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737.5万元
题目:甲公司20×4年实现利润总额1000万元,当年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比税法规定的扣除标准超支50万元,当期会计比税法规定少计提折旧100万元。20×4年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为50万元(均由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4700万元。除上述差异外没有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20×4年的净利润为()。
解析:所得税费用=(1000+50)×25%=262.5(万元),净利润=1000-262.5=737.5(万元)。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各项表述中,处理不正确的是()。
D、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可能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解析:选项D,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固定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比税法计提的折旧大的时候,就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了,所以选项D不正确。
[单选题]甲企业在开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之前发生了500万元的筹建费用,在发生时已计入当期损益,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允许在开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之后5年内分期平均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假定企业在20×2年年初开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该项费用支出在20×2年年末的计税基础为()。
400万元
解析:如果将该项费用视为资产,其账面价值为0。按照税法规定,20×2年末其于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为400万元,所以计税基础为400万元。
[单选题]甲公司为专门从事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研发的企业,国家为了鼓励其高新产业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于20×1年将甲公司纳入高新企业行列,并规定其自20×2年1月1日起可按15%(预期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甲公司于20×1年发生经营亏损10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该亏损可用于抵减以后5个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该公司预计其于未来5年期间能够产生的应纳税所得额为800万元。假定除上述事项外,甲公司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下列关于甲公司20×1年所得税的处理,正确的是()。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0万元
解析:甲公司应该以预计能够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计算当期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由此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800×15%=120(万元)。
[单选题]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其20×4年度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存在差异的交易或事项如下:①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当期公允价值上升50万元;②当年实际发生工资薪酬(非教育经费)为300万元,税法上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标准为240万元;③当年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为100万元,按同期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标准计算的利息费用为80万元。甲公司20×4年度实现利润总额2000万元,假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均为零,甲公司未来年度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下列关于甲公司20×4年所得税的处理中,正确的是()。
所得税费用为520万元
解析:资料①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资料②、③形成非暂时性差异。应交所得税=[2000-50+(300-240)+(100-80)]×25%=507.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0,递延所得税负债=50×25%=12.5(万元),所得税费用=507.5+12.5=520(万元)。
[多选题]下列关于资产或负债计税基础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主要产生于后续计量
解析: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选项B不正确。
[多选题]下列有关纳税调整的处理中,正确的有()。
对于国债利息收入,应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减少
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解析:选项A,国债利息收入税法规定免税,应做纳税调减;选项B,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应做纳税调增;选项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不影响利润总额,无需进行纳税调整;选项D,税法允许加计摊销,应做纳税调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