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既然他抱定了成见,大家跟他讲的他就都听不进去。
题目: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的一句为( )。
解析:解析:B项句式杂糅,正确表述应为“主要表现是……”或“表现以……为主”。C项“一千多万颗”得数“一千多年”的表述不合事理。D项动宾搭配不当,可把“任务”改为“重担”。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下列属于完善初次分配机制的举措有( )。
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
促进中低收人职工工资合理增长
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解析:《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继续完善初次分配机制的举措有:促进就业机会公平;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促进中低收人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完善公共资源占用及其收益分配机制。D项是加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的措施。故本题答案选ABC。
[单选题]“十一五”期间,我国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最高的年份是: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面的题目。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7983亿元。按平均汇率折算达到58790亿美元,经济增长率达到10.3%,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平均增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748元,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0%. 2010年,美元兑换人民币平均汇率为:
2006年
解析:根据表格第四行数据,可知“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我国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最高的年份是2006年,为11.1%。
[单选题]一次数学考试满分是120分,某班前六名同学的平均得分是114分,排名第六的同学的得分是108分,假如每人得分是互不相同的整数,那么排名第四的同学最多得多少分?( )
115
解析:构造类问题。要排名第四的同学得分最高,则需要排名第五的同学得分最低,因此取第五名同学的分数为109。设第四名同学的分数为x,要使x最大,不妨设前三名的分数为x+1,x+2,x+3,则此时六人分数之和为x+x+1+x+2+x+3+108+109=4x+223,而六人分数之和为114×6=684,要使x取最大,需要4x+223≤684,得到x≤115。当x=115时,4x+223=683,比实际总分少一分,此时可以给第一名同学加一分,六人分数分别为119、117、116、115、109、108。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单选题]在恐龙灭绝6500万年后的今天,地球正面临着又一次物种大规模灭绝的危机。截止到上个世纪末,全球大约有20%的物种灭绝。现在,大熊猫、西伯利亚虎、北美玳瑁、巴西红木等许多珍稀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有三位学者对此作了预测。学者一:如果大熊猫灭绝,则西伯利亚虎也将灭绝;学者二:如果北美玳瑁灭绝,则巴西红木不会灭绝;学者三:或者北美玳瑁灭绝,或者西伯利亚虎不会灭绝。如果三位学者的预测都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大熊猫和巴西红木都将灭绝
解析:解析:由学者一的话“如果大熊猫灭绝,则西伯利亚虎也将灭绝”等值于“如果西伯利亚虎不会灭绝,则大熊猫也不会灭绝”。 题干的逻辑关系如下: (1)西伯利亚虎不灭绝一大熊猫不会灭绝;(2)北美玳瑁灭绝一巴西红木不会灭绝;(3)或者北美玳瑁灭绝,或者西伯利亚虎不会灭绝。 以上条件可构成一个二难推理,可以得到结论“或者大熊猫不会灭绝,或者巴西红木不会灭绝”。所以,“大熊猫和巴西红木都将灭绝”必定为假。故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