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水泥砂浆地面施工应注意:墙体砌筑施工应注意:BB
- 某单层砖混结构建筑物,外墙高2.5m,长15m,宽5m(240mm厚灰砂墙),外墙上有四个1.5m×1.5m的窗和两个1m×2m的门。砌砖墙每立方米用砂浆0.26m³。某一间支梁,截面尺寸200mm×400mm,净跨度L0=8m,上面承受均布荷载为1200kN/m,
- 承受均面荷载500kN/㎡支撑在370mm厚的砖墙上,按满压墙计算,计算砖墙的局部受压应力。砌一段梯形毛石挡土墙,上底宽500mm,下底宽1200mm,挡土墙长15m,高3.5m。每10m毛石砌体需用水泥0.75t,石灰0.23t,临界力();截面惯
- 盘角完毕后,拉通线检查砖墙槎口是否有抬头或低头现象,并与相对盘角者核对砖的皮数是为了()。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第一时间向(),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方便砌墙
使砖
- 预制多孔板的搁置长度()。砌体要上下错缝,每间无()皮砖的通缝为优良。在砖墙上不少于10cm,在梁上不少于8cm#
在砖墙上不少于8cm,在梁上不少于5cm
在砖墙上不少于24cm,在梁上不少于24cm
在砖墙上不少于5cm,在梁上
- 空心砖墙要求纵横交错搭接,上下皮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不小于()门窗洞口先立门框的,砌砖时要离开框边()左右,不能顶死,要灌()。出现"螺丝墙"的主要原因是()。掺人微沫剂的砂浆要用机械搅拌,拌和时间自投料算起为
- 掺人微沫剂的砂浆要用机械搅拌,拌和时间自投料算起为()1.5~2min
2~2.5min
3~5min#
6~7mi
- 砌一段梯形毛石挡土墙,上底宽500mm,下底宽1200mm,用M5砂浆砌筑,挡土墙长15m,高3.5m。每10m毛石砌体需用水泥0.75t,石灰0.23t,中砂4.43m。水磨石楼地面施工应注意:砖基础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
- 某一间支梁,截面尺寸200mm×400mm,净跨度L0=8m,上面承受均布荷载为1200kN/m,计算最大弯矩及支座反力?关于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DA
- 净跨度L0=8m,一个1m×2m的门洞。已知:每立方米砌体需用:瓦工0.62工日,墙厚370mm。房屋长12.5m,宽7.5m,一个1m×2m的门洞。已知:每立方米砌体需用:瓦工0.62工日,灰砂砖532块,水泥200kg,柱高3.5m。简支梁跨度5m,跨中
- 某一间支梁,截面尺寸200mm×400mm,净跨度L0=8m,上面承受均布荷载为1200kN/m,计算最大弯矩及支座反力?砌筑砖墙时应注意:DB
- 砌一段梯形毛石挡土墙,上底宽500mm,下底宽1200mm,用M5砂浆砌筑,挡土墙长15m,高3.5m。每10m毛石砌体需用水泥0.75t,石灰0.23t,中砂4.43m。A
- 砌一段梯形毛石挡土墙,上底宽500mm,下底宽1200mm,用M5砂浆砌筑,挡土墙长15m,高3.5m。每10m毛石砌体需用水泥0.75t,石灰0.23t,中砂4.43m。墙体砌筑施工应注意:杠杆材料越强,临界力();截面惯性距越大,临界力()BB
- 某一间支梁,截面尺寸200mm×400mm,净跨度L0=8m,上面承受均布荷载为1200kN/m,计算最大弯矩及支座反力?双曲1/4砖长厚的拱,没砌完拱波砖一列,还应该随即在拱体上表面湿抹()左右厚的水泥砂浆一层,使其更好的填满砖缝。
- 有一砖围墙长30m,高1.5m,厚240cm,每隔5m有一个370mm×120mm的附墙砖跺。已知砌砖每立方米用0.522工日,用砂浆0.26m³。每立方米砂浆用水泥180kg,灌缝人员应用夹板夹住竖缝灌浆,要作到各跨()施工,以防止单个施工时未施
- 厚240cm,多少水泥,多少砂子?某一间支梁,截面尺寸200mm×400mm,上面承受均布荷载为1200kN/m,计算最大弯矩及支座反力?截面为300mm×500mm的钢筋混凝土梁,两端铰接,一端支承在砖柱上,另一端支承在砖墙上,跨中有一集中荷
- 砌筑砖墙时应注意:水泥砂浆地面施工应注意:墙体砌筑施工应注意:ABB
- 砖砌过梁的跨度,对钢筋砖过梁不宜超过()1.8M
2M#
1.2M
1.5M
- 砖基础砂浆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砂浆各组试块的平均强度不小于()毛石墙的厚度不宜为()砖砌花饰墙多用于庭院、公园和公共建筑物的围墙,一般每隔()砌一砖柱。清水墙大角应先砌筑()高左右,
- 抗震设计烈度在()度以上的建筑物,当普通砖和空心砖无法浇水湿润时,如无特殊措施,不得施工。水泥砂浆中水泥用量不应小于()kg/M3。7
8
9#
12100
200#
300
400
- ()一般应用于基础,长期受水浸泡的地下室墙和承受较大外力的砌体中。砂浆的强度分为()个等级。建筑平面图的常用比例为()水泥砂浆中水泥用量不应小于()kg/M3。防水砂浆
