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白细胞抗原的抗体

题目:在输血中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血液分析时MCHC增高可见于()。
  • 球型红细胞增多症


  • [单选题]导致血液分析仪网织红细胞计数假性降低的原因为()。
  • 室温放置过久


  • [单选题]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是()。
  • 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出血、肿瘤


  • [单选题]下列有关脑脊液检查叙述正确的是()。
  • 脑脊液总量为120~180ml


  • [单选题]进行凝血项目检查使用的真空采血管的试管盖是()。
  • 蓝色

  • 解析:目前采血一般使用真空采血管,其试管盖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用途。蓝色试管盖的真空采血管中添加剂为109mmol/L的枸橼酸钠,常用于凝血项目的检查。红色:无添加剂;紫色:EDTA-K抗凝剂;绿色:肝素抗凝剂;黄色:内含惰性分离胶。

  • [单选题]下列物质属于碱性蛋白质的是()。
  • 血红蛋白

  • 解析:瑞氏染色原理为:血细胞对染料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因此,用瑞氏染液染色后,在同一血片上,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色彩。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后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质为酸性,与碱性染料亚甲蓝或天青结合后染紫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亚甲蓝均可结合染淡紫色,故称为中性物质。

  • [单选题]常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时所得到的计数值为何处的白细胞数()。
  • 循环池

  • 解析:目前常根据其发育阶段将粒细胞人为地划分为分裂池、成熟池、贮备池、循环池等。常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时所得到的计数值为循环血液即循环池中的白细胞数。

  • [单选题]少儿生理性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基本相等的时间分别为()。
  • 6~9天和4~5岁

  • 解析: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生理性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其比例有两次基本相等的时间,分别为6~9天和4~5岁。出生6~9天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可达50%,4~5岁后逐渐恢复成人比例。

  • [单选题]黏多糖沉积病产前诊断的最佳指标是()。
  • 羊水细胞内酸性水解酶活性测定

  • 解析:1.羊水细胞内酸性水解酶活性测定是黏多糖沉积病产前诊断的最佳指标,但该实验对设备和人员要求较高,一般临床实验室难以开展,因此,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甲苯胺蓝定性试验和糖醛酸半定量试验。2.胰腺纤维囊性病产前诊断的最佳指标是羊水γ-谷氨酰转移酶测定,选择妊娠15周羊水中γ-GT活性高峰时测定γ-GT活性,预测胰腺纤维囊性病的准确率达77%~84%。

  • 推荐下载科目: 黄病毒题库 呼吸道病毒题库 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题库 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题库 尿液化学检查题库 抗原抗体反应题库 贫血概述题库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题库 基础知识题库 病理学主治医师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