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材料:
冰心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每个学生都是一本需要仔细阅读的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枝需要点燃的火把。如果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解析:【解析】写作思路:
(1)题目立意稍有难度,需要根据仔细研读所给材料,作文主题为"赏识教育"或发现学生闪光点,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因为材料中提到:世界上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每个学生都需要仔细解读,耐心浇灌,需要点燃。学生在在批评中学会谴责,在鼓励中学会自信,在认可中学会自爱。
(2)可以写议论文,从赏识教育的意义这个角度去写,或者写赏识教育怎么进行,如何具体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鼓励。选择较为灵活,没有固定的套路。
(3)对赏识教育进行描述和把握要点有难度,建议平时注意收集相关资料。
(4)关于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的教育家主张和学生因为受到赏识而取得进步的事例比较多,可以用在作文写作中运用。
(一)评分标准:
一等(50-38)紧密围绕教育背景、教师身份写作,立意切合"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赏识教育的具体做法""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等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结构严谨、文体明确、语言优美、引经据典、字体优美;(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素养,结合教育场景、学生心理,站在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维度书写)
二等(37-25)站在教师立场思考主题,中心符合"多表扬学生""给学生爱的关怀"等角度,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文体突出、语言通顺、字迹清楚;(符合教师的职业素养,稍微联系理论和现实)
三等(24-12)中心基本符合题意、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文体基本符合、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潦草:
四等(11-0)"三观"观念错误,中心偏离题意、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洞、文体不明、矫揉造作、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不具备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基本写作能力欠缺)
(二)写作硬性扣分项目:写作与文章相关的硬伤主要集中在内容残缺和语言表达基本功上,主要几大硬性扣分项目有:标题:不写,扣5分;文章结尾:不写,字数多于600字,扣10分;少于600字,残文11分以下;语句错误:2个扣1分,5个扣3分,多余5个,字句错误降等,降12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对"小李并非既懂英语,又懂俄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小李不懂英语,或不懂俄语
解析:考查联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并非"既懂英语又懂俄语"表示三种情况,即不懂英语、不懂俄语、不懂英语也不懂俄语。只有相容选言命题"不懂英语或不懂俄语"能同时表达这三种情况。故选C。
[单选题]技能的掌握与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无关。( )A.正确B.错误
解析:首先,技能的形成除了需要程序性知识,也需要别的陈述性知识;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最初都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来习得,只是在大量练习之后程序性知识才具有了自动化的特点。因此,技能掌握与陈述性知识有关。
[单选题]接受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布鲁纳。( )A.正确B.错误
解析:奥苏伯尔是与布鲁纳同时代的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他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因此,接受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奥苏伯尔。
[单选题]设计与组织德育活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
德育目标
解析:在对学生组织德育活动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设置德育目标。
[多选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内容标准为: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器材有:丝绸、毛皮、橡胶棒、玻璃棒。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对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虽然在生活中有所了解,但可能是不全面的,而且印象不深。
问题:(1)简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观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和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
[单选题]某中学上课时,高年级学生李某到教室外喊赵某,说有事让其出去一趟,班主任张某默许了。赵某走出教室后被李某殴打,导致右眼失明。对赵某所受伤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
李某和学校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十)项规定,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第十条第(一)项规定,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赵某在学校被李某殴打致右眼失明,且是在上课期间,班主任张某未尽自己的工作职责,所以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是李某和学校。
[多选题]问题解决不受情绪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