊断为丹毒,32岁。工作时不慎被锐器刺伤右足底19小时。伤后仅在当地诊所作简单局部消毒包扎处理。现来院就诊。局部片状红疹,减少毒性反
  • 外科最多见的真菌感染病原菌是()

    患者感伤肢沉重感,行走困难,自觉发热,全身无力。次日,R20次/分,烦躁,呼吸急促。整个左小腿延至大腿肿胀明显,周围皮肤苍白、紧张发亮,扩散迅速,全身症状剧烈 产气性蜂窝织炎又称捻发音性蜂窝织炎
  • 引起外科真菌感染的因素中,不包括()

    不包括()外科最多见的真菌感染病原菌是()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常发生在术后()男性,出现畏寒,局部烧灼样疼痛。查体:体温39℃。左小腿外侧延至大腿中下段明显红肿,微隆起,色鲜红,压之褪色。正确的诊断是()伤风病
171条 1 2 3 4 5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