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杜威
题目: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科学家是( )。
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基本主张:①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②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③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④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⑤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⑥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是通过( )实现的。
培养人才
解析:任何一种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维持都需要有新的接班人,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
[单选题]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
学校教育制度
解析: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故选择B。
[单选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自上而下的五个层次,最高层次需要是( )。
自我实现的需要
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自上而下的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单选题]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爱心,同时又缺乏羞耻心和罪恶感,以上属于哪种心理问题(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解析:反社会型人格其共同心理特征是:情绪的爆发性,行为的冲动性,对社会对他人冷酷、仇视、缺乏好感与同情心,缺乏责任感,缺乏羞愧悔改之心,不顾社会道德法律准则和一般公认的行为规范,经常发生反社会言行。故选择C。A选项,焦虑症是个体不能达成目标或不能克服困难的威胁,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这是将焦虑作为一种独立的神经症来看。另一方面,焦虑也是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等在内的各种神经症的共同特征。B选项,依赖型人格障碍者有被动的生活取向,不能决策和接受责任,有自我否定的倾向。D选项,抑郁症的含义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着严重的焦虑症。焦虑是个人对紧张情景的最先反应,如果一个人确信这种情景不能改变或控制时,抑郁就取代焦虑成为主要症状。
[多选题]制约学生群体促进或阻碍个体的因素有哪些?
[单选题]初三(1)班的李凡考试成绩一直不佳。班主任召开家长会时说:"我们班有几个像李凡这样的孩子,考试成绩一直落在全班后面,他们今后的发展很令人担忧啊!"这位班主任的做法( )。
不恰当,应综合评价之后再与家长沟通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的"教书育人"要求教师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题干中班主任只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差就断定他们今后发展堪忧是不合理的。教师应注重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方式,考试成绩落后不宜在公众场合提及。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伞面发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之后再与家长进行沟通。故本题选B。考点点拨: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内容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条内容。每条内容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内容的表述虽然简单,但是内涵却很丰富。考试在复习时一定要明确每条要求所对应的教育教学方式,以便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识别与应用。
[单选题]现代文化迁移扩散的主要特征是( )。
空间上不连续
解析:文化扩散就是文化现象的空间移动过程和时间发展过程,它可以分为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两种类型。扩展扩散就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以后,通过其居民,从一地向四周不断地传播,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这种扩散的特点是空间上具有连续性。迁移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随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或集团迁移而扩散。迁移扩散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扩散速度比较快,因为文化是随具有这种文化的人迁移的,比扩展扩散的速度耍快;二是易于保持原文化的特征,因为随人迁移的是地道的原本文化;三是与原文化区不连续,由于文化现象是随人迁移的,有时会迁移到比较远的地方,因此,这种迁移的文化现象的分布表现为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是不连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