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题目:某班主任制定的班干部竞选条件中规定,成绩在后10名的不能参选,理由是"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能管好别人"。这种做法( )。
解析: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来开展教育活动,要遵循"教育公正"的原则。教育公正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所谓教育机会均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入学机会均等;一个是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题中班主任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公正原则,没有给学困生均等的教育机会。故本题选D。考点点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与教育公正是常考考点。考生要准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学生观灵活运用于教学实际,并在教育活动中遵循教育公正原则,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1904年颁布并实施的"癸卯学制"是以( )的学制为蓝本的。
日本
解析: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1日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是我国实行的第一个近代学制。
[多选题]材料:1992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人们开始将鱼投入水中供野生海豚食用。1998年,海豚们开始回报人类,它们不时地将鱼扔上码头。在这件有趣的事情里,人类的投食意图非常明显,但动物们又是怎么想的呢?早在19世纪,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就认为动物和人类的智力只有程度上而非本质上的区别。在其晚年的著作《人类和动物的感情表达》中,他详细研究了鸟类、家畜、灵长类动物以及不同人的喜悦、爱和悲伤。达尔文对待动物的态度,尽管很容易被那些每天接触狗、马或老鼠的人们所认同,却违背了当时欧洲根深蒂固的观念一一动物完全没有思想。这种古老的观念源于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学说:人是理智的生灵,与上帝的思想相连,而动物只是肉体机器。笛卡尔的追随者之一,17世纪法国神学家和哲学家马勒伯朗士因此这样描述动物:"不因食物而快乐,不因痛苦而哭泣,成长而不自知,它们无欲无求,无所畏惧,一无所知。"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生物学界更忠于笛卡尔而非达尔文的学说。尽管动物行为学的学者们并没有排除动物具有思想的可能性,但是却认为思考这个问题几乎无关紧要,因为它无法回答。人们可以研究动物的输入(如食物和环境)或输出(行为),但动物本身仍然是一个黑匣子一一情绪或思想等不可观察的东西超越了客观调查的范畴。一位"行为主义者"因此在1992年写道:"在任何试图了解动物行为的尝试中,都应当极力避免认为动物具有意识思维,因为这是无法检测且空洞的……"然而,这些关于动物的狭隘想法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反对。1976年,美国学者唐纳德·格里芬不畏阻碍,出版了《动物的觉知问题》一书,认为动物确实能够思考,而且这种能力应该受到适当的科学研究。此后的数十年间,野外和实验室的大量研究工作推动了远离行为主义、接近达尔文观点的共识。然而研究进展仍然艰难而缓慢。正如行为主义者所警告过的,这两种研究类型的证据都可能具有误导性:虽然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是严谨的,但动物在实验室中的表现难免异于野外:野外观察则可能由于一些显见的局限性而不易被接受一一尽管有的野外观察持续数年甚至几十年之久,并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缺乏严谨性的问题,但这样的研究并不多见。尽管如此,现在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他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有些动物确实以有意识的精神体验方式处理信息和表达感情。他们一致认为:大鼠、小鼠、鹦鹉和座头鲸等动物有着复杂的思维能力:一些物种具有曾被认为只属于人类的特性,例如为物品命名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还有少数动物,如灵长类动物、鸦科(乌鸦家族)和鲸类(鲸和海豚),具有一些人类眼中接近于文化的东西,借此它们形成了通过模仿和示范向后代传递信息和能力的独特行为方式。没有任何动物能够单独拥有所有的人类心智特性,但是几乎所有单一的人类心智特性都存在于某种动上。
(摘编自《动物有思想吗?》翻译黄森)
问题:
(1)人们对动物是否有思想这一问题的认识,经历了哪些阶段性的认识?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2)文章认为现阶段应如何推进动物心智的研究,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分)
[单选题]公元前138年,( )出使西域,开拓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被称为"凿空之旅"。
张骞
解析: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被称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故选择D。A选项,班超,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投笔从戎,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建立西域都护,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B选项,班固,班彪长子,班超之兄,著名历史学家,著有《汉书》。C选项,张謇(jiǎn)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
[单选题]情境的形式主要包括( )。1.文字材料情境;2.语言描述情境;3.形声色情境;4.问题情境;5.实验情境
1.2.3.4.5
解析:主要实验的情境形式有:1.文字材料情境:用文字材料、图表、数据等资料,展现、陈列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背景资料,作为学生探究的依据。2.语言描述情境:用口头语言、身体语言等方式,展现、描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境况,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提高学生的感知效应,激起情感,促进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3.形、声、色情境:用图画、教具或学具、录音机等立体展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背景、故事情节等,使学生更形象、直观地把握情境,进入情境场。4.其它形式:问题情境、生活展现情境、虚拟情境等。故选择C。
[单选题]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 )
兰亭集序
解析: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苏轼的《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故选择D。A选项,《洛神赋》是建安三杰之一(曹操、曹丕、曹植)的曹植所做,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后东晋画家顾恺之做《洛神赋图》。B选项,《九成宫醴泉铭》,唐太宗时期名臣魏征作文,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的欧阳询执笔。C选项,《赤壁赋》,苏轼作品,极富文学和书法价值。
[单选题]太阳小学三(2)班学生小明数学考试没考好,其父母一改以前的决定,暂时不为他购买小天才电话手表。这属于( )。
惩罚
解析:强化是指采用适当的强化物而使机体反应频率、强度和速度增加的过程。惩罚则是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之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反应的过程。题目中的孩子出现数学学习成绩不好的现象后,父母给他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即暂时不给其买小天才电话手表,目的是消除数学成绩不好这种现象,是一种惩罚。
[单选题]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某文件夹窗口中共有35个文件,用鼠标左键依次单击前5个文件,被选定的文件个数是( )。
1
解析:题中的操作只能选中最后一个单击的文件,若想选中前5个文件,需要按住Ctrl 键再依次单击,或选中第一个文件,按住Shift键,再点击最后一个文件。
[单选题]张老师平日工作认真负责,但当月并没有拿到足额工资。学校给出的解释令张老师无法接受,张老师可以向( )进行申诉。
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故选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