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学记
题目:"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句话出自于(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完善的积极人格包括六种美德,下列不属于积极人格中的美德的是( )。
优秀
解析:积极人格中的美德的是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卓越。
[单选题]小明同学为了得到教师或者家长的奖励而避免惩罚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 )。
外部动机
解析: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外部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小明的行为是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是外部动机。故选择B。A选项,高尚的动机,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C选项,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学习动机,是人们对学习任务或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D选项,低级的动机,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学习的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单选题]为了添置教育教学设备,某初级中学通过向学生推销学习和生活用品获取经费。学校这种做法( )。
违反法律规定,应当追究责任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故选择C。
[单选题]陈、张、王、李、宋五个学生参加中考,他们成绩之间有关系是:王没有张高,宋没有李高,陈高于张,而李不如王高,则成绩最高的是( )。
陈
解析:这是一道顺序对应问题。由题干可列出五名学生的成绩高低关系式:王<张;宋<李;陈>张;李<王。根据不等式的传递性可知:陈>张>王>李>宋,成绩最高的是陈。故选择A项。
[单选题]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的诗句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美景这种心理称之为( )。
想象现象
解析:题干描述属于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的描述或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故选择B。A选项,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根据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对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C选项,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D选项,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单选题]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
《学记》
解析:《学记》相传作者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这本书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常考内容包括“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等。故选择D。A项,《论语》是“四书”(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主要反映孔子的教育思想。除了教育思想外,还有相关的政治、道德、文化思想。常考内容包括教育作用一一“性相近,习相远”,庶、富、教;教育目的一一学而优则仕;教育内容一一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教育方法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行结合。B项,《大学》是“四书”之一,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常考内容有《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C项,《孟子》是“四书”之一。孟子是思孟学派代表人物,是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主要代表,被称为“亚圣”。常考知识有“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思考才能获得知识真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等。
[单选题]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启发式
解析:启发式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在具体运用时都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单选题]某中学班主任王老师发现,班里的几个同学总是凑在一块,交往密切,在班级活动中也表现出独特的默契。于是,他以这几位同学为核心,鼓励他们带领班级参加学校活动。因表现优秀.学生和班集体多次荣获嘉奖。我们可以看出,王老师工作的中心是( )。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解析:王老师作为班主任,其工作的中心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