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应列入
  • 正确答案 :E
  • 以上都对

  • 解析:第五十五条 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实施和执行本规范的情况,应列入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医德考评和医师定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 [单选题]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
  • 正确答案 :A
  • 直接焦点照明法

  • 解析: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直接焦点照明法。答案为A。

  • [单选题]早期与睑板腺囊肿体征相似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皮脂腺癌

  • 解析:皮脂腺癌多数起源于睑板腺,少数也可发生于睫毛的皮脂腺。早期呈无痛性硬结,位于睑板内,睑结膜面见黄白色结节,类似于睑板腺囊肿。而黄色瘤一般位于双上睑内侧皮肤。基底细胞癌早期表现为皮肤面一个硬而隆起的结节。鳞状细胞癌早期为粗糙的皮肤隆起性病变。眼睑血管瘤一般表现为红色或暗紫红色的包块,质软。因此最佳答案选B。

  • [单选题]急性视网膜坏死的主要病因是( )。
  • 正确答案 :E
  •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 解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的病原体主要是单纯疱疹病毒或带状疱疹病毒。

  • [单选题]球后视神经炎的视野改变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偏盲性视野缺损

  • 解析:偏盲性视野缺损出现在视交叉以上的视路。

  • [单选题]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的关键是( )。
  • 正确答案 :E
  • 封闭视网膜裂孔

  • 解析:该题是一道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原则的理解题。视网膜裂孔及液化的玻璃体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病的两个必要因素,裂孔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封闭视网膜裂孔是这类手术成功的关键,而其他的选项都是促进裂孔封闭的一种手段。

  • [单选题]关于睫状充血,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血管可随推动而移动

  • 解析:睫状充血代表深层血管充血,常见于角膜、虹膜睫状体、巩膜疾病及青光眼。表现为:血管自角膜呈放射状走行,轮廓模糊,紫红色;滴肾上腺素不褪色;血管压迫不褪色;不随结膜移动;以角膜周围最显著。

  • [单选题]不符合睫状充血特征的有
  • 正确答案 :D
  • 越接穹隆部充血越明显

  • 解析:睫状充血是角巩膜缘血管环的充血,其特征为越接近穹隆部充血越不明显,越接近角巩膜缘越明显。

  • [单选题]我国采用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盲和视力损伤的标准。在下列关于盲的标准的叙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 :B
  • 双眼最好矫正视力都小于0.05为双眼盲

  • 解析:我国采用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盲和视力损伤的标准,统一采用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低视力及盲目标准,即以0.05(3m数指)以下的视力为盲目标准。故答案为B。

  • [单选题]何处巩膜最厚
  • 正确答案 :D
  • 视神经周围

  • 解析:巩膜厚度各处不同,为0.3~1mm,眼外肌附着处最薄,视神经周围最厚。

  • [单选题]患者男,34岁。双眼先后出现眼红、畏光、流泪、异物感1天,分泌物少,为浆液性。双眼视力正常,眼睑高度水肿,整个球结膜下有点状、片状出血。1%荧光素染色,裂隙灯下见角膜弥漫细小点状着色。患者的同事2日前有相似症状,最可能的诊断为
  • 正确答案 :C
  •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 解析: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特点是结膜充血水肿,结膜下有点状、片状出血,耳前淋巴结肿大,早期合并角膜点状或片状上皮损害。本病符合。

  • [单选题]下列病变中不属于迷芽瘤的是
  • 正确答案 :B
  • 眼睑皮肤分裂痣

  • 解析:眼睑皮肤分裂痣是一种错构瘤,而不是迷芽瘤。

  • [单选题]50岁男性,面部烧伤1年,目前双下睑外翻。最佳修复方法为
  • 正确答案 :D
  • 瘢痕切除联合耳后全厚皮瓣移植

  • 解析:本病人双眼瘢痕性睑外翻,应行瘢痕切除联合全厚皮瓣移植术。

  • [单选题]关于虹膜囊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以原发性多见

  • 解析:虹膜囊肿以外伤植入性最多见。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中医全科学(中级)[代码:302] 中医内科学(中级)[代码:315] 神经内科学(中级)[代码:308] 胸心外科学(中级)[代码:319] 烧伤外科学(中级)[代码:323] 妇产科学(中级)[代码:330] 麻醉学(中级)[代码:347] 计划生育(中级)[代码:360] 职业卫生(中级)[代码:363] 健康教育(中级)[代码:365]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