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案例:
马老师上了一学期篆刻课程,第一单元是"秦汉、明清印章欣赏",引导学生学习印章的起源、篆法、章法、刀法、风格、代表人物等,欣赏秦汉、明清印章作品,写出短文,填写自评表。
第二单元是"篆刻的技法",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和设计本小组的学习计划,临摹、实践、探究、体验篆刻技法,作业完成后开展学生互评。
第三单元是"篆刻创作",教师介绍印章的文化内涵,与学生德育整合,要求学生为自己和父母刻印(全家福);指导学生为自己的格言刻印,制作全班的《格言印谱集》,展示全班同学的篆刻作品集和学习档案袋,最后要求学生写出篆刻学习报告。
问题:请结合课例,说明马老师在各单元教学中,分别应用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哪些评价方式?(20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常老师经常利用周末向农民请教农业知识,看科普书籍,并把这些内容融入到教学中,还印成小册子发给同事。这说明常老师具有( )。
课程开发的意识
解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要求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求教师要积极参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培养开发课程、评价课程、主动选择和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教材的能力。常老师把课余知识,开发成教学内容,体现极强的课程开发意识。故选择B。
[单选题]1904年颁布并实施的"癸卯学制"是以( )的学制为蓝本的。
日本
解析: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1日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是我国实行的第一个近代学制。
[单选题]某大学校长在一次开学典礼上说:学校不仅要给学生"干粮",更要给"猎枪"。这句话强调了在学习中( )。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解析:题干中"猎枪"指的是得到"干粮"的方法,因此强调了在学习中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多选题]终身教育是人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也是人所受的不同类型教育的总和。( )
解析: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因此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
[单选题]由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通过双边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叫( )。
谈话法
解析:谈话法是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师生交谈,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提高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教学方法。
[单选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单选题]"屈氏已沉死,初任哀不容",这句诗中蕴含我国哪一个节日。( )
端午
解析: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农历五月初五。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主要民俗活动有: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故选择C。A选项,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故称中秋。主要民俗活动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B选项,重阳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主要民俗活动: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现定为老人节。D选项,中元节是我国四大祭祖节日之一,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主要民俗活动:上坟扫墓,祭祀祖先。
[单选题]下列关于教育家及其著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解析:A项《实验教育学》的作者足拉伊,B项《学记》是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C项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足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单选题]"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说明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 )。
超前性
解析:"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说明教育发展要优先于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即教育具有超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