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致热原
题目: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常见原因是()。
解析:输血后发热应警惕溶血,若不是溶血,最常见原因为致热原所致发热,污染少见。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全血在保存过程中,发生了“保存损害”,丧失了一些有用成分,它们是()
血小板、粒细胞、不稳定的凝血因子
解析:全血在储存时会丢失血小板、粒细胞、不稳定的凝血因子,增加细胞碎屑、钾离子及乳酸等。因为血小板1天后很少存活,白细胞4天后大多失去功能,粒细胞存活时间则为1天,第Ⅴ和第Ⅷ因子的保存分别为5天和1天。
[单选题]男性,12岁。术中输血25ml后,突然出现咳嗽,面色潮红,神志不清,考虑为输血过敏反应。应立即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立即停止输血,暂时终止手术,静注糖皮质激素
解析:考虑过敏反应时,应该立即停止输血,作抗过敏处理,如肌注盐酸异丙嗪(非那根)或静注地塞米松。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回收式自体输血的适应证()。
术后12小时内所引流的血液
解析:回收式自体输血是将收集到的创伤后体腔内积血或手术过程中的失血,经抗凝、过滤后再回输给病人。对于术后引流的血液,时间一般限制在6小时内比较安全。
[单选题]准备进行骨髓移植的患者需要输血改善贫血症状,首选的血液制品为()。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解析: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是从全血或红细胞悬液中去除白细胞。其适应证有:①多次妊娠或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发热反应的患者;②准备做器官移植患者;③需长期反复输血的患者。
[单选题]关于输血技术和注意的问题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我国目前的抗凝血最长保存14天
解析:我国目前常用的抗凝剂有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CPD)和酸性枸橼酸盐葡萄糖(ACD)。在2℃~8℃环境下,这两者的抗凝血可保存21天,如果在CPD中加入腺苷,保存期可延长至35天。
[单选题]用于补充血容量的是()
解析:浓缩红细胞为每袋含200ml全血中的全部红细胞,用于各种急性失血、慢性贫血及心能不全者的输血。冷沉淀是新鲜冷冻血浆(FFP)在4℃融解时不融的沉淀物,因故得名,每袋20~30ml内含纤维蛋白原和FⅧ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主要用于血友病甲、先天或获得性纤维蛋白缺乏症等。白蛋白制剂不但能提高血浆蛋白水平,且可用来补充血容量,效果与血浆相当。免疫球蛋白多用于预防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或用于低球蛋白血症引起的重症感染。血小板制剂可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各种血小板低下的病人及大量输库存血或体外循环手术后血小板锐减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