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疣状型白斑

题目:男,40岁。主诉颊黏膜白色斑块约1年。检查可见左侧颊黏膜约1cm×1.5cm的白色斑块,界限清楚,微高出黏膜,表面有毛刺状突起。此病的诊断可能是()

解析:考查知识点是白斑的临床表现。本题是病例题,需从题干中找出答题依据。"白色斑块,边界清楚"未提及网纹,表明白斑的可能性大,可排除答案D和E。题干中未提及病损有红白颗粒,可排除答案A。白斑"表面有毛刺状突起"提示可能是疣状型白斑,故选择答案C。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X线片上正常牙槽嵴高度为()
  • 牙颈下1mm

  • 解析:此题是基本知识试题,考查考生对牙正常X线影像的认识与理解。X线片上正常牙槽嵴高度为牙颈下1mm。

  • [单选题]关于复合固定桥,错误的是()
  • 当承受牙合力时,各个基牙的受力反应基本一致

  • 解析:复合固定桥是将2种或2种以上基本类型结合在一起的固定桥组合。常含有4个或4个以上的牙单位,基牙数目多而分散,获得共同就位道较难,当承受力时,各个基牙的受力反应是不一致的。因此答案应选E。

  • [单选题]女,26岁。右下后牙牙龈易出血1个月,可自行止住。检查:牙石(+),近中见树脂充填,探及充填物悬突,间龈乳头充血,探诊易出血。右下后牙临床症状的主要促进因素是()
  • 医源性因素

  • 解析:此题考点是局部促进因素,根据症状和检查所见,全口牙均有少量牙石,并非是导致右下后牙症状的主要因素,而右下后牙有明显的局部促进因素,即充填体悬突,这是由于治疗时形成的局部因素,导致菌斑滞留,而牙菌斑是疾病的始动因素,因此主要促进因素应选B。

  • [单选题]女,45岁。已经明确诊断为慢性牙周炎并经基础治疗4周后,牙周袋探诊深度仍然为6mm,可探入颊侧根分叉区,牙龈无退缩,X线片检查见根分叉处牙槽骨密度略有减低,则该患者最适宜做()
  •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 解析:此题考点为手术适应证。根据临床表现,该牙患有Ⅱ度根分叉病变,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后仍有深袋和病变,对这种病变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案是再生治疗,因此E是正确答案。

  • [单选题]女,36岁。近中阻生,拟在局部麻醉下拔除左下,口内法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后患者很快出现暂时性牙关紧闭,这可能是因为()
  • 麻醉药直接注入翼内肌所致

  • 解析:此题为临床知识记忆题,考核的是对局部麻醉药物应用的并发症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是对开闭口肌群功能掌握的考核。当然该题用排除法也不难得到正确答案,因为A、E两项显然是错误的,B为感觉神经,C选项的肌肉与闭口无关。因此应选D。

  • [单选题]男,32岁。6天前感冒后出现左下后牙区胀痛,进食、吞咽时加重。昨日起出现局部自发性跳痛,张口受限、低热、头痛,检查可见:左下颌角区颊部稍肿胀,无压痛,张口度两指,左下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牙龈红肿充血,挤压可见远中盲袋内少量脓液溢出,颊侧前庭沟丰满、充血,压痛明显、叩诊(-),无松动,咽侧壁稍充血,无压痛。

  • [单选题]男,34岁。被他人拳击伤及上中切牙,自觉患牙伸长和松动并有咬合痛,检查见上中切牙无明显移位,叩痛(+)~(++),松动Ⅱ度。

  • [单选题]女,35岁。义齿修复后3周,主诉义齿压痛。查:缺失,余留牙正常,局部义齿为双臂卡环,义齿贴合,固位尚可,缺隙牙槽嵴黏膜红肿,压痕明显。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预防医学综合题库 口腔临床医学综合题库 基础医学综合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