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舍格伦综合征
题目:女性,54岁,双侧腮腺肿大10余年。镜下见涎腺内大量淋巴组织增生,破坏腺泡,腺导管增生形成上皮岛,病变中无纤维修复现象。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解析:试题难度:中;此题是关于舍格伦综合征病理变化的分析题。舍格伦综合征早期淋巴细胞浸润于腺泡之间,进而使腺泡破坏。密集的淋巴细胞形成滤泡。病变严重时,小叶内腺泡全部消失,而为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所取代,腺小叶内缺乏纤维结缔组织修复。小叶内导管上皮增生,形成实质性上皮团片即上皮肌上皮岛。因此正确答案应为D。备选答案中的其他选项中慢性涎腺炎可能有淋巴细胞浸润,但纤维性修复现象较明显,也无上皮岛样改变;涎腺结核时可有淋巴细胞浸润,但还有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的结节。涎腺症和坏死性涎腺化生无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咀嚼肌的神经支配来自于 ( )
下颌神经前股纤维
[单选题]通常颌面部随意皮瓣的长宽比例为
(2~3):1
解析:随意皮瓣亦称皮肤皮瓣,其特点是由于没有知名血管供血,故在设计皮瓣时,其长宽比例要受到一定限制。在肢体及躯干部位长宽之比1.5:1最安全,最好不超过2:1,在面部由于血液循环丰富长宽之比可(2~3):1,因此C正确。如果比例较小,则损害过大,如果比例过大,则皮瓣不易存活。选C。
[单选题]如果在注射麻药后,拔出注射针时,左颊部随即出现肿胀,最可能的原因是发生了
血肿
[单选题]舍格伦(Siǒgren)综合征恶变成恶性淋巴瘤是由于
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异常增生
[单选题]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诊断时,可查出
伴放线放线杆菌
解析:在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患者的深牙周袋中能分离出特异性细菌,即伴放线放线杆菌,因此C正确。产黑色素类杆菌和牙龈类杆菌均不是证据充分的牙周炎致病菌,因此A和D错误。螺旋体和梭形杆菌引起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因此B和E错误。所以本题应选C。
[单选题]在药物治疗中,临床医生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不包括的是
积极使用、贵重药物
[单选题]不属于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的是
影响人类基因的纯洁性
[单选题]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一般量是多少毫升,最多量不得超过
200毫升,4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