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T辅助细胞Ⅰ型(Thl)比例增高

题目: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正确的是()。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①造血干细胞缺陷,骨髓中CD34细胞是"类原始细胞",数量下降(D错误);②骨髓微环境异常,除造血细胞减少外,还有基质细胞破坏(E错误);③免疫异常,CD8T抑制细胞功能增强(A错误),INF-γ是造血负性调控因子水平增强(C错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女,45岁,SLE病史20年,来门诊复查病情,自觉症状好,无异常症状和体征。血沉正常,抗核抗体1:160(+),U1RNP抗体(+)。对该患者的病情判断是()。
  • 病情稳定


  • [单选题]急性白血病引起贫血最重要的原因是()。
  • 红系增殖受白血病细胞干扰

  • 解析:AL的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增殖能抑制正常红系的增生,使红系祖细胞对红细胞生成素反应性降低,最后RBC降低导致贫血。

  • [单选题]下列支持ITP诊断的是()。
  • 脾切除治疗有效

  • 解析:ITP的诊断要点:①广泛出血累及皮肤、黏膜和内脏;②多次检验血小板计数减少;③脾不大;④骨髓Fi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⑤泼尼松或脾切除治疗有效;⑥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 [单选题]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其疗效指标最早出现的是()。
  • 网织红细胞数上升


  • [单选题]发病与G6PD缺乏无关的疾病是()。
  • Cooley贫血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免疫学检验题库 呼吸内科题库 临床生化检验题库 血液和风湿病科题库 临床输血专业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