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学记》

题目: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

解析:《学记》相传作者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这本书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常考内容包括"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等。故选择C。A选项,《论语》是"四书"(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主要反映孔子的教育思想。除了教育思想外,还有相关的政治、道德、文化思想。常考内容包括教育作用一一"性相近,习相远",庶、富、教;教育目的一一学而优则仕;教育内容一一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教育方法一一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行结合。B选项,《理想国》的作者是柏拉图,他创办的"阿卡德米学园"被视为雅典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D选项,《大教学论》的作者是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这本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夸美纽斯的主要考点有首次提出班级授课制,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提出"泛智教育";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第二次鸦片战争( )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 俄国

  • 解析:沙皇俄国通过《瑗珲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故选择C。

  • [单选题]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 学校

  • 解析:本题考查了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其中,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措施等及其相互联系的总和。学校不属于教育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故选择B。

  • [单选题]教育最深远的功能是( )。
  • 影响文化发展

  • 解析:教育最首要的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教育最基础的功能是影响经济发展:教育最直接的功能是影响政治发展:教育最深远的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

  • [单选题]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 教育与生产力同步

  • 解析: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可能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可能落后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 [单选题]下列关于行动研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研究主体是理论工作者

  • 解析:教育行动研究,研究的主体就是教师本人,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故选择A。

  • [单选题]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是( )。
  • 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 解析:新课程下的教学改革要达到的效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高质量,另一方面是个性化的。新课程改革中所追求的"高质量"是一种对每个人的高质量发展的追求,要求每个人都要成为一个对自己满意的人。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故选择B。A选项,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一般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教学中运用得较多。C选项,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D选项,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包括,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宗旨以及教学本身要实现个性化。

  • [单选题]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是( )。
  • 气质

  • 解析: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它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通常称之为秉性、脾气、性情,心理学叫气质。题干强调稳定的动力特点,故选择D。A选项,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性格、气质和自我调控等方面。B选项,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C选项,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 [多选题]简述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 [单选题]从暗示的角度来看,"话里有话"是一种( )。
  • 语言暗示

  • 解析:暗示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交往中的语言、手势、表情、行动或某种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的信息,使他人接受所示意的观点、意见或按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话里有话"是一种典型的语言暗示。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