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奴隶社会

题目: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

解析: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脱离并且相对立。进入奴隶社会,学校教育伴随着国家和阶级的出现,开始从生产劳动中脱离。故选择B。A选项,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所以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原始社会时期,教育的特点还有:无阶级性、公平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没有专职的教师,更没有学校教育;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C项,封建社会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且具有阶级性,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并非始于封建社会。D选项,近代社会一一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的教育,由于生产的需要,教育与生产开始相融合。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教育的特点还有:在课程内容上注入了科学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引进实验法、演示法、实习法等新方法;扩大了受教育权,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德国最早普及义务教育);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授课制取代了个别教学制。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22,35,56,90,( ),234
  • 145

  • 解析:此数列的规律为,前面相邻两项之和减去1得到下一项,22+35-1=56,35+56-1=90,90+56-1=145,故选择D选项。

  • [单选题]对人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 )环境。
  • 特殊的

  • 解析:学校教育是一种包含着特殊个体、特殊环境和特殊社会活动的综合性的影响因素,其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任何单一影响因素都不具备的。故选择D。

  • [单选题]课堂教学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其优点不包括( )。
  • 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 解析:个别教学是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 [单选题]电影中活动的画面主要是利用了人的( )。
  • 视觉后像

  • 解析: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电影中活动的画面正是利用了人的视觉后像原理。故选择D。A选项,感觉对比是指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B选项,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C选项,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 [单选题]孙中山先生被誉为“20世纪中国第一位伟人”。这主要是因为孙中山( )。
  •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 解析:孙中山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推翻了清政府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故本题选B。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