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E

质量标准严格 消费者低选择性 需要迫切性 缺乏需求价格弹性 与入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

题目:药品作为特殊商品体现在()

解析:药品与其他商品相比有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生命关联性,药品是与人民的生命相关联的物质。②高质量性,由于药品与人的生命有直接关系,确保药品质量尤为重要。③公共福利性,药品是防治疾病、维护人们健康的商品,具有社会福利性质。④高度的专业性,药品和其他商品不同的又一特征是高度专业性,药品在使用环节中,处方药必须通过执业医师处方才能购买,消费者(患者)没有选择的自由,更无确认其真伪、优劣的能力,必须通过医师、药师的指导才能正确地使用。零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的药房,必须配备执业药师。⑤品种多样性。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哪一药物不属于麻醉药品()
  • 硫喷妥钠

  • 解析: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依赖性,能成瘾癖的镇痛药品。该类药包括:阿片类、可待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类及卫生部指定的其他易成瘾的药品。麻醉药是指用于麻醉的药物。根据作用及给药方式的不同,麻醉药可分为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两大类。全身麻醉药被吸收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机体受到广泛抑制,引起意识、感觉和反射消失及骨骼肌松弛,如吸入麻醉药:乙醚、氟烷、一氧化二氮;静脉麻醉药:硫喷妥钠、氯胺酮、依托咪酯、羟丁酸钠等。局部麻醉药应用于局部,使局部发生感觉和痛觉消失的效果,如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 [单选题]2010年卫医管发(2010)出台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下列哪个叙述是错误的()
  • 一个考核周期内10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应当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

  • 解析:《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第二条: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第六条:医院应当根据本医院的性质、功能、任务、科室设置等情况,在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组)下建立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专家组,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第七条:医院药学部门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第八条: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二级及以上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他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药师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第九条:医院药学部门应当会同医疗管理部门,根据医院诊疗科目、科室设置、技术水平、诊疗量等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抽样方法和抽样率,其中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第十一条:三级以上医院应当逐步建立健全专项处方点评制度。专项处方点评是医院根据药事管理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确定点评的范围和内容,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如国家基本药物、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肠外营养制剂、抗菌药物、辅助治疗药物、激素等临床使用及超说明书用药、肿瘤患者和围手术期用药等)使用情况进行的处方点评。第二十五条: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应当对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对于开具超常处方的医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理;一个考核周期内5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应当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给予相应处罚。

  • [单选题]新生儿应用下列哪种药物不能引起核黄疸()
  • 头孢他啶

  • 解析:一些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如磺胺、水杨酸盐、维生素K3、消炎痛、西地兰等,可与胆红素竞争Y、Z蛋白的结合位点,置换出血浆胆红素,引起新生儿核黄疸。头孢他啶血清蛋白结合率为10%~17%,没有能力置换血浆胆红素。

  • [单选题]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不良容易产生酮症酸中毒,下列关于酮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 酮体是人体产生的废物,是有毒物质

  • 解析:人体代谢正常的情况下,血糖能够供给人体足够的能量,满足机体的需要,这时就不需要脂肪大量分解来提供能量。但若人体血糖量不足,为了维持血糖稳定,就会促进脂肪的分解,生成一定的能量供给人体正常需要。可是许多组织如大脑无法直接利用脂肪分解得到能量,此时需由肝脏合成一部分酮体,酮体进入血液循环,到达大脑等组织进一步分解提供能量。酮体的生成其实主要就是为了在体内葡萄糖缺乏的情况下,提供给一些无法直接利用脂肪等的特殊组织、器官所需要的能量。人在饥饿状态下或糖尿病病人缺乏胰岛素利用葡萄糖时,酮体产生就会相应增多。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经β氧化生成的乙酰CoA在酶的催化下转变成的3种中间代谢物的总称,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酮体利用的肝外组织有心、肾、骨骼肌等(线粒体)。酮体分子小,溶于水,易透过血脑屏障及毛细血管,血中含量少。酮体生成的限速酶是HMG-CoA(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合成酶。酮体利用的酶是乙酰乙酸硫激酶和琥珀酸单酰CoA转硫酶。

  • [多选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目的是()
  • 保障公民用药治疗安全

    为药品再评价、淘汰药品和临床用药提供信息

  • 解析:开展(ADR)监测报告工作,有利于尽早发现各种类型的不良反应,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和诱发因素,使药品管理部门和医药卫生人员及时了解有关不良反应的情况,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避免严重ADR的重复发生和蔓延。同时开展ADR监测也是加强上市后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措施,以达到正确指导合理用药,努力控制、减少药源性疾病和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 [多选题]下列关于阿司匹林抗凝叙述正确的是()
  • 一般剂量抑制血小板聚集

    长期使用延长出血时间

    长期使用抑制凝血酶原的形成

    肝损伤者避免用阿司匹林

  • 解析:阿司匹林在体内具有抗血栓的特性,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如肾上腺素、胶原、凝血酶等引起的释放反应)以及抑制内源性ADP、5-HT等的释放。其抗血小板作用机制在于使血小板的环氧酶(即PG合成酶)乙酰化,从而抑制了环内过氧化物的形成,TXA的生成也减少。另外,它还可使血小板膜蛋白乙酰化,并抑制血小板膜酶,这也有助于抑制血小板功能,采用小剂量(每日口服75mg)用于防止血栓形成,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包括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及进展性心肌梗塞患者能降低病死率及再梗塞率。此外,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对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30~50mg)可防止脑血栓形成。一般剂量阿司匹林就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大剂量(5g/日以上)或长期服用,还能抑制凝血酶原形成,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用维生素K可以预防。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等均应避免服用阿司匹林。手术前1周应停用。由于维生素K的止血作用主要是通过参与凝血酶的合成,从而提高机体的凝血功能,但对血小板聚集而致出血作用不大。因此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出血倾向与维生素K的止血作用之间并无有机联系。

  • [单选题]案例摘要:患者,男性,18岁,农民。因脓性指头炎没有及时治疗,伴弛张性高热,39~40℃,来院确诊系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骨髓炎。

  • [多选题]案例摘要:2004年卫生部发布施行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对我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推动作用。

  • [多选题]案例摘要:《处方管理办法》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规范了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对于医院药学工作者是必须遵守和执行的。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药剂学题库 临床药学专业实践能力题库 药物化学与分析题库 临床药学专业知识题库 临床药学基础知识题库 临床药学综合练习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