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长善救失原则
题目:初二(1)班小王同学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漫画,并写上“班长是班主任的小跟班”。班主任冯老师看了,发现漫画真画出了自己的特征,认为他有绘画天赋。于是请他担任班上的板报和班刊绘画编辑,并安排班长协助他。在班长的帮助下,小王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克服了散漫的毛病,后来还圆了他考取美术专业的大学梦。冯老师遵循的主要德育原则是( )。
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长善救失原则指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题干中的冯老师发现小.王同学有绘画才能,就充分发挥其特长,克服其散漫的毛病,帮助学生取得成功,遵循了长善救失原则。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
观察法
解析:观察法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直接观察学生个体的行为表现,对所观察的事实加以记录和客观的解释,以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一种方法。观察法是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单选题]程老师准备在课外小组开展分层教学,以试卷和操作实践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试,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这种评价方式体现的评价功能是( )。
诊断功能
解析:美术教学的评价方法从美术教学的特点出发,强调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掌握一定基础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教学功能等。程老师采用的评价是对教学结果及其成因的分析过程,借此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成效和缺陷、矛盾和问题,体现了其诊断功能。
[单选题]"人的知识才能是由天生遗传决定的"对于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合理的
解析:本题考查了遗传决定论。这句话属于遗传决定论(先天决定论)的观点,认为人的发展是由人的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它否认了教育和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因此是荒谬的。故B、C、D均正确。A选项认为这句话是合理的,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故选择A。本题难在双重否定,注意题目问的是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谁!所以A错误。
[单选题]对被评价对象做出鉴定区分等级,了解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应属于( )。
终结性评价
解析:根据评价的作用和时机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一般在教学之前进行,寻找问题,从而便于因材施教:形成性评价一般在教学中进行,在于改进教学;终结性评价一般在教学之后,其目的在于为对评价对象作出判定。
[单选题]敏敏隐瞒自己患有哮喘的病史,体育课上旧病复发,摔倒磕伤,紧急送往医院。对于敏敏的伤害,( )应承担责任。
敏敏监护人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条规定:符合"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情形,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由学生或者其监护人承担相应责任。故选择B。
[单选题]把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称为( )。
精细加工策略
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把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和复述策略结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记忆效果。
[单选题]班主任田老师鼓励同学们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却招来了一些科任教师的反对,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做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面对这种情况,田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取得同事支持,继续指导学生活动
解析:班主任田老师鼓励同学们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实际上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的。但科任教师却反对,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做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正确的做法是班主任加强沟通,交流意见。争取取得同事的支持,指导学生活动。故本题选A。
[单选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
刺激泛化
解析:刺激泛化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会引发其条件反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最典型的例子。故选择C。A选项,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B选项,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D选项,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