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Ⅰ型心房扑动(2:1下传)
题目:患者男性,22岁,突发心悸。心电图如图3-11-4所示,应诊断为()。
解析:心电图可见大锯齿波(F波),频率为300次/分,心室率为150次/分,心房扑动呈2:1下传。本图Ⅱ、Ⅲ、aVF导联F波倒置,属Ⅰ型心房扑动中的常见型。如Ⅱ、Ⅲ、aVF导联F波直立,则为Ⅰ型心房扑动中的少见型。Ⅱ型心房扑动又称非典型心房扑动,常易转化为心房颤动。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室间隔膜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室间隔缺损很少发生于膜部
解析:室间隔缺损多发生于膜部。
[单选题]典型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以上都是
解析:典型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是PR间期逐渐延长,但PR间期的增量逐次减少,使RR间距逐渐缩短,直至QRS波群脱落出现长RR间距,含受阻P波的长RR间距
[单选题]引起高钙血症心电图表现的机制是()。
动作电位2相缩短
[多选题]关于起搏器间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心房后心室空白期内心室不能感知任何电信号,避免交叉感知
心室不应期(VRP),由心室事件启动,主要作用是防止交叉感知T波,引起心室抑制
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由心室事件启动,主要是防止心房感知逆传P波,诱发PMT
总心房不应期等于AV间期+PVARP,等于上限起搏间期
解析:由于在VRP内的心室事件不能启动PVARP,而该心室事件可能被心房通道误感知,造成意外的起搏,因此,通常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大于心室不应期(V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