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均减小
题目: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K浓度,则该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和动作电位的幅度将()
解析:静息时细胞内K+受到浓度差的驱动向外扩散,而扩散后形成的外正内负的跨膜电位差又会阻止K+进一步扩散,两者达到平衡时的跨膜电位(K+平衡电位)称为静息电位。当细胞外液K+浓度升高时,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减小,静息时驱使K+外流的驱动力下降,使K+平衡电位的负值减小,导致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的幅度是指从静息电位到去极化顶点的距离。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故动作电位的幅度也减小。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我国卫生部规定,1名供精者的精子最多只能提供给()
5名妇女受孕
解析:根据《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第20条:1名供精者的精子最多只能提供给5名妇女受孕。
[多选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属于乙类传染病分类,但依法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是()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肺炭疽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4条: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单选题]患者,女性,寒战高热,伴有腹泻,大便性状开始为稀水样便,后为脓血便,大便常规:白细胞15/HP,红细胞10/HP,脓液(+)。该患者诊断考虑为()
细菌性痢疾
[单选题]患者,行肾脏B超检查提示肾上盏结石,直径约0.7cm,经大量饮水和解痉治疗后,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考虑结石的位置在()
膀胱
解析:成人输尿管长25~30cm,临床上多分为三段:上段为肾盂至骶髂关节上缘,中段为骶髂关节上下缘之间的一段,下段为骶髂关节下缘至输尿管膀胱入口处。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考虑结石排至膀胱所致。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肠扭转的病因()
肠管动力异常
肠系膜过长
肠系膜根部附着过窄
肠内容量突然增加
解析:肠扭转的发生见于多种原因造成。常是因为肠袢及其系膜过长,系膜根部附着处过窄或粘连收缩靠拢等解剖上的因素,并因肠内容量剧增,肠管动力异常,以及突然改变体位等诱发因素而引起。
[单选题]患者,女性,35岁,心肌炎出现全心衰竭,服用地高辛0.25mg/d,1周后检查心电图提示洋地黄中毒。该患者诊断依据可能是()
房速伴2:1传导阻滞
[多选题]下列关于胃酸生理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有()
可激活胃蛋白酶原
促进钙、铁的吸收
促进蛋白质变性
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解析:胃酸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变为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2)杀死随食物及水进入胃内的细菌。(3)胃酸进入小肠时,还可促进胰液、胆汁及肠液的分泌,有助于小肠对铁、钙等物质的吸收。(4)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5)反馈性抑制胃窦部细胞分泌胃泌素。(6)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它们的吸收。
[单选题]患者,反复发作性头痛1年,每次发作前可感烦躁,随之出现一眼异彩,持续约半小时,缓解后出现头痛,以对侧眼症状出现,头痛呈搏动性,伴有恶心、呕吐,持续约4小时进入睡眠后可缓解。该患者诊断考虑为()
偏头痛
解析:不伴先兆的偏头疼(普遍型偏头疼)最为常见,发作性中度到重度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或畏光。体力活动使头痛加剧。发作开始时仅为轻到中度的钝痛或不适感,几分钟到几小时后达到严重的搏动性痛或跳痛。约2/3为一侧性头痛,也可为双侧头痛,有时疼痛放射至上颈部及肩部。头痛持续4~72小时,睡眠后常见缓解。发作有明确的正常间隙期。若90%的发作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称月经期偏头疼。至少出现上述发作5次,除外颅内外各种器质性疾病后方可作出诊断。
[多选题]血小板激活因子的作用有()
激活血小板
促进白细胞聚集和黏着
对白细胞有趋化作用
增加血管通透性
解析: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种强效生物活性磷脂,由白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和肺、肝、肾等器官产生。PAF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PAF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可引起血小板聚集,中性粒细胞聚集和释放;产生大量活性氧、白三烯等炎性介质,对白细胞有趋化作用及增加血管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