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B.前者使地基土体夯实加固,后者在夯坑内回填粗颗粒材料进行置换
题目:采用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加固地基,下列哪一种说法正确?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夯实水泥土桩法施工时,为保证桩顶的桩体强度,现场施工时均要求桩体夯填高度大于桩顶设计标高,其值应为()
200—300mm
[单选题]用砂桩处理地基,按地基处理机理进行分类,应属于哪类处理方法。
D.置换法
[多选题]垫层的主要作用有:
A.提高地基承载力
B.减少沉降量
C.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
D.防止冻胀
E.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
解析:垫层的作用主要有:1)提高地基承载力如果以抗剪强度较高的砂或其他填筑材料代替软弱的土,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避免地基破坏2)减少沉降量由于砂垫层或其他垫层对应力的扩散作用,使作用在下卧层土上的压力较小,这样也会相应减少下卧层的沉降量。3)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垫层可作为良好的排水面,可以使基础下面的孔隙水压力迅速消散,加速垫层下软弱土层的固结和提高其强度,避免地基土塑性破坏。4)防止冻胀因为粗颗粒的垫层材料孔隙大,不易产生毛细管现象,因此可以防止寒冷地区中结冰所造成的冻胀。这时,砂垫层的底面应满足当地冻结深度的要求。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在膨胀土地基上可选用砂、碎石、块石、煤渣、二灰或灰土等材料作为垫层以消除胀缩作用,但垫层厚度应依据变形计算确定,一般不少于0.3m,且垫层宽度应大于基础宽度,而基础的两侧宜用与垫层相同的材料回填。
[单选题]强夯时,地下水位应低于坑底面以下多少?。
C.2.0m
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6.3.3条,当场地表土软弱或地下水位较高,夯坑底积水影响施工时,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铺填一定厚度的松散性材料,使地下水位低于坑底面以下2m。坑内或场地积水应及时排除。
[单选题]某水泥土配比试验,在水泥掺入量为12%时,其90d龄期的水泥土抗压强度为2.0MPa,则其90d龄期的水泥土抗拉强度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C.0.14MPa
[单选题]一小型工程采用振冲置换法碎石桩处理,碎石桩桩径为0.6m,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1.5m,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求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桩土应力比取n=3)
B.155kPa
[单选题]某场为20m厚的软粘土,其下为砂砾石层。采用砂井预压固结法加固地基。砂井直径dw=400mm,井距2.5m,正三角形布置:竖向固结系数Cv=1.2×l0—6m/s,水平固结系数Ch为Cv的3倍。加载过程如下图所示。分别计算下列时间内对于最终荷载的平均固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