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621000
题目:A企业2013年6月1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为4000元,"原材料"科目余额为250000元,本月购入原材料实际成本475000元,计划成本425000元;本月发出原材料计划成本100000元,则该企业2013年6月30日原材料存货实际成本为()元。
解析:(1)材料成本差异率=(4000+50000)/(250000+425000)×100%=8%;(2)发出材料的差异额=100000×8%=8000(元);(3)材料成本差异余额=4000+50000-8000=46000(元);(4)期末存货实际成本=(250000+425000-100000)+46000=621000(元)。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应收账款核算范围的是()。
提供劳务的应收款项
解析:选项A不是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而产生的应收款项,不应列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是指流动资产性质的债权,而选项B属于长期应收款,所以不应列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是企业应收客户的款项,不包括企业付出的各类存出保证金,所以选项C不应列入应收账款。
[单选题]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该公司各期末存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为:2012年末成本800万元,可变现净值750万元;2013年末成本730万元,可变现净值700万元。其中2012年末结存的存货在2013年出售一半。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公司2013年存货跌价准备对利润总额的影响为()万元。
20
解析:2012年末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800-750=50(万元)。2013年因出售一半存货,结转以前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5万元,借记"存货跌价准备",贷记"主营业务成本"。2013年末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730-700-(50-25)=5(万元)。2013年存货跌价准备对利润总额的影响=25-5=20(万元)。
[单选题]H公司2013年4月初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余额为50万元,4月5日发出委托加工原材料一批,计划成本80万元;4月10日生产领用原材料一批,计划成本340万元;4月25日购入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310万元,计划成本为300万元。委托加工原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发出时结转。则4月末"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余额为()万元。
26.5
解析:因为题目条件中给出委托加工原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发出时结转,所以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时应该采用月初的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的材料成本差异率=50/500×100%=10%,发出委托加工物资结转的材料成本差异=80×10%=8(万元),月末材料成本差异率=(50+10)/(500+300)×100%=7.5%,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余额=50+10-8-340×7.5%=26.5(万元)。
[多选题]下列关于存货的后续计量,说法正确的有()。
个别计价法主要适用于为某一特定的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
零售价法主要适用于商业零售企业
计划成本法一般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
对于性质和用途相似的存货,应当采用相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存货的成本
解析:个别计价法不能用于可替代使用的存货,如果用于可替代使用的存货,则可能导致企业任意选用较高或较低的单位成本进行计价,来调整当期的利润。
[多选题]下列会计处理方法正确的有()。
企业购入原材料验收入库后无论发票账单是否收到,只要尚未支付货款,均应通过"应付账款"科目贷方核算,但是采用商业汇票支付方式除外
如果对已销售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还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这种结转是调整"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实现的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企业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分次摊销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解析: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一般情况下按照单个项目计提。但有两种特别情况:(1)与具有类似目的或最终用途并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且难以将其与该产品系列的其他项目区别开来进行估计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2)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类别计提。
[单选题]A公司用投资性房地产换入B公司的一项专利权。A公司对该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原价为1000万元,已提折旧2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00万元。A公司另向B公司支付补价100万元。两公司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增值税等其他因素,A公司换入专利权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800
解析:A公司换入专利权的入账价值=(1 000-200-100)+100=800(万元)。
[单选题]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计入存货成本的是()。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
解析: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能计入存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