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
  • 大多由急性转化而来

  • 解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是伴有获得性染色体异常的多能干细胞水平上的恶性变而引起的一种细胞株病。慢粒起病缓慢。国内以慢粒最多见,患者以0~40岁者居多,以中年发病最多见。慢粒在临床上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病人出现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及血液等表现,称为慢粒急变。急变期的主要症状是无症状或发热、贫血、出血、骨关节肌肉疼痛,脾脏进行性增大,与白细胞无相关,原有的化疗药物即使增加剂量也效果不佳。预后极差。故选A。解题关键:慢性白血病病程缓慢,骷髅及周围血中以异常成熟的白细胞为主,伴有幼稚细胞。原始细胞一般不超过10%~15%。【考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点

  • [单选题]DIC典型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 正确答案 :
  • 解析:DIC的典型临床表现有:①出血,是最常见的早期表现之一,可导致巩膜黄染。慢性型出血常为反复发作的瘀斑或血肿。②血管栓塞,内脏栓塞以肺、肾最为常见。③微循环障碍,低血压或休克,尿少或尿闭,呼吸及循环衰竭等症状。④微血管性溶血。无淋巴结肿大、肝脾大,故选B。解题关键:DIC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出血、微血管栓塞、休克和溶血。【考点】:DIC的临床表现

  • [单选题]治疗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方案为()
  • 正确答案 :
  • 解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表现为反复发生的皮肤、黏膜出血点、瘀斑,或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糖皮质激素为慢性型的首选药物,具有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能减少血小板抗体的生成、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和刺激骨髓造血。故选D。解题关键: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药物是糖皮质激素。【考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

  • [单选题]患者男,25岁。血红蛋白量40.9g/L(4.0g/dl),白细胞计数2.5×109/L.血小板计数20×109/L,最有可能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解析: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正常成人血红蛋白值: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白细胞计数(4~10)×109/1;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该患者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均极度减少,提示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诊断首先考虑再生障碍性贫血。故选C。解题关键: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慢性失血Hb减少,罕见血小板(PLT)计数减少;急性白血病白细胞计数增加。【考点】:贫血的鉴别诊断

  • [单选题]下列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手段的描述,哪项不妥()
  • 正确答案 :

  • [单选题]滥用药物是引起再障的重要原因,以下药物中对再障的发生没有明显影响的是()
  • 正确答案 :

  • [单选题]患者女,20岁。近半年来月经量过多,未予注意,近1周头晕、乏力,来院就诊,查体发现:皮肤黏膜苍白,Hb80g/L,医生考虑为缺铁性贫血。
  • 正确答案 :

  • [单选题]见于巨幼细胞贫血()
  • 正确答案 :D
  • 维生素B12、叶酸测定下降,骨髓穿刺示巨幼性改变

  • 解析:严重内脏出血伴三系血细胞下降,骨髓多部位增生极度低下,无巨幼细胞,见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故第1题选E;轻度皮肤黏膜出血伴骨髓增生减低,雄激素治疗有效,见于慢性再障,故第2题选A;红系增生活跃,骨髓细胞外铁消失,见于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叶酸测定下降,骨髓穿刺示巨幼性改变,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故第3题选D;血小板数量减少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故第4题选B。解题关键:再障---全血细胞下降,缺铁性贫血--红系增生活跃,巨幼细胞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下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 [单选题]急性失血性贫血为()
  • 正确答案 :C
  • 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 [单选题]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首选()
  • 正确答案 :D
  • 丙酸睾酮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妇产科护理学题库 专业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食管癌病人的护理题库 外科重症监护题库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题库 损伤病人的护理题库 护理学护师基础知识题库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题库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题库 水电起重机械操作工考试(高级)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