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杜威

题目:提倡儿童中心论的典型人物是( )。

解析:杜威提出,儿童是教育的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儿童心理学的内容基本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习惯、情绪、冲动、智慧等天生心理机能的不断开展、生长的过程。教育就是促进本能的生长过程。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否认了教育的( )。
  • 社会性

  • 解析: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将教育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混同于无意识的模仿,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也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无疑是不科学的。

  • [单选题]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 教师只是知识的使用者而非知识的生产者

  • 解析:新课改强调教师不但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和使用者,更应该做一名反思者和研究者,积极反思教学问题,提升教学能力,开发课程,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故选择D。

  • [单选题]《学记》中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的教学原则是( )。
  • 循序渐进原则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学记》的理解及教学原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指的是(如果不按教学规律逐渐推进)凌乱施教,等到发现了问题时再弥补就来不及了。强调在教学中要遵循教学规律,循序渐进。故选择B。A项,因材施教原则强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C项,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出自<论语》一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项,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早提出启发性原则的是孔子一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西方最早提出启发性原则的是苏格拉底一一"产婆术"。

  • [单选题]我国古代最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个别教学

  • 解析:我国古代最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 [单选题]复习时,用红笔画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
  • 选择性

  • 解析: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谀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觉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过程。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故可知正确答案为C。

  • [单选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
  • 刺激泛化

  • 解析:刺激泛化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会引发其条件反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最典型的例子。故选择C。A选项,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B选项,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D选项,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 [多选题]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
  • 自尊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 解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低级到高级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者被归为低级需要即缺失需要:后三者被归为高级需要即生长需要。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