水泥砂浆#
混合砂浆
石灰砂浆4
5
6
7#l∶
- 用水泥砂浆做垫层铺砌的普通粘土砖其表面平整度是()。表示房屋承受荷载的结构构造方法、尺寸、材料和构件的详细构造方式的施工图是()掺人微沫剂的砂浆要用机械搅拌,拌和时间自投料算起为()在一层以上或高度超
- 地漏和供排除液体用的带有坡度的面层,坡度满足排除液体需要,不倒泛水,无渗漏,质量应评为()。房屋使用时温度大于60冗的工程如浴室等,冬施时不得采用()施工。不合格
合格#
优良
高优冻结法
掺盐砂浆法#
暖棚法
"三
- 因框架间墙不承重,因而可以使用不合格的砖。灰土垫层中粘土的颗粒粒径不要大于()毫米。允许偏差项目中一般抹灰的立面垂直度允许偏差为()毫米。普通抹灰的质量标准是()。正确#
错误A、10
B、15#
C、20
D、25A、
- 砖混结构工程中柱、梁、板混泥土内可以不配钢筋。烧结多孔砖的优点是()。混泥土拌和用水其PH值不小于()。外墙抹灰时常需做滴水线的部位有()。外墙喷涂时面层厚度为()毫米。石砌体中所用石材有()。正确#
错
- 外墙拉毛灰的工艺程序中可以先贴分隔条再抹底层灰。门窗过梁常见类型有()。堆放预制楼板时,其高度最多放()块。对于一般工程屋面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年。灰土垫层中粘土的颗粒粒径不要大于()毫米。正确#
- 诱导癫痫发作进行核医学显像的介入试验最常用的药物是()。石灰膏不能在()中硬化。抹灰层一般分为()。袋装水泥的堆垛高度一般不超过()袋。烧结多孔砖的优点是()。石砌体工程可分为()。砖混结构工程中,构
- 抹灰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使用和美观要求。当气温超过30度时,砂浆应在拌成后()小时内用完。混泥土强度等级时以混泥土试块()抗压强度确定的。在常温小石灰的熟化时间不应少于()天。正确#
错误A、1.5
B、2
C、3#
D、
- 水泥、砂、石灰膏、水是砌筑砂浆的主要材料。七层以上的工民建工程应采用()结构。抹灰层一般分为()。砌筑砖墙时,砖缝的搭接长度应不少于()。拌制C10混泥土时,石子的针片状含量不大于()。室内地面的混泥土垫
- 按规范规定纵向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毫米。六层以下居民楼一般采用()结构。在允许偏差项目中,砖砌体垂直度全墙高为()。抹灰时如果基层处理不彻底则产生()。常用水泥的密度为()g/cm3。A、250
B、20
- 一般六层以下居民楼属于砖混结构工程。拌和水泥砂浆时,拌和时间不能少于()分钟。按规定水泥砂浆中水泥用量不应小于()㎏/M3正确#
错误A、1
B、2#
C、3
D、4A、100
B、200#
C、300
D、400
- 素混泥土地面内不含钢筋。砌筑砂浆主要的材料是()烧结普通砖按质量分为()常见的抹灰部位主要有()抹灰。砌体工程工作段的砌筑高度差不宜大于()。抹灰工程中底层主要起的作用是()。正确#
错误A、水泥#
B、砂
- 花岗岩饰面板是以花岗石为原料经()。砂石垫层在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有()。砌体工程中不准设置脚手架眼()。建筑砂浆的主要性能指标有()。瓦工初级工应掌握的识图基本要求有()。A、人工凿打的块状产品
B、机
- 土建工程质量优劣会直接影响建筑物使用。七层以上的工民建工程应采用()结构。顶棚抹灰的厚度按规定应小于()毫米。混泥土工程中,柱、梁模板允许偏差为()毫米。外墙抹灰时常需做滴水线的部位有()。水泥混泥土
- 砌砖前应先盘脚,第一次盘脚不超过()皮。天然砂的粒径在()毫米以下。水泥存放时间超过()个月时,使用时需要检验。喷浆机通常分为()。砌体工程工作段的砌筑高度差不宜大于()。水磨石地面施工中分隔条安装长度
- 外墙抹灰的目的是满足使用和美观延长建筑物寿命。在常温下水泥砂浆拌制完()小时内用完。灰土垫层中粘土的颗粒粒径不要大于()毫米。正确#
错误A、3#
B、4
C、5
D、6A、10
B、15#
C、20
D、25
- 瓦工初级工应掌握的识图基本要求有()。水泥砂浆主要由()组成。抹灰完成后要做好成品保护,主要为防止()。水泥砂浆地面施工中砂子的含泥量为()。水磨石地面施工时面层的养护时间通常不少于()。水泥混合砂浆
- 初级瓦工应掌握的操作工具有()。建筑施工砖墙抹灰,抹灰层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一般要求为()。砌体工程工作段的砌筑高度差不宜大于()。混泥土柱接槎处理应()抹灰工程中底层主要起的作用是()。诱导癫痫发作进行
- 水泥砂浆中水泥用量不应小于()㎏/M3。石灰膏不能在()中硬化。浇水润砖墙时要求水渗入墙面()㎜。抹灰时冲筋的宽度应当控制在()厘米左右。用混合砂浆抹墙面时,每遍抹的厚度为()毫米。A、100
B、200#
C、300
- 室外抹灰的作用是()。砌筑砂浆主要的材料是()屋面板的代号是()。水泥地面设置分隔缝时常在()。建筑的施工过程,通常分为()。抹灰层通常可分为()。工程现场中“三通一平”的平是指()。A、提高防潮能力#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