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A.研成细末调服B.捏鼻灌入C.鼻饲D.分成小块吞服E.加甜味剂吞服

题目:婴儿服用丸剂、片剂,应该()

解析:考点:小儿服汤药不能急于求成,尤其乳幼儿,可以吃几口药,喂少许甜食。对拒服药物的小儿,可固定头部,用小匙将药液送至舌根部,使其自然吞下,切勿捏鼻,以防呛入气管。可以在中药中加适量调味品,如白糖、冰糖等,若方中有苦寒药黄连等,也可加入适量甘草以减轻苦味。婴儿服用丸剂、片剂,须研成细末调服。昏迷的患儿,可用鼻饲法给药,鼻饲散剂必须调得非常稀薄,最后还应注入少量温水,以免造成鼻饲管阻塞。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小儿出齐20颗乳牙的时间是()
  • 解析:小儿在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小儿6岁左右萌出第1颗恒牙。2岁以内乳牙颗数推算公式:乳牙数=月龄-4(或6)。所以本题算式:20+4或6-24或26,与E符合。【记忆口诀】4月乳,6岁恒,乳牙用4加月龄。

  • [单选题]患儿自汗,头、肩、背出汗明显,活动后加重,易感冒,神倦乏力,面色少华,四肢欠温,舌淡苔薄,脉弱。其治法是()
  • 解析:"患儿自汗,头、肩、背出汗明显,易感冒"——汗证之肺卫不固,亦称表虚不固。治宜益气固表,方用玉屏风散合牡蛎散。

  • [单选题]小儿指纹分三关,从虎口到食指端依次为()
  • 风关、气关、命关

  • 解析:考点:察指纹的适用年龄是3岁以内。正常指纹是淡紫隐隐显于风关之下。指纹的部位分为风关、气关、命关,自虎口向指端,第1节为风关,第2节为气关,第3节为命关。病邪初入,证尚轻浅时指纹现于风关;达于气关为邪入脏腑,病情严重;达于命关,则病情危重凶险。

  • [单选题]小儿突然大哭,声高而急,时或尖叫,时作时止者,多为()
  • 腹痛

  • 解析:考点:哭而有泪,哭声清长,是为常态。婴儿可因饥饿、口渴、针刺、虫咬、困睡或尿布潮湿引起不适而哭。哭声绵长,作吮乳状,多为饥饿;突然大哭,声高而急,时或尖叫,时作时止者,多为腹痛;哭声嘶哑,伴呼吸不利,多为咽喉水肿;哭叫拒食,伴流涎烦躁,多为口疮。总之,哭声洪亮为实,细弱为虚,清亮和顺为佳,尖锐而细弱无力为重。

  • [单选题]捏脊疗法通过对督脉与膀胱经捏拿,达到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常用于治疗()
  • A.疳气、泄泻B.咳嗽、哮喘C.五迟、五软D.心悸、怔忡E.遗尿、尿频

  • 解析:考点:此法通过对督脉和膀胱经的按摩,调和阴阳,通理经络,行气活血,恢复脏腑功能以防治疾病。常用于治疗疳气、遗尿、泄泻及脾胃虚弱。

  • [单选题]胎黄病位正确的是()
  • 肝、胆、脾、胃

  • 解析:考点:病机为脾胃湿邪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致发黄。病位在肝、胆、脾、胃。

  • [单选题]患儿,男,8岁。颜面眼睑浮肿,小便短赤,下肢疮毒,舌红苔薄黄,脉滑数。实验室检查:尿蛋白(++),镜下红细胞20~30个高倍视野,白细胞5~6个/高倍视野,血清补体明显下降。治疗应首选青霉素加()
  • 五味消毒饮合五皮饮

  • 解析:考点:湿热内侵证--证候:稍见浮肿,小便短赤,多有血尿,身发疮毒,舌质较红,苔薄黄,脉滑数。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方药:五味消毒饮合五皮饮加减。

  • [单选题]关于风疹描述错误的是()
  • 风疹病毒耐热,在38℃室温能存活4小时

  • 解析:考点:风疹病毒感染。不耐热,在37℃和室温中很快灭活。

  • [单选题]猩红热是由哪种病原体引起的()
  • 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

  • 解析:考点:病原为具有红疹毒素的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中医病因病机为感受痧毒疫疠之邪,乘时令不正,寒暖不调,邪从口鼻侵入人体,蕴于肺胃二经。

  •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诊疗工作中的道德题库 医学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题库 传染病学综合复习题题库 传染病防治法题库 针灸学题库 中医儿科学题库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题库 传染病学总论题库 病毒性肝炎题库 第一、二单元练习题